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钢琴王子”刘骥的进阶之路:该有的幸运都有,但真正的功夫却在音乐之外

2021-08-25 17:3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音乐教育,早已成了当下众多家庭的标配。但是,无论是走音乐专业道路,还是作为艺术素养的培养,这其中对父母和孩子的挑战都不小。如何能把孩子领进音乐大门,如何在专业水准上有所进益,如何看待音乐素养培养和其他学科学习?3岁开始学琴,13岁登上国际舞台,发行的多张独奏专辑蝉联欧美古典音乐排行榜榜首,钢琴演奏家、作曲家、施坦威艺术家刘骥的成长经历和对教育的感悟,或可帮助我们找到答案。

文丨王鹤群 编丨Travis

一个顶尖的人才是怎么被培养出来的?

是因为人才自身的先天优势,还是后天的刻苦勤奋?家庭、老师和学校的比重又分别有多大?

这些问题的讨论从未停止,千千万万的父母和老师也一直在琢磨、研究和摸索着前行。

从各种各样的“成功案例”来看,答案可能并不唯一。但有一点几乎可以肯定,如果各个因素能够形成合力,对孩子的成长应该最为有利。

钢琴演奏家、作曲家、全球施坦威艺术家刘骥博士的成长经历,堪称这种合力的代表。

刘骥

他3岁开始学琴,很小就展露了音乐天分,他拥有全心全意培养他的父母,还遇到了多位既懂音乐更懂教育的名师。也难怪年级轻轻的他,已然取得了令人叹服的成就。

刘骥的学术和艺术成就

(上下滑动浏览)

· 3岁开始学习钢琴,2000年起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附小暨附中;

· 16岁获全额奖学金进入西班牙索菲亚皇后音乐学院,师从世界著名钢琴大师德米特里·巴什基洛夫,成为其唯一正式华人弟子;

· 2007-2013年获全额奖学金在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研习钢琴演奏和作曲专业,取得学士学位 (BMus)和硕士学位(MMus),师从前钢琴系主任埃尔顿(Christopher Elton)教授、作曲家露丝·白池墨(Ruth Byrchmore)教授;

· 2014年获全额奖学金在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 London)研究舒伯特未完成奏鸣曲的博士项目,现已获得博士学位。

· 2018年,作为作曲家正式签约授权英国“大师出版公司”(Master Music Publication)发布出版刘骥的原创及改编作品。

· 2019年,被英国肯特国际钢琴学院(Kent International Piano Course)任命为表演系系主任(Head of Performance);

· 2019年,被任命为英国“大师钢琴音乐节”(Master Music Piano Festival)的艺术顾问以及英国“大师钢琴邀请赛“(Master Music Piano Competition)评委会主席。

刘骥的艺术成就

· 13岁在美国纽约卡耐基音乐厅开钢琴独奏音乐会,演奏李斯特的《钟》等高难度作品;

· 17岁在瑞士Gstaad艺术节首演诠释了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

· 常年与英国皇家爱乐乐团、英国爱乐乐团、英国皇家利物浦爱乐乐团等合作演出;

· 当代最畅销跨界作曲家鲁德维科·艾奥迪(Ludovico, Einaudi)为刘骥创作钢琴协奏曲,由刘骥和RLPO世界首演;

· 2014年英国古典音乐电台(Classic FM)以及环球唱片(UMG)发布刘骥的首张独奏专辑《钢琴• 印象》,登上各大古典音乐排行榜首位,且提名中国《金曲奖》年度最佳古典音乐唱片。

· 2017年,刘骥的肖邦专辑《纯粹·肖邦》入选英国Classic FM评选的年度最佳专辑之一。

· 2018年,刘骥发行个人演奏与创作专辑《火与水》,并于在英国举办的Global Award环球大奖颁奖礼上,与安德烈·波切里等古典音乐家同时提名年度最佳古典音乐家;

· 2018年,刘骥被Apple Music苹果音乐入选最值得聆听的30位年轻古典音乐家;

· 2019年,英国Classic FM把刘骥在欧洲古典乐坛的迅速走红列入到中国艺术家惊艳世界的九个精彩瞬间;

· 2020年,创作并演奏了18个小时的钢琴曲《2020:人间邀游》,创立了“出版、发行、演奏时长最长钢琴作品”的三项吉尼斯世界纪录。

不过,出生于普通家庭的刘骥,能够拥有“合力”,谱写属于自己的“命运”,不是一蹴而就的。他的成功,离不开父母殷切的教育目标,离不开他自身的主动、勤奋和自律。

以此为基底,名师们高瞻远瞩的教育理解,让刘骥更上一层楼。

刘骥的经历无法被复制,但他经历中值得汲取的理念、做法,以及他对音乐教育的理解,或许可以指引我们如何教导孩子。

为此,外滩教育特约作者,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MSU)教育测试博士王鹤群,近日采访了刘骥,聆听并记录了他的音乐历程。

