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我为师生办实事 | 守护校园的坚强卫士

2021-08-24 10:4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原创 欢迎关注 吉林大学 收录于话题#吉林大学290个

“为师生服务,一切以师生为主”这是吉林大学保卫处的口号。这支由学校专门设置分党委,由74%的党员、85%的退伍军人构成的特殊队伍,逐渐将日常保卫工作由“管理校园”向“服务师生”转变。他们将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坚守着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原则,为师生办实事。

学生的事就是最大的事

学校保卫处平均每年能接到1000多起报警,大到重要治安事件,小到宿舍进了蟑螂,工作人员有求必应,从不因事小而不为。

3月15日,一位同学匆匆走进保卫处,神色焦急地向值班老师讲述了手机丢失的过程。负责调取监控的郭金勇立刻查看了事发当天的监控。原来这位同学的手机在下出租车时不慎滑落到了地上,不久后被后面驶来的一辆网约车司机发现并捡走。由于监控没能拍清楚车牌号,无法联系司机。看着同学焦急的面容,郭金勇下定决心要把失物找回来。他通过反复查看监控细节,发现捡走手机的司机送的乘客也是吉大学生,于是调取校内各个摄像头画面,经过整整一天的观察分析,终于拼凑出了这名同学的行动轨迹,借助这条线索,丢手机的同学顺利联系上网约车司机,几经波折,手机终于完璧归赵。

这件事情在郭金勇的工作记录本上留下的不过短短几行字。每次有人来调监控,他都会在笔记本上认真记录下具体时间和情况,记录本有50页厚,他每过一段时间就要换一本。

“丢手机的事情太常见了,甚至难以立案,但是对我们保卫处来说,这是学生的事,学生的事都不是小事,这就是我们的同志对学生如此上心的原因。”保卫处治安科科长王锟说道。

“螺丝钉”连接校园安全线

处理突发事件是保卫处工作的一部分,更多的时间里保卫处的老师们如螺丝钉一般,默默做着守护校园的“小事”。12个部门协同运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守卫着校园安宁。

早上6点50分,像往常一样,交通科副科长屈锐来到中心校区北门站岗,一天的工作从早高峰疏导交通开始。每逢上下班时间,来自四条线路的公交车、师生车辆、出租车等一同驶向校门口,交通状况极其拥挤,交通科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设置交通秩序专岗,指挥疏导过往车辆。这项工作一直持续到早上8点半。“遇到不听从指挥的车辆,我们耐心细致地讲解,直到他们明白。”校园内,同事已经将禁车路段的软桩摆好,保证上学高峰期学生的安全;巡逻班组巡查校园交通,确保老师上班时车辆顺利通行。8点30分,屈锐进入校园巡视,交通状况、自行车及机动车停放、校园车辆超速等,都是他所关注的问题。时近中午,北门站岗、疏导交通的工作再度开始;下午继续巡视校园;晚上站岗,第二天再次循环这一切……屈锐的一天是保卫处许多员工的缩影,工作单调、重复,但他们又如一颗齿轮在对应的位置有序转动,最终带动校园交通整体平稳地运转。

交通科工作人员每天早中晚高峰期疏散交通,为师生开辟出快速通道;秩序、门禁科检查人员车辆,坚守校园的第一道防线;治安科一遍遍巡视校园安全,一次次化解安全隐患,主动为学生搬东西……一线人员用脚步丈量着学校的每一寸土地,他们熟悉校园里的一草一木,因此遇到突发情况,他们总能第一时间快速赶到、排忧解难,确保校园整体的安全与和谐,让师生可以心无旁骛地在这里工作、读书。保卫处工作的意义便在这些细小的日常事务中得以实现。新生入学、学生返校,运动会、就业大市场、毕业典礼,核酸检测、接种疫苗等学校所有大型活动和重要任务的现场,都有保卫处人员的身影,不管是烈日炎炎还是冰天雪地,他们总是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

快速响应师生需求

南岭校区新北门处,一位工作人员正在30多度的气温下值守。由于门禁闸机还没安装,在早上6点到下午2点长达8小时的值班时间里,他为大家手动扫码、测温、核验身份信息。疫情原因导致部分校门口暂时封闭,在此居住的师生需绕行很远才能进入校园。从接到师生通勤困难的问题反馈,到6月10日新北门迎来第一天的正式通行,仅仅不到一周时间。工作人员一边完善施工,一边保证出行,尽快满足师生需求,仅第一天出行量就达600余人次,入校人流量达500余人次。

新民校区北门,面临院区停车难的困扰,保卫处及时制定方案,安装闸机、实现自动刷卡。“坚决克服困难,解决师生问题,快速回应师生需求,这是我们一贯的工作态度。”门禁中心主任韩波说。

保卫工作是学校的第一道安全防线。去年2月,正值新冠疫情期间,工作人员牺牲与家人团聚、欢度春节的时光,快速响应学校抗疫号召,毫不犹豫到岗值守。一开始是秩序科成员轮班倒,后来整个部门都被调动起来,增加值班、巡逻和备勤人员数量,加强重点部位巡逻检查次数和值班人数。在零下二三十度的天气里,他们打着寒颤,在校门外仔细地询问信息,登记来校人员信息。2月5日晚,中心校区东门南侧人行道的伸缩门传动链断裂,遥控器失灵,厂家因疫情推迟复工无法维修,魏清君立刻前往排查损坏原因,零下26度,值班人员维修了近2个小时,及时解决了突发问题。每天从早上5点到晚上10点,他们身穿防护服站岗、测温、登记,还要完成定点消杀的任务,用辛勤与汗水守护着校园。

创新服务润心田

今年5月,在学校党委的领导部署下,保卫处分党委紧紧围绕“践行党史学习教育、服务师生”的理念,切实做到把师生方方面面的“急难愁盼”作为工作任务中的重中之重。处班子经过考察调研,启动了门禁卡业务在线办理。

以往办理或更换门禁停车卡、缴费需要到中心校区保卫处自行办理,跨校区办理、多步骤申请给师生带来极大不便。保卫处与校办沟通协调,通过网上办事大厅平台,开设在线办理服务,师生线上申请,实现停车费缴费、门禁停车卡办理和更换车牌号等服务。

保卫处有发明创造?其实,保卫队伍里有“智多星”与“创新哥”。疫情刚刚暴发的前几天,扫码登记通行还未在吉林省普及时,这种方式已经出现在吉大保卫处了。门禁中心主任韩波发挥专业特长,加班加点编写程序,仅用3天时间创作出吉大初代门禁二维码。“看到我的同事在凛冽的寒风中,为来往师生登记,手指冻得通红,我特别心疼!”信息填报实现电子化,使大家不挨冻,也减少了过多人员接触,最早做到了有迹可查、有数可统。

36套门禁闸机,6412台摄像机,技防部门及时维修、更新设备,切断不良事件的发生空间,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疫情期间为了打造门禁扫码系统,保卫处联合学校相关部门,加紧建立信息库,并与测温摄像头联动。未来,保卫处还将利用大数据平台,打造智能安防建设系统,打造智慧安全校园。

这支为保卫校园、守护师生默默奉献的队伍,这些守护校园安全的坚强卫士,从未放弃心中的坚守。24小时值守,使他们养成了睡眠浅、高警觉的生活习惯。无论严寒酷暑,蓝色工作服一次次被汗水打湿,变得发黄褪色。“深夜在校园巡逻时,看着偌大安静的校园,我感到特别欣慰。”采访结束后,保卫处工作人员立即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巡逻车闪着红蓝交替的光芒,行驶在一片暮色中。

原标题:《我为师生办实事 | 守护校园的坚强卫士》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