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正义的检察官”将韩国引入一场旷日持久的混战……

瞭望智库
2021-08-19 10:4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澎湃号·政务 >
字号

原创 库叔说 瞭望智库

近日,韩国前检察总长、下届总统候选人尹锡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日本福岛核电站“基本未发生核泄漏”,引发争议。

这并不是尹锡悦第一次因不当言论陷入争议。此前,他还在采访中称:“部署萨德反导系统是韩国的国家主权行为。若中国想要求韩国撤销萨德部署,应先撤除在中国边境部署的远程雷达。”对此,韩国执政党共同民主党党首宋永吉和中国驻韩国大使邢海明先后回应,指责尹锡悦的不当言论。

近年来,尹锡悦频频占据韩国政治新闻“热搜”:

2017年,亲办朴槿惠亲信干政案和李明博贪腐案;

2019年,被文在寅破格任命为大检察厅检察总长;

2020年,对阵两任法务部长,引发韩国法检大混战;

2021年,请辞检察总长并宣布参与总统选举……

作为韩国检察官的代表人物,尹锡悦的经历正是这一群体的真实写照——他们长期独揽韩国司法大权,既能把前任总统送进监狱,也能合力抵抗现任政府的改革措施。

韩国检察官的权力究竟为什么那么大?

文在寅的司法改革之路,还能走多远?

文 | 杨帆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编辑 | 丁贵梓 瞭望智库

本文为瞭望智库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瞭望智库(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1

“正义的检察官”,想当总统

近些年,尹锡悦一直是韩国政坛的“热搜人物”。他毕业于首尔大学法学系,1994年正式进入韩国检察系统,从地方检察院步步升迁,并于2012年就任首尔中央地方检察厅特别调查部部长检察官。

2021年3月4日,韩国检察总长尹锡悦在首尔瑞草区大检察厅办公楼前。图|澎湃影像

2013年,朴槿惠上台后不久,韩国国家情报院(以下简称为“国情院”)被曝于2012年大选前夕利用职权散布信息、诽谤在野党(即当时的民主统合党候选人文在寅),借此影响选举结果。

首尔中央地方检察厅随即成立“国情院干涉选举案”特别检察组,由尹锡悦任组长,对时任国情院院长元世勋展开调查。

然而,在调查过程中,尹锡悦却因“违反程序”拘留国情院职员而遭到降职。按照他本人的说法,自己是因为违背上司(时任首尔中央地方检察厅检察长曹永昆)之意、执意调查元世勋,才被排挤、降职的。

国情院一案后,尹锡悦辗转于水原地方检察厅和大邱、大田高等检察厅。在官场失意的同时,他借此树立了作风正派、坚守正义的个人形象。

2017年3月,朴槿惠因“亲信干政门”下台;两个月后,文在寅上台,随即任命尹锡悦为首尔中央地方检察厅厅长。重回检察系统核心的尹锡悦,首先将矛头对准了韩国政坛的恶疾——贪腐。他先任职“亲信干政门”特别检察组组长,一并拘捕了朴槿惠、崔顺实和三星电子副会长李在镕等人;之后,坐镇指挥前总统李明博贪腐案,把李明博送入监狱。

因在打击贪腐上立下了汗马功劳,尹锡悦不仅声望大增、备受民众信任,还被文在寅政府赞为“正义的检察官”。2019年7月,文在寅破例越级任命其为韩国大检察厅检察总长。

然而,没过多久,尹锡悦与文在寅政府就在司法改革问题上产生龃龉。文在寅一直主张的收缩检察官权力,无疑动了尹锡悦的“奶酪”。

于是,“正义的检察官”将韩国引入一场旷日持久的法检混战。

2019年9月,文在寅任命前青瓦台秘书室首席秘书曹国为法务部长,对检察系统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曹国的迅速反应引发检方的不满,不久他就因子女入学丑闻被检察官们抓住把柄,并最终辞职。