刘骥演奏世界顶级难度作品《马捷帕》

父母的成全:

不负天分与志向

毫无疑问,刘骥拥有天分,而且他的天分在3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展露。

当时,幼儿园的老师推崇音乐教育,教小孩子们弹电子琴,3岁的小刘骥一学就会,于是老师们惊喜的把这个“大发现”告诉了刘爸刘妈。刘骥的父母一听,觉得孩子有天赋,应该发展一下。

学了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带着小刘骥去文体用品商店看大钢琴。一见到那么大的钢琴,刘骥兴奋的不得了,于是他的妈妈就问他:“这个大玩具你想要吗?这个贵啊,要是买这个,那就得天天玩这个了。”

“想要!想要!我天天玩这个!”刘骥高高兴兴的回答,翘首企盼能有这个“大玩具”。冥冥之中,他和钢琴之间的缘分就正式拉开了帷幕。

年幼时的刘骥

找好了启蒙老师,刘骥的钢琴也运到了家里。

因为父母要求刘骥每天不间断练琴两个小时,对于一个儿童来讲,突然把兴趣爱好变成了一种任务,自然就有了心理负担。

可是一架钢琴对于当时的工薪家庭来说,确实花费不菲,于是刘爸刘妈决定:要耐心引导孩子的兴趣。既然买了钢琴,就“正经学、踏踏实实学”。

刘家并不是音乐世家,也不知道学琴的门道,于是刘爸到新华书店买了周广仁先生教《车尔尼练习曲》的录像带,寻思着:儿子如果弹得和这个一样,估计那就是会弹了。殊不知,从一开始,他们给孩子对标的就是自己能够找到的最高标准。

事实上,刘家后来一直秉承这一标准,而且刘爸刘妈都是购买原版唱片和学习资料,陪伴着刘骥一起学习古典音乐,一起了解各个作曲家、演奏家、唱片版本的区别。

在互联网和数字音乐媒体并未发达便捷的时代,刘骥家里整面墙的唱片收藏见证了父母对他的陪伴和共同的成长。

演奏中的刘骥

与此同时,因为对于“职业音乐家”这样的事业没有清晰的概念,刘骥的父母并不敢让他全心钻研到音乐一门科目中,而是对他的文化课也没有放松要求,期待他“门门90分,科科都优秀”。

在这样的殷切期待下,刘骥一直坚持着多方面、多学科的学习,无论是文化课还是音乐,都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到最好、做到极致。

这种对待学习的认真态度,和对待自己承诺的笃定,经年累月为他积累了丰沛的知识和渊博的音乐素养,使之终身受益。

在欧洲求学的过程中,刘骥陆续学会了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瑞士语、德语、法语等众多欧洲国家的语言,并且他大学本科开始在英国伦敦学习和生活,其英语交流和写作均得到了语言学家的亲自指导,这些知识为他的创作和著书立说铺平了道路。

不止如此,刘骥广泛涉猎哲学、历史、文学等领域,以此丰富自己对于音乐史上不同时期的不同作品的理解,从而让自己的演绎更加贴近作品当时的神韵:以音乐为媒介,带领听众走回历史,去领略当年创作者的心境和意图。

刘骥在英国查尔斯王子苏格兰府邸演奏

“少年志存当高远”,从最初学琴开始,刘骥的父母就没有本着“试试看、玩玩看”的心态,而是致力于给他对标最高的标准。

一旦他可以达到这个高度,他的人生就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可以领略广阔的天地和不一样的视角。

大师的教诲:

功夫在音乐之外

光阴荏苒,刘骥7岁的时候,在家乡辽宁省朝阳市已经小有名气,钢琴启蒙老师也劝他父母带他去中央音乐学院找大师学琴深造。

可是,偌大个北京,举目无亲,到哪里去找大师呢?刘爸满怀着茫然的希冀,又不希望刘骥心里有压力,就说带他去北京看天安门,于是乘火车从朝阳来到了北京。

参观了天安门广场之后,刘爸带着刘骥去中央音乐学院里转转。突然,幸运之神悄然而至。刘爸在音乐学院的校园里看见了一位年轻人,他对刘骥说:“你看,那不是缪宁博吗?”

