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康复|前交叉人工韧带重建术后康复程序

2021-08-19 14:4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前交叉人工韧带重建术是运动医学很常见的手术,而术后的康复又是最容易被忽略的环节。

很多朋友常常因为过度的惧怕和担心,一味的卧床休养或者不敢活动而错过了最佳康复时机。为了能做回广场舞中最美的花、跑道上最闪的星、球场上最亮的崽,一起来向陈医生学习前交叉人工韧带重建术后康复吧!Go!

01

保持伤口干燥

伤口潮湿会增加感染的风险,所以伤口要注意保持干燥清洁,刚刚手术结束尽量不要洗澡沾水,术后恢复一段时间后洗澡的时候可以用保鲜膜包裹伤口避免沾水~

02

局部冰敷

1.超市、药店购得的冰袋冰箱冷冻后,以干毛巾包裹后放在患侧膝盖上。或者将超市购买的玉米粒、青豆等置于塑料袋中,放冰箱冷藏室后拿出使用。

2.每次冰敷不超过15分钟,同一部位两次冰敷之间需相隔2小时。

3.冰敷没有时限,只要关节仍然有肿胀,即可适当冰敷。

4.术后康复锻炼后有关节胀痛感,均应该进行冰敷,以减轻可以预防的肿胀和疼痛。

03

拐杖与护具

1.前交叉人工韧带重建术后1-2周内,患者下地行走时需要使用拐杖,扶拐行走时患侧足部可着地,由部分负重逐步增加患侧足部的负重量,由双拐过度到单拐,直至弃拐。一般满2-4周即可弃拐,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适当延长扶拐时间。

2.扶拐走路方法见《如何正确扶拐走路》视频教程��

3.前交叉人工韧带重建术后患者需要使用支具6周。原则上三种情况下必须用支具固定:下地行走时、睡觉时、直腿抬高训练时。上述三种情况以外,角度训练、冰敷时可以解开支具。

04

踝泵

1.踝泵的目的是通过踝关节的上下活动,使小腿的肌肉收缩,从而将下肢静脉的血液“泵”回心脏,减少下肢静脉血液滞留,缓解下肢肿胀。没有次数限制,尽量多做。

2.踝泵不局限于术后早期,尤其是伏案工作人群或学生,恢复工作学习的早期,在座位上应有意识地进行踝泵练习,以避免下肢肿胀。

05

关节活动度练习

关节活动度练习又根据具体恢复情况分为伸膝练习和屈膝练习

伸膝练习

每天需将膝关节置于完全伸直位3次,每次30分钟。方法是用垫枕将足跟垫高,使膝关节通过自身重力逐步伸直。如膝关节没有明显肿胀的情况下伸直困难,必要时可以在膝盖以上的大腿下段前方加3-5斤左右的砂袋(米袋)下压。

演示一下��

屈膝练习

方法一:0~45度 足跟滑动法��

术后第1周内就可以开始足跟滑动,屈膝不得超过90度。

是适当屈伸膝关节,防止粘连的重要方法。

动作要领是仰卧床上,患肢的足跟不离开床面,大腿带动小腿,使膝盖产生屈伸动作,从而使足跟在床上产生上下滑动。一天3-5组,每组10-20次。

方法二:45~90度 床边垂腿法��

术后第1天就可以开始,如局部肿痛明显,可以延迟到术后1周。2周内屈膝不超过90度,4周内不超过120度。

可以将健侧的踝关节压于患侧踝关节前方,健侧小腿向后用力,以增加患膝屈曲角度。每次达到最大屈膝角度时停5-10秒,每组重复10-20次,每天3组。

方法三:>90度 压腿法��

膝关节屈曲大于90度后,进一步加大屈膝活动度,可以参照下面几种图示的方法。

1.压腿法

2.墙壁滑动法

3.抱腿下垂法

06

肌肉力量训练

应尽早开始,并且要坚持半年以上。尤其是恢复行走后,行走不能代替直腿抬高等股四头肌的专项练习。

1、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越早开始越好!

