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魔都有个“花园村”,村里还有个碉堡,你知道吗?

2021-08-19 15:0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澎湃新闻记者 朱喆

近日,国家文旅部公示第三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拟入选名单,上海有5个乡村入围,其中就有被誉为“花园村”的月浦镇聚源桥村。它究竟是个怎样的美丽乡村?一起去逛逛吧!

聚源桥村位于上海北翼宝山月浦镇的西北部,沿着镇上宽阔的富长路拐进聚发路,只见楼房整齐,绿林清幽,乍看之下,很像住宅小区,和传统印象里的乡村不太一样。  

月浦镇聚源桥村入口 本文图片除标注外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朱喆 图

村口大理石碑上刻着“醉美聚源桥,沪北花园村”,几个大字像一句响亮的口号,揭示了这个1.1平方公里的小乡村的目标和愿景。

走在整洁干净、随处都有绿植小景的主干道上,聚源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奚霞明告诉记者,月浦镇旅游发展遵循“一水联三村”的思路,即以顾泾河为纽带,带动邻近的聚源桥村、月狮村、沈家桥村共同打造沪北乡野花漫公园。聚源桥村作为核心地,是将海派乡村风貌为基底,以花卉为特色,探索实践“文旅+农旅”的融合之路。

村景 聚源桥村图

文化旅游的片区主要集中在聚源桥村西侧,涵盖了历史人文、红色和乡村民艺等方面。

月浦是一座历史文化名镇,它建于宋朝,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明代时有“月浦八景”,其中之一的“平桥步月”就在现在的聚源桥村里。前几年,在乡村改造建设的过程中,村委与文化部门,根据镇史、村史记载,再现了这一人文历史遗迹。

聚园,右侧是平桥步月

而它所在的“聚园”则是聚源桥村的党群服务阵地,通过党建墙、廉政廊等景点将党建、廉政教育相结合,立体造型的“聚”字既包含了村名,也蕴含了党建聚人心的丰富内涵。园子另一侧的党群广场则是村民邻里户外活动空间,也是一处多彩花园。奚霞明解释说以前村民都习惯在“晒场”上聊天,新改造的开放式广场尽可能保留农村百姓的生活习惯,让大家继续走出家门,闲话家常。

聚园

今年广场还成为了红色文旅的地标,宝山地区很多党支部都来此进行组织活动,不少党员还在精心设计的党徽标志区重温了入党誓词。

聚园党群广场

这几年“宝山花艺节”活动的招牌景致“杜鹃花海”就在整个“聚园”片区,每年春天,村里50亩杜鹃花一同盛放,繁花似锦,美不胜收,吸引了很多上海市民和长三角游客前来拍照打卡。

杜鹃花海 月浦发布 图

月浦的民间艺术也是当地的名片。聚源桥村目前设有上海非遗“月浦锣鼓”传承培训点以及宝山区非遗“月浦竹编制作技艺”体验培训课堂两大文化遗产阵地。

在村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2楼,记者见到了月浦竹编的传承人顾月芳,只见她巧手细工,一根竹丝顷刻间变成了一枚戒指。

顾月芳制作竹编戒指 

热爱手工的她解释说竹编是用山上毛竹剖劈成篾片或篾丝并编织成各种用具和工艺品的一种手工艺。早在明清时期,人们就用竹子编成竹篓、竹架、竹篮、斗笠、鱼篓等工具,工业发展很多日常器物都被塑料制品代替,而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竹制品重新得到了关注。展台上摆放了她精心制作的挂件、摆饰、玩偶、装饰画、瓷瓶等等作品,她说:“我们在保留传统作品的基础上,增添新元素、整体艺术感以及增加生活实用性”。

顾月芳(中)

竹编作品

据相关人员介绍,聚源桥村作为非遗传习点,每月定期培训活动两次,不定期开展体验课程和交流活动,在挖掘非遗人才的同时让村民、游客感受乡村民艺、传统文化的韵味。

竹编体验活动 聚源桥村图

在村里漫步,随处可以见农家花园小景,这也是“花园村”的亮点之一。聚源桥村联手设计院所的景观设计师和上海交大的景观专家结合村民喜好,美化提升70户农家庭院变身芳香院,种植的花卉能入菜、能入景,还能驱蚊,展现了新时代农村田园的风貌。

村内景色

村景 聚源桥村图

聚源桥村东侧是聚合了更多花卉农旅休闲游览的好去处。

果蔬乐园是一个从产区变景区的经典样板。乐园内种植草莓、蓝莓等浆果植物,每年采摘期对外开放体验活动,乐园旁的智慧展厅展示新品种、新技术,游客还可以用迷迭香、大叶薄荷、澳洲茶树、互叶白千层、柠檬香茅等药食同源芳香植物进行精油、纯露、香囊加工,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所有材料都来自村里的百草花园、芳馨文园、农家庭院、路旁村旁的芳馨植物。

果蔬乐园附近小路旁的蓝花草,蜜蜂采蜜中

乡间小路边的鸡冠花

另外,附近的一水间花卉生态园和爱萌多肉基地是园艺爱好者的乐园,各式各样的植物、花卉令人目不暇接。今年新揭牌的宝山区第一家乡村花卉主题民宿也在生态园附近,经营者、从业者均是当地村民、花农。

果蔬乐园

一水间花卉生态园内景 聚源桥村图

 

爱萌多肉基地内景

宝山区第一家乡村花卉主题民宿“一水间”民宿外景

一水间花卉生态园还藏有一个“隐秘的角落”,那就是毛家路徐家新村以东的聚源桥村碉堡残迹,根据一旁的石碑介绍,碉堡建于民国时期,有一部分埋于地下,呈不规则多边形,该碉堡是研究宝山军事历史具有一定价值,也是宝山区文物。

碉堡藏在角落里

聚源桥村碉堡残迹

碉堡附近是聚源桥村红色文化展示馆,里面用大量历史照片、红色遗物和科技展示等相结合的方式,描绘了1949年5月上海战役月浦攻坚战的历程和月浦镇光荣英烈的事迹。

聚源桥村红色文化展示馆

走访期间,记者发现,聚源桥村的主要游览点位都配文字说明和二维码,扫码后可以进入“花果E聚源”平台,一张手绘地图描绘着乡村全貌,制作精美,介绍详实。

“花果E聚源”上的手绘地图

据村委会透露,月浦镇已与驴妈妈进行合作,未来将助力“三村联动”,开辟更多游玩路径,开拓乡村旅游新局面。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