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全省第二“荣誉三连”!东莞这份高分答卷的秘诀是什么?

2021-08-23 17:1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平安东莞建设又上新台阶,最近,2020年度全省平安建设考评结果公布,东莞市得分排名第2位,获得考评优秀等次。这也是东莞市继2018年、2019年以来,连续第三年排名全省第二,摘得“荣誉三连” 。

扫黑到底除恶务尽,三年专项斗争先后挂牌督办重大涉黑涉恶案件14件,累计打掉黑社会性质组织13个、恶势力犯罪集团114个、涉恶犯罪团伙645个,破获涉黑涉恶案件3248件;平安建设久久为功,2020年全市刑事治安警情、治安案件受理数同比下降28.3%、28.4%,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八类严重暴力犯罪、“两抢”、盗窃案件同比下降31.2%、63.9%、38.8%;科技赋能智慧治理,全新一代“智网工程”信息系统投入使用,去年全市发现隐患同比增长45.7%,处置率达到98.5%;矛盾调处日渐精细,全市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到98.1%……

铁骑展开巡逻

平安,民生所盼、发展之基。近年来,东莞抢抓“双区驱动”机遇,跑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发展离不开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东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不断完善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坚持联动融合、多方共治,坚持精细管理、科技创新,逐一化解超大城市发展中不断涌现的挑战,“平安东莞”“莞版治理”成为靓丽的城市名片。

夯实责任守护大平安

6月21日凌晨起,从动员、组织、采集到检测,不到24小时,东莞完成了除虎门等四镇之外的全市最新一轮核酸大筛查,结果是1117.95万人全部阴性。这是一场核酸筛查的“闪电战”,更是一场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考验战”。

进入6月以来,东莞先后打赢了全员核酸检测、高考疫情防控、封闭期防控、中考疫情防控等几场硬仗。特别是6月中下旬本市出现确诊病例后,东莞以最坚决果敢的态度,“快、严、实”应对此次疫情,至8月22日,实现连续63天本土0新增。

民警在核酸检测现场维持秩序

保平安、促发展——去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在一场场疫情大考中,东莞通过精准智控重点群体、精心服务流动人员、精细保障复工复产、精密管控跨境货运,为这座人流物流快速流转的千万人口城市筑起了一道道坚实的“防护网”。

这背后,离不开近年来东莞坚持不懈推进平安建设打下的坚实基础。一直以来,平安东莞追求的不仅是治安好、犯罪少,还是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宽领域、大范围、多层次的大平安。

“扫黑除恶”地铁专列

2020年底,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圆满收官。扫黑除恶是切切实实关乎百姓“钱袋子”“米袋子”“菜篮子”以及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民生之事。东莞坚持扫黑、除恶、治乱、打伞、断血一体推进。

三年来,全市打掉的恶势力犯罪集团数排名全省第二、打掉涉恶犯罪团伙数排名全省第四,群众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满意率连续两年排名全省第二。

东莞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荣获“全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单位一等奖”,市扫黑办荣获“全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集体”称号。

东莞还着眼长远源头治理,排查整顿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39个。

目前,东莞已开启了常态化扫黑除恶新局,凝聚全社会力量开展专项斗争,让人民群众有满满的安全感。

做好平安建设工作,队伍建设是“生命线”。自今年2月底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启动以来,东莞在全市挂图作战铺开76项重点任务,一一落实170项办实事清单,健全完善系列长效机制,筑牢政治忠诚根基,提高服务群众水平,努力打造一支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东莞政法铁军,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东莞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今年6月底,东莞市圆满完成了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取得优异成绩。

精准施策全力安民心

主动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着力解决群众最盼、最急、最怨的突出问题。这是东莞政法部门坚定前行的出发点,也是平安建设的落脚点。近年来,东莞始终准确把握社会治安形势的发展变化,立足民生,创新治理手段,不断夯实平安之基。