曹国的继任者、法官出身的秋美爱继续进行改革,大幅撤换检方高层。上任之初,她就对32名检察长级别干部进行人事任免,直接架空尹锡悦。尹锡悦核心团队成员大部分遭贬,其中就包括负责调查“曹国案”的反腐重案部长韩东勋和实际统筹“曹国案”的首尔中央地方检察长裴诚范。

尹锡悦迅速反击,要求检察官调查秋美爱之子兵役期违规休假一事,利用政治丑闻施压。秋并未坐以待毙,她动用侦查指挥权,以涉嫌基金诈骗案、非法稽查法官、妨碍监察和侦查为由,调查尹及其家人。

2020年11月,双方矛盾爆发,秋美爱勒令尹锡悦停职——这是韩国宪政史上法务部长首次命令检察总长停职检查。随后,韩国检察官爆发大规模抗议,检察系统停止运转,保守党派借“检乱”抨击文在寅政府。尹锡悦趁机向法院申请中止停职令,并向秋美爱提起行政诉讼。

12月,文在寅为法检矛盾发酵导致的政局混乱向国民道歉,这场法检之争以秋美爱请辞、尹锡悦被停职2个月暂告段落。今年3月,因反对执政党推动立法新设重大犯罪侦查厅,尹锡悦宣布辞职,并于6月底正式宣布竞选总统。

2

“尹锡悦们”的权力有多大?

从几进几出检察系统核心、将两位总统送进监狱,到对阵两任法务部长、点燃法检大战,再到参与总统竞选,尹锡悦的官场之路恰好印证了韩国检察官的地位之高、权力之大。

位于韩国首尔瑞草洞的检察大楼。图|人民视觉

韩国检察制度的形成,有其独特的历史因素。李氏朝鲜时期,其司法体系就已逐渐细化,为现代司法制度的引入奠定了基础。19世纪末,朝鲜王朝中的亲日开化派主导甲午更张,引进日本的现代司法体系,并在法院下设由日本殖民统治的检事局。

【注:日本以1808年颁布的《法国刑事诉讼法》为基础建立刑事诉讼制度,并赋予检察系统独立权力,后通过殖民活动影响了韩国现代司法体系的形成。】

二战结束后,美国宣布暂时保留日本殖民时期设立的法律和司法制度。直到1948年,大韩民国成立并通过《法院组织法》《检察厅法》等法案,美国军方掌握的法院管理权被移交给最高法院,检察院也从法院体系中正式独立出来,形成了现在的检察官制度。

随着1954年《刑事诉讼法》颁布,韩国检察机关的权力基础得到进一步巩固。

此后,韩国保守政治势力长期独掌政权,军政府甚至利用检察系统的“合法”程序来打压反对势力、维持独裁统治。结果,军部和检察系统成为韩国的两大权力中心。民主化改革后,军部力量被大大削弱,检察制度却得以存续。之后的历届政府都没能制止检察机关的权力扩张,检察系统成了韩国的“最强权力中心”。

韩国检察官的权力究竟有多大?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两组对比来说明。

*检察总长VS法务部长

韩国的政治制度基本遵循三权分立结构,行政院、立法院(国会)和法院分别掌管行政、立法和司法权,独立运行并相互监督。

韩国国家最高检察机关——大检察厅在行政上隶属于行政院法务部,下设刑事部、公审诉讼事务部、反腐败部、公安部、科学侦查部、事务部等。检察总长是大检察厅的最高长官,在司法体系中的级别低于法务部长。

但是,韩国检察机关具有绝对独立性,拥有搜查权、起诉权、搜查令请求权等。法务部长虽然是检察事务的最高监督者,却不得直接干预检察官的具体业务,大检察厅也因此被称为“外厅”。在去年的法检大战中,时任检察总长尹锡悦就曾公开表示:自己不是法务部长的下属。