缪宁博在周广仁先生教《车尔尼练习曲》的录像带里有示范演奏,而刘骥已经模仿他的演奏很多年了,他们通过录像带,早已经认识了缪宁博。

刘爸抓住时机,快步跑过去说:“我儿子一直跟着你学琴的!” 缪宁博一听,愣了。刘爸马上解释了来龙去脉,并且说了此行来北京的缘由。

缪宁博听到后,便把他介绍给当时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杨峻教授。从那一天开始,幸运的刘骥就开始了每个周末从辽宁朝阳乘坐火车赶到北京去学琴的生涯。

越努力,越幸运。在后来的音乐生涯中,刘骥坚持每天练琴8-10小时,更大的幸运降临了:

五年级的时候,刘骥来到上海,考取了上音附小的插班生;

13岁的时候,他获得了第六届皮诺特国际钢琴比赛的第一名;

因此比赛举办方还为他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举办了独奏音乐会。

很多人终其一生梦想能够在卡耐基音乐厅举办音乐会,而刘骥13岁的时候就已经实现了。

随后他因为成绩优秀而免试升入上音附中,并且作为一名初中生选修大学生的演奏课,直接跟着上海音乐学院大学部的李民铎教授学习钢琴演奏。

再后来,他获得了全等奖学金,留学欧洲,师从众多当今世界上古典音乐的泰斗级大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些古典音乐的大师教授给刘骥的并不仅仅是钢琴演奏的技巧或者音乐知识的精髓,而是对待艺术和人生的哲学和态度,从而引导他励精图治、日臻完美。

刘骥被母校英国皇家音乐学院授予杰出校友

在刘骥15岁的时候,他机缘巧合地在瑞士韦尔比耶艺术节学院为期两周的大师课上认识了钢琴大师德米特里·巴什基洛夫。

巴什基洛夫是俄罗斯四大钢琴学派之一的戈登维泽学派的代表人物,在乐坛培养出了众多优秀的钢琴家。同时,他对待音乐“忘我无我、至臻至美”,以性格火爆、无比认真而著称。

在大师课上,刘骥为大师演奏了肖邦的12首练习曲Op.10,大师在称赞刘骥钢琴技术和天赋的同时,也热情建议他来欧洲学习。

他说:“对于西方古典音乐的理解和诠释,并不能只是停留在乐谱和演奏的技巧上,而是要把演奏放置于文化背景之内,构建于人文层面之上。这种沉浸式的文化熏陶是更高层次的一种修炼和学习,要赋予音乐以灵魂。”

在他的大力建议之下,刘骥到了西班牙索菲亚皇后音乐学院学习,成为了这所“神秘学校”里年龄最小的学生,和比他大10岁左右的全球最有前途的青年演奏家们一起学习研究生级别的演奏课程。

这个级别的课程,需要学生们具有很高的学习自主性,在上课之前就把乐谱背诵下来,而后上课的时候巴什基洛夫再从音乐的思想、情感、意境和效果方面进行提高。

刘骥与皇家利物浦爱乐乐团

在英国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

对刘骥而言,巴什基洛夫的一些话醍醐灌顶。

他说:“乐谱是重要的,它清晰的记录着作曲家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但是,乐谱只是演奏的门槛要求,机械的按照乐谱逐字逐句的演奏是远远不够的。作曲家当时所处的历史背景、时代特征,以及作曲家当时的心境、生活状况、甚至是季节等因素都会对乐曲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我们演奏,要将乐曲置于当时的文化背景环境中,用我们的手复活当时作曲家的心境和创作状态,从而通过我们的音乐来复苏一个又一个时代,带领听众走回岁月,在音乐中徜徉那曾经辉煌却已经消逝的年华。”

这些珍贵的指导,不仅仅在音乐领域,更是在刘骥的整个求学生涯中点燃了一盏盏明灯,激励他认真的学习文学、历史、哲学、冥想等课程,从而能够为自己所演奏的音乐带来生机,赋予神韵。

音乐学习要从心出发,拥抱世界

2018年,刘骥被英国Classic FM广播电台评为“30 incredible classical musicians under 30” (全世界不到30岁的30个超乎想象的古典音乐家)之一,成为了拥有这一称号的唯一一位中国人,这也让他更加深入的思考了自己作为音乐家的使命。

尤其是经历了2020年的疫情,亲眼见证了这个世界的陡然变化,刘骥萌生了坚定的社会责任感,希望能够对广大学生的音乐学习给予更大的启迪,让他们的人生充满更多的活力和可能。

