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糊弄观众这事儿,这些国产电视剧越来越认真了

2021-08-26 10:1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李诺米 蹦迪班长

前两天,一位见多识广的朋友分享了一个视频,反复称之为神作。看到来源是抖某平台时,我还不屑一顾,直到点进去细细品味了一番,才发现,现在的土味短剧,果真已经到达一个船新历史阶段了。

尽管道具简陋到了极致,剪辑粗看也漏洞百出,但两厂对决这剑拔弩张的劲儿,倒被他们表演得淋漓尽致。连带着,用作发冠的塑胶拖鞋看着也有模有样了起来。

用创意解决服化道的经费问题。翻拍视频,这帮氪金能力有限的民间选手是认真的。

这让我不由对比起影视得分全凭粉丝硬撑的当下,虽然资金和资源都不缺了,可播出来的剧集却从里到外都透露着"糊弄"二字。

比如最近糊到少有人嘲的新版《天龙八部》,演员开口就踏入了称呼的常识误区。

编剧的语文功底,适合从小学开始回炉重造。

但在浩如烟海的国产烂剧里,这还只不过是冰山一角。

许多人都不假思索地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向前发展的。但这种观点未必适用于这些年的国产电视剧。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在糊弄观众这个领域的造诣,国产电视剧着实有着突飞猛进的进步,取得的成果足以震惊世界。

在这里,课代表就将手执牛刀解剖巨鲸,为大家带来这份影视剧糊弄学严肃考察。

台词糊弄

女团S.H.E曾唱到:好聪明的中国人,好优美的中国话。但有些影视剧却反其道而行之,生生为观众演绎,什么叫身为中国人,却说不好中国话。

18年播出,在豆瓣上拥有7.8高分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就是一部典型的反面教材。编剧为了显得自己有文化,频繁动用半文不白的词汇。而演员限于自身的文化水平,也并不具备纠错能力,所以就闹出了很多笑话:

中学语文老师绝对讲过,舍弟意为"我的弟弟",前面再加个"我",就是语义重复了。

同样的问题,在这部剧里出现了还不止一次。

肉眼可见,掌上明珠本就包含了"手上的"三个字的意思,除非此人是身形有异,手里还长着一只手,否则怎么都说不过去。

其实,早在《一起来看雷阵雨》中,楚雨荨就已经现身说法,反证了"画蛇添足"的严重后果。

有多少初吻可以重来

可惜,这部剧是一点没有借鉴到。

在赵丽颖主演的另一部影视剧《有翡》中,不该乱加的语段也比比皆是。

每当看到这里,课代表不由感叹,请来中学生把关,都不至于犯这样的错误。只因上述语病如果放在语文考试例题里,大概是和"衬衫的价格是九磅十五便士"一个难度。

在语病题里,和成分赘余并尊的,是逻辑谬误。

《大明宫词》播出二十年后,同样由李少红执导的《大宋宫词》横空出世。评分不到前者一半,但却有着独特的贡献:丰富了小升初考题库的类型。

都说古人早育,但自幼喜欢三弟,为我们揭示的不知道是伦理问题,还是逻辑问题。

恶搞效果,就如同下面这条经典的"我爷九死"。

很难不让人怀疑,这些编剧难不成都是师从郑爽,以为癫狂路线才是流量法门?

除了语病之外,影视剧中的台词糊弄,还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缺乏文化常识。

电视剧《思美人》第一集,屈原的父亲冒出一句:我屈家。

请编剧立刻把屈原词条的头一句话复制百遍:屈原,芈姓,屈氏,名平,字原。

可见,这部剧的幕后工作人员是糊弄到了极点,连百度都懒得翻。

其次,是未卜先知,穿越抄袭。

合格的电视剧,往往会用人物和情节来铺展背景,这里倒好,一句话全都省了。掐点赶量,绝不带含糊。

也有观众指出:既然有如此神的预言功力,为何不干脆大胆一把,测算出敌人方位,直接端了鬼子老家?

没办法,戏说不是胡说,改编不能乱编,为了将剧集拖长,选择性眼盲还是很有必要的。

最后,是违背自然科学。听起来挺有道理,但在最基础的环节就出了问题。

《媚者无疆》里有这样一个温馨的桥段。

想展现女主技艺的高超我不反对,但选材能不能稍微用点心?