实际上,韩国2020年初通过的《公共检察官办公室法案》已明确规定,法务部长在具体案件上有权对检察总长进行指导和监督,这意味着二者不是平级关系。但是,囿于根深蒂固的韩国检察制度,法务部能在多大程度上限制检察官的权力,仍是未知数。

*检察官VS警察

韩国影视作品中,经常出现检察官亲自审问犯人、警察与检察官意见不合却只能无奈听命于检察官的场景。这正是对韩国检警关系的真实反映。

除了提起和维持公诉、监督审判执行等常见职能,韩国检察官还拥有指挥和监督司法警察调查犯罪的权力。检察官对案件实行独任官厅制,即以个人名义而非检察院名义,全程行使权力和承担责任。即便是同为检察官的上司,也只能对案件提出建议,无权直接干涉。

因此,警察厅虽然在行政上与检察厅平级,实际却受制于检察厅。而且,边境管控问题等特殊案件也全权交由法务部负责,警察厅无权干涉。

3

检察“怪兽”,反噬韩国

长期畸形的检察体系,不断侵蚀韩国政治、影响社会稳定,成为韩国民主政治发展道路上挥之不去的阴影。

*“腐败大户”反腐败

大检察厅下设的中央搜查部曾多次参与调查韩国政界的腐败大案。全斗焕与卢泰愚贪污案、卢武铉涉嫌受贿丑闻案、朴槿惠亲信干政事件等等,都不乏他们的身影,可谓韩国的反腐利器。

然而,权力是把双刃剑。维护正义的检察机关长期独占司法权力,促使部分检察官以权谋私,自身腐败问题令人担忧。因缺乏监管与制衡,部分检察官还经常无视嫌疑人基本权利,滥用权力、强行推进调查。

2012年,检察官全某利用自身对案件的调查权,威逼利诱女嫌犯与其发生性关系;同年,高级检察官金光浚被曝收受嫌疑人巨额贿赂。这两起检察系统的丑闻在韩国国内引发震动,直接导致时任检察总长韩相大辞职。2016年,韩国高级检察官金庆俊涉嫌收受数亿韩元贿赂并进行股票内幕交易,遭检方起诉。

本应保障司法公正、防止权力滥用的检察机关,却频频陷入政治丑闻,不仅沉重打击了韩国司法的公正和正义,也影响到韩国民众对政府的信任。

*身陷党争,甘为工具

因其绝对独立性,韩国检察机关常常沦为党派斗争的工具,甚至左右韩国政治态势。

总统大选前后往往是检察机关最为活跃的时刻,保守与进步两派政治势力总是会利用检方调查竞争对手,给对方制造麻烦。选举结束后,在野党也会利用检方的调查权给执政党施压,为施政增添阻力。以检察总长为首,韩国检察系统逐渐演变成政治打压的工具。

此外,检察官在案件处理上的绝对权威也使得一些财阀、高管免于处罚,检方成为财阀的垄断工具。

*司法停摆,社会动荡

检察独大、法检乱象难以根治,导致韩国司法体系乃至整个韩国政府内部运作困难。

就近期而言,曹国下台和尹秋冲突都是法检冲突的爆发点,直接影响司法部门内部工作与协调。尤其是尹锡悦的停职引起了检察系统的集体抗议,导致司法系统内部工作出现停滞。即便文在寅出面致歉,韩国国内依然抗议四起。

4

改革之梦,还剩几时?