刘骥在世界最高音乐厅深圳湾1号云颂音乐厅演出

因此,他给出了很多音乐学习的建议和主张。这些建议,从教育学的角度看来,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要点:

1. 兴趣为先、喜乐随心

虽然不可否认的是,刘骥的音乐之路是用他的辛勤汗水和刻苦坚韧铺就而成,日复一日无论寒暑的练习才将作品演绎得日臻完美,但是在他看来,学生学习音乐,首先需要一种快乐而喜悦的心情。

“中文里音乐的‘乐’字和快乐的‘乐’字是同一个字,足见我们学习音乐要带着一种喜乐随心的心态,而不是把音乐学习当成一种任务,或者一个应试化的考级。那样给自己心里增压,反而不妥。”

刘骥认为,音乐是一种表达,是以听觉的形式描摹场景和人物心情,从而真实、坦诚地表达演奏者的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以便于达到倾诉和沟通的目的。

因此,在学习和表现音乐的过程中,要给自己一个不为外物所累的心态。并不需要为了考级或者拿证书而练琴,也不是为了向别人证明什么,就按照自己的兴趣来学习,并且跟随自己的心境去弹奏、去表情达意,就很好了。

2. 海纳百川、兼收并蓄

在采访中,这一点是刘骥反复强调的。在他看来,对于音乐的学习,首先不要有门户之见,不要有流派之分。

刘骥说:“经典的音乐,是超越时间、空间,和民族存在的。比方说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写了很多的民族音乐,但是你能说李斯特的音乐就是只能属于匈牙利的吗?不能。经典的音乐是全人类的智慧结晶和财富,不能以国家和地域来区分。

同样,现在欧美风靡极简主义音乐,但是这种音乐风格也可以为我们所用。大家耳熟能详的革命歌曲也可以改编成这样的一种风格,将主旋律放在极简主义风格的背景音乐之上,体现社会背景和时代潮流中的人物心声。”

不把音乐按照流派来做切割,这使得刘骥在音乐创作和演奏的实践中更能融合不同音乐风格的优点和特点,用更好的音乐来展现情感,打动全世界的听众。

3. 与时俱进、融合科技

与一些古典音乐家不同,刘骥对于古典音乐的坚守和捍卫并非死守孤岛,而是强调与时代同步,和科技同行。

比方说,2019年德国作曲家Boris Bergmann为刘骥写了一部时长一小时的钢琴作品《里氏震级》,通过音乐来表现科学家里赫特制定的十个地震等级的物理属性和人文属性。

因为这部作品所要求的技术超越人类生理极限:有一些段落是超越了10个手指所能演奏的多声部复节奏段落。于是,刘骥选择与施坦威钢琴最新出的Spirio R自动演奏钢琴合作。

刘骥通过提前向Spirio R钢琴里面录制段落,之后与自己的录音对弹,产生出一种挑战人类听觉与身体极限的音响效果。

在目前的科技水平下,Spirio R钢琴可以把演奏进行视觉化分析,让人通过肉眼就 “看到”自己演奏的音符和长短,便可以更直观的去了解和分析自己的演奏。

因此,刘骥在教学中,通过iPad上面的可视化midi分析图,非常直观迅速的让学生看到并对比自己的演奏和老师演奏的不同,从而将音乐这一听觉艺术转化为视听艺术。

4. 触类旁通、博学广识

很多人认为:学生的学习时间非常宝贵,因此对于音乐的学习和对于学科类的学习之间是互相排斥、互相影响的。

然而,对此刘骥却持有不同看法。

他说:“不要认为音乐是一门‘可有可无’的学科,其实它和数学、人文学科都有着紧密的联系。

比如说我在初中之后,除了英文,还陆续学习了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这对于我之后了解、掌握和演绎不同作曲家的乐曲有着无比深厚的重要性。

同时,音乐里面蕴含的逻辑性和包容性,对于开发大脑,激发一个人身上的潜意识以及培养气质,都非常有帮助。”

博学,才能广识。比如,刘骥将自己研究过的中国古代诗词和《红楼梦》里所体现的古典文化融入作曲中,创作了很多唯美动听的具有东方古典特征的乐曲。可以说,中西方的文化底蕴成就了刘骥今时今日的创作。

通过增强音乐和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孩子才能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更好地领悟音乐所蕴含的理念和哲学,从而提升自己的素养,丰富自己的人生。

原标题:《“钢琴王子”刘骥的进阶之路:该有的幸运都有,但真正的功夫却在音乐之外》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