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散文家秋实“夏之语”系列——五月的山野

2021-08-20 19:1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点击收听电台

文字:秋实 主播:雪峰

五月的山野春光烂漫,我曾徜徉在那花树簇拥的园子里,也曾漫步在花树飞扬的山路上。我喜欢园林的美,也喜欢自然的山野。

那是一座不很高的山,有多条可以攀上的路。山顶上有一古刹,若一凤凰展翅欲飞。曲折的山路如凤凰的美丽的尾翼,路两边有树有草有灌木,山花盛开,山路如锦。

我从山下沿山路上行,看着盛开的路边的鲜花,听着松风,沐浴着花雨,踏着落红。透过山路两边的花丛,可观山峦谷涧,跌宕起伏,大有豁然心胸之感。

这里没有石泉,故没有淙淙之音,也没有风雨之声。但这里却有山花,更有松子满地。山路边除了落花,还有美丽的松球,山里人多见不怪,视之若草芥。而外来之人见之则如获至宝,捡起而藏之,或摆于案几,或收之于玉盘之中,独成一景。并可以染之以色,成五色之艺术品,静坐独观或品茶伴赏,会给人以自然舒畅之感。观松子以听松风,平添几分闲情,大有清净淡雅的禅境。

山花则在山风中纷纷而落,那随风而飘落的场景,美妙不可言之。落满地,如花毯。树上、空中、地上,可谓是花的世界。沿山路望去,如锦绣十里。这就是花的瀑布,就像那彩色的天河,直通那峰巅的云雾之中的楼阁。

山路的两边,除了这些花儿,还有草,也浪漫地从土中萌芽,有的也开出了美丽的花儿。花儿虽小,但很精致,同样在这明媚的天空下享受着这般的时光,相比那高树上的花儿,却不曾有丝毫的逊色。那顽强的生命力,自强的精神,让高树上的花儿为之俯首。

我躬身细观,那是一颗蒲公英,翠绿的叶子的形状,有艺术的风格,中间直挺挺地长出花梗来,举着一朵未开放的花骨朵,十分的精美。当花儿开放时,花儿的梦想便飞向远方,越过那些高树上的花儿,到了更高远的地方去扎根,或许在那高远的地方,微笑着回望那些高树上的花朵。

还有许多像蒲公英一样的草花儿,都很有点儿精神,有些生长在路边的石缝里,也未见有怨气,而且也是那样的笑容可掬。这些小草的灿烂、满足、感恩的精神境界,是人类一直以来刻意去效仿的,但并非是所有人都能学得来的。此

言绝不为过,小草春来必生,生而必花,秋来必枯,避过冬日,苦度严寒,来年再生,生而再荣。它们的心中有梦想、有信念:春天一定会如期来临。

物理的客观性即规律,人性的主观性即人文。人文显示了规律。自然规律与人文历史趋势是相同的,但自然规律之径往往是一条直线向前的,而人文历史之路则是一条曲线或是曲折向前的。自然规律如山中的悬崖峭壁,人文历史就如山中曲折回旋的山路,但最终都是通向顶峰的,都会来到那山顶的楼宇大堂里,互诉各自的经历,诉说着山的哲学:直与曲,快与慢,陡峭与缓坡。

到达顶峰的楼阁,我环顾着山势,一片苍茫,来时的山路已不见,已被山峰树木隐去,而那些小草花更是寻不到踪影,但它的存在却是真实的、毋庸置疑的。路上那来去之人也见不到踪影。山川之大,人之渺小,是自然之道。自然之力不可抗拒,古往今来,有多少人文被自然的岁月所埋没,只剩下了一纸空文,成为一段传说。

从山上下来,回首再望,也只有山之形状,连高峰上的楼阁也被大山隐没。

要完全看清山顶的楼阁还须远观,须胸怀全局,要抓住自然与人文的脉络,亦须站高行远。但很多时候,会有高楼障目,有雾霾朦胧,总是不能一目了然的。

作者:秋实,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作家协会会员。他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深厚的文学功底,以清澈眼光观察生活,以温暖笔触记录美好,创作了大量有情怀、有品质、有感染力的作品。尤其擅长于景物描写创作,他的文字如春天的清泉般悦耳,如冬天的阳光般暖心。

主播:雪峰,中华文化促进会语言艺术委员会专业委员、中国好声音联盟成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演讲学会会员、烟台朗诵艺术家协会理事,在职新闻主播、主持人,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邮箱:lxf0535@126.com。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