由于检察系统权力的过度扩张和膨胀,韩国检察制度广受诟病、亟待调整。

从20世纪90年代,韩国就致力于司法改革,却屡受检方阻碍。文在寅上台后力推司法改革、收缩检方权限,推动检察系统“分权”,是其司法改革的核心任务。按照改革计划,法务部对检察官有全面监督权,检察官的搜查权也将交还警方,只保有公诉权。

目前,改革已取得几个阶段性成果:

2020年1月13日,韩国国民大会全体会议调整了检察机关和警方的调查权力。《刑事诉讼法》和《检察官办公室法》的修订,标志着韩国检察制度改革的开始。根据法案,检察机关的调查权将移交给警方,政府高级官员如果有违规行为也将受到惩罚。

2020年冬天的法检大战中,韩国国会通过《高级公职者犯罪调查处法》修订案,并于今年1月设立独立于检方的反腐机构——高级公职人员犯罪调查处。

此后又设立重大犯罪侦查厅,进一步消解大检察厅对公诉权的垄断。

【注:高级公职人员犯罪调查处的调查对象包括总统、国会议员、大法院院长、总理等高级公职人员;对警察、检察官、法官等,公调处可直接起诉。】

如此大力度的改革,自然会引发既得利益者的不满。

文在寅上任初期特别提拔尹锡悦为检察总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尹锡悦在处理上两任总统腐败案件上的突出贡献。但作为大检察厅的最高长官,尹锡悦所代表的必然是检察官群体的利益。司法改革激化法检矛盾,尹锡悦便成为文在寅改革的一大障碍。

无论是法检矛盾激化、两任法务部长下台,还是检察总长请辞,都可视为检方对司法改革的反击。而就长期来看,实力雄厚的检方凭借多年积攒的影响力,必然持续阻碍改革。

同时,司法改革也招致在野党的反对。检察官的搜查权是当前在野党对抗执政党的主要手段,他们积极介入法检之争,保证检察系统不落入法务部的控制之中。共同利益驱使下,在野党还积极支持尹锡悦参选总统,以期打压执政党甚至重获政权。

法检矛盾难以根除,文在寅的司法改革之路依旧困难重重。如今,距离文在寅正式卸任(2022年5月9日)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在有限时间内维护改革成果并全身而退,是个异常艰巨的任务。

到目前为止,文在寅并未爆出过任何可终结其政治生涯的负面消息。当然,也不排除虎视眈眈的检察官们手里正攥着把柄,等待最后一击。

参考资料:

1.李成日:《“尹锡悦现象”:韩国政坛这匹黑马能走多远》,世界知识2021年第7期;

2.《扳倒两任总统的检察官,一夜间成下届总统最热门人选,韩国发生了什么?》,微信公众号“环球人物”,20201年12月10日;

3.王刚:《韩司法界人士相继投入总统大选引发关注》,法制日报2021年7月5日;

4.《法检两大干将互搏,文在寅的司法改革趟入“深水区”》,澎湃新闻2020年12月12日;

5.王刚:《检察总长辞职文在寅再表立场》,法制日报2021年3月15日;

6.김민서: 윤석열 “원전수사때 압력받아 검찰총장 그만둬”, 조선일보, 2021년 7월 6일;

7.[사설] 윤석열 전 검찰총장의 대선 출마 선언, 조선일보, 2021년 6월 30일;

8.장나래: [갤럽] 문 대통령 국정지지율 4개월 만에 40% 회복, 한겨레신문, 2021년 6월 25일;

9.Lee Jung-So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Korean Prosecution System and the Prosecutor’s Direct Investigation,” UNAFEI Annual Report for 1997 and Resource Material Series No. 53, 1998;

10.Lee Sun-Woo, “A civil-law prosecution system, presidentialism and the politicization of criminal justice in new democracies: South Korea and Russia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University of Glasgow ( PhD thesis ), 2014;

11.“Rule of law in South Korea: Prosecution Complex,” The Economist, November 28th, 2020.

库叔福利

库叔的赠书活动一直都在!国际文化出版公司为库叔提供15本《看见美国》赠予热心读者。以现代美国为舞台,通过人们的生活状态,描述了美国社会生活与经济活动中的众生相。请大家在文章下评论,点赞最高的前3名(数量超过50)将得到赠书。

原标题:《“正义的检察官”将韩国引入一场旷日持久的混战……》

阅读原文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