往往被忽视,实际上这是尽早“唤醒”肌肉,防止肌肉萎缩的有效手段。所谓等长收缩,就是膝关节不产生屈伸活动的情况下,用力绷紧大腿前方的肌肉,使膝盖上方的股四头肌收缩。患者可以用手感知两侧大腿肌肉收缩的绷紧程度,从而得到有效的锻炼。每次肌肉收缩处于绷紧状态时维持3-5秒,疲劳后休息。没有次数限制,尽量多做。

术后早期,有的患者无法完成收缩股四头肌的动作,可以参照下图进行训练。在患侧膝关节下垫薄枕,足趾上翘使踝关节背伸,足跟不离开床面,臀部不动的情况下,使膝关节后方下压薄枕。即可产生股四头肌收缩。

术后早期在膝关节伸直位练习等长收缩,当膝关节活动度逐步恢复,尤其是恢复行走后,需在膝关节不同的屈曲角度下练习绷紧股四头肌。这种练习很简单,即使在伏案工作学习时也可进行。

演示如下��

2、直腿抬高练习

术后1周内每天直腿抬高50次,第2周100次,以后每天200次。

直腿抬高的动作要领是:先尽量向上勾足趾及脚踝,然后尽量保持膝关节伸直的情况下,通过膝盖前上方大腿肌肉(股四头肌)的收缩将整个下肢抬起;在抬到和床面呈45度时停止,并保持3-5秒种;然后在保持勾足、伸膝的情况下把腿放下,足跟接触床面后放松下肢肌肉包括足踝。然后再重复上述动作。每天要求完成的次数不是一次完成,可以分几组,具体的可自行酌情。

演示如下��

部分患者术后早期无法完成直腿抬高动作,其实不是力量不够,而是动作不得法。可以参照下图的方法,在膝盖后方垫枕,使膝盖弯曲,然后使足跟抬离床面,体会此时股四头肌收缩用力后,一般就很容易完成直腿抬高了。

像这样��

07

下肢肌肉力量进阶训练(术后第4个月开始)

当大腿肌肉力量已经有了一定恢复,但肌肉仍有萎缩,或者希望参加体育运动的患者,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大腿肌肉力量训练,重点仍然是大腿前方的股四头肌,也要适当配合大腿后方肌肉以及小腿肌肉的练习。更重要的是核心肌群,如腹肌、腰背部肌、盆底肌等。

但所有训练均应该循序渐进,应该在直腿抬高等基本训练良好完成的基础上,否则可能会给膝关节带来过重的负担,欲速则不达!

08

恢复体育运动

爱好体育运动的患者,一定要在良好的康复训练基础上,逐步恢复体育运动,没有良好的肌肉力量,强行运动,会导致膝关节再次损伤。由于患者愈合潜能的差异,详细进度,请门诊咨询手术医生。通常,术后满4个月可以开始游泳、骑自行车,术后6个月可以开始跑步机、塑胶跑道上快走、慢跑等。术后一年以上恢复球类等剧烈运动。

09

阶段计划表

学习了那么多康复方法,我们要如何安排康复计划呢?不要急,贴心的陈医生已经帮大家做好了康复计划时间表,只要大家认真对待努力执行,相信很快你就会回到球场成为最靓的崽~(友情提示:可以下载图片到手机随时查看康复计划)

关于我们

专注膝肩髋踝肘等骨关节损伤和骨关节病的微创外科治疗,尤其在前/后交叉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关节软骨损伤、肩袖损伤、冻结肩(肩周炎)、肩关节不稳、髋臼撞击症、髋臼盂唇损伤、髋关节滑膜软骨瘤病、踝与肘关节运动损伤损伤、膝肩骨关节炎等关节镜手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临床特色:微创诊断和治疗,早期恢复运动功能!

我们是您运动功能的守护者!

欢迎到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运动医学科”就诊!

陈医生的简介

END

Conclusion

陈疾忤,运动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临床医学中心副主任、运动医学科主任。上海市医学会运动医学专科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历任国际关节镜-膝关节外科-骨科运动医学学会(ISAKOS)发展委员会、关节镜委员会、会员委员会、上肢委员会、肩关节委员会、髋关节委员会委员;国际髋关节镜学会(ISHA)会员;欧洲运动创伤-膝关节外科-关节镜学会(ESSKA)会员;中华运动医疗分会上肢学组、脊柱与髋关节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委员;中国医学救援协会运动医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医促会骨科分会肩肘学组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运动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运动医学学组副组长、保髋学组委员。

临床上以关节镜微创外科为重点,具有丰富的运动损伤治疗经验,关注肩、肘、髋、膝、踝等运动损伤的关节镜下常规和复杂性重建手术。

门诊预约请登录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官方网站https://www.firsthospital.cn查询。

文 | 陈疾忤医生

编辑整理 | 徒儿五花,林金榕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原标题:《康复|前交叉人工韧带重建术后康复程序》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