几年前,飞车类“双抢”案件在东莞高发,严重影响市民安全。群众哪里不满意,警力就精准打击到哪里。经过严打整治,2018年开始,东莞“双抢”案件连续两年出现“断崖式”下降,2019年底,全市12个镇街连续多月“双抢”零发案,2020年全市两抢案件继续大幅度下降六成。

随着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信网络诈骗新型犯罪逐年攀升。从2016年在全省首批成立市级反诈骗中心,率先建立公安、通信、银行三方联防联控机制,推进反诈攻坚战;到如今发动群防群治力量,动员快递外卖小哥、义警、物管等群体参与,反诈宣传走进菜场、景区、小区甚至是疫苗接种点,线上线下反诈信息“密集轰炸”,打响反诈全民战……今年以来,东莞实现了电信诈骗警情同比下降35.8%,建立了“全民反诈、全社会反诈”的新格局。

充分运用科技支撑,实现“智治”,也是东莞治安防控创新升级的重要法宝:“雪亮工程”市级总平台、综治分平台建成,并实现与省级平台的对接和视频推送;全市建成一类、二类视频点13万路,“慧眼”小视频12.7万路,科技信息化建设水平迈入全省第一梯队;全市设置规范统一的社区警务室587个,配置764名社区民警、682名社区警务助理、2917名社区镇级辅警,负责36项基层基础工作,以“民意警务”“智慧警务”“数字警务”实现基层精准管控……

从影响平安的一个个问题抓起,市民真切感受到了实打实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创新治理构建新格局

“纠纷调解后,账户解封了,现在口罩机配件订单完成了一半,公司总算缓过来了。”今年3月,在接受东莞市第三人民法院桥头法庭回访时,东莞某科技公司的负责人康先生长舒了口气。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近年来,东莞着力构建诉调对接“1+2+3”机制,通过一个诉调对接中心,线上线下两个调解平台,构建专职调解、律师调解、特邀调解三大调解队伍,全力推进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在全国打响了“莞邑调解”品牌。

2020年,全市法院参与诉前调解一审民商事案件12.6万件,调解成功率达到65.2%,62.8%的纠纷通过多元化解机制解决。东莞诉调对接“1+2+3”机制被省委政法委评为社会治理实践创新项目;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被最高院评为“全国一站式建设示范法院”“全国一站式建设先进单位”,并作为我省基层法院唯一代表分享经验。

广大市民是平安东莞建设的成果享有者,更是重要的实践参与者。平安东莞,不仅需要政法部门的统筹协调和全面推进,更需要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建设。民事民办、民事民管,这正是“枫桥经验”的精髓。

今年1月,东莞市公安局全面发动组建“东莞义警”队伍。经过半年多的招募,这支队伍已发展壮大到近25万人,他们活跃在全市大街小巷,将平安触角延伸到社区基层,在应急处置、治安巡逻、防范宣传、交通管理和调解纠纷等工作中发挥着生力军作用。

消防通道被违法搭建堵塞、户外广告牌有隐患、垃圾堆积如山无人清理、非法“黑油车”出没……发现问题隐患线索,拿起手机拍照上传“智网人人拍”小程序报料,“路见不平一键拍”已经成为不少东莞市民参与社会治理的一种“新潮”方式。接到报料后,线下网格管理员、“智网工程”各入格部门及时响应、有效处置,确保市民的报料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智网人人拍”小程序作为东莞“互联网+社会治理”的又一创新之举,自去年8月上线以来,收获市民好评不断。截至今年8月1日,共接到市民报料51973条,网格管理员完成核查51023条,核查真实有效线索38633条,以科技赋能社会治理,向公众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参与治理途径。

去年6月,在中央政法委通报的名单中,东莞市以全省得分排名第二成绩,成为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一年来,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党建引领、多元参与、科技支撑、平安建设、法治保障和项目化支撑,交出了一张张满意的答卷。今年底前,东莞将力争完成试点创建目标,打造“莞版”市域社会治理模式,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工作提供经验。

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平安东莞正凝聚起砥砺奋进的强大力量,为“十四五”新征程保驾护航,推动更高水平平安东莞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来源:东莞政法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