在这里,我为小八鸣不平,因为随手一搜石楠花的味道,出来的结果是这样的:

违背科学的最高级用法,是台词里的每个字都能看懂,但连在一起,就超越了正常人的思维可以理解的范畴。

如何调动感官刺激?用不着层层推进的剧情、环环相扣的逻辑,诀窍只有代表糊弄学至高要义的八字真言:指鹿为马、瞎编乱造。

道具糊弄

台词代表着一部剧的文化内涵,而道具则组成了它的外在包装。从这个角度看,很多热播剧,几乎等同于是在裸奔。

雷剧《回家的诱惑》有个著名桥段:艾莉偷穿品如的衣服,见此,洪世贤歪嘴一笑:"你好骚啊。"

实际上,这部剧里,共用的道具远不止有衣服。

看这鬼一般的肢体结构,让人下一秒就能代入到《聊斋之阴差阳错》,又名:《我的头长到了别人身上》。

剧里男女主还挪用了潘粤明和董洁同款照片。

《回家的诱惑》播出时间是在2011年,而在隔年,潘粤明和董洁俩人就离婚了。看来这部剧还挺有预见性。

PS速成的婚纱照尚有技术可言,下面的例子则只能相信,导演是寄希望于观众眼瞎。

豪宅里的蜡烛,用的是五毛一根的香肠,连标签都还在。还算走点心的是包装,起码金色不突兀。

诸如此类的"逐鹿为马"大法,是国产剧道具糊弄学的核心思路。

隔着屏幕,很难检查毒魂水是否真的没有味道,但有目共睹,白开水就能解决的事儿,非要用青绿色的不明液体来代替。

即使颜色对了,形状也可以糊弄。

不要怀疑你的眼睛,这不是翻身农奴把歌唱,辛勤收割庄稼,而是在床上发现奸夫淫妇私会,拔剑下狠手。

对此,课代表只想喊起社会摇:玩归玩,闹归闹,别人丢的是血滴,而你,丢的是枸杞。

说起杀人放血这一块,《山河令》可谓是将这个领域的糊弄学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峰。

如果不说屏幕里上演的是一击致命,单看汁液喷出的效果,会不会以为这是切水果小游戏真人版?

《武林外传》里有个桥段,老白被关进大牢,放出来时非要和狱友叙旧,导致老邢没来得及给他开门,所以老白就直接徒手掰开了牢笼。

而由流量小生倾情奉献的《有翡》,也在牢门这里对前辈进行了致敬。

《武林外传》是为了搞笑,《有翡》可能是为了更加搞笑。

前段时间,粉丝炮轰"良心神剧"《叛逆者》在豆瓣上的评分过低,理由之一是这部剧道具实在很还原,但在课代表看来,这说法纯粹是对糊弄学理解不够到位的路人。

剧里,为了便于联络,电话的出镜频率很高,但只有一次是用对的。

其余时间,剧里的电话,基本都是自动式。

要知道,剧情设置的年代是建国以前。由于费用高,一直到70年代,自动式电话才成为主流。

当时人们所使用的一般都是磁石式或者共电式的电话,要由接线员接通。

虽然有错误,但至少是有实物表演。

对于低制作的剧组来说,道具不够,只能用特效来凑。

这负分滚粗的特效水平,不由让人怀疑,糊弄学是否使错了方向。买个现成包子,和后期P图,到底哪个更费力?

近两年,特效的水平上来了,但特效制作师的视力却明显下降了。

《山河令》里,高崇召开武林大会,前一秒,画面色调还是绿的。

下一秒,就转为了不撸帝蓝。蓝色画框里也又抠进来了一批群众。

只能说,道具糊弄学,的确水很深。

荣登糊弄道具榜首的,当属这款童年限定美味:麦丽素。

记忆里的巧克力豆,外有软糯浓郁的可可糖皮,内是清脆香甜的牛奶饼干,咬上一口,是对味蕾和胃口的双向满足。

但在国产神剧里,它则升级幻化出了各类名号和用途,成为与番茄酱、板蓝根相并列的三大法宝之一。

上至仙丹下至暗器,作为道具糊弄学王冠上的明珠,它的威力全仰仗编剧胡编乱造的功底。

工业社会,人是机器运转环节的一颗螺丝,而在影视剧里,人则可以再次降级,化身为道具。

突出代表,就是童年阴影,《少年包青天》中烧成黑炭的尸体。实际上,导演找的都是黑人。

即使是孩童,也逃不过沦为糊弄道具的桎梏,

拜月教主认真的?

演员糊弄

终于,来到了本次糊弄学考察的重头戏:演员糊弄。

和前两者不同,演员糊弄没有复杂的细枝末节和内部分化,唯有一个"假"字贯穿始末。

比如在国产烂剧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桥段:假吃。

前面赵丽颖吃特效是直怼镜头,倒有腮帮鼓起接着咀嚼的动作,看起来也还不算假。

而我们的重量级选手,安卓拉大宝贝,则亲自发明了一种凌驾于借位接吻之上的吃法:侧身借位量子玄吃。

食物喂给空气,同时自己吃空气。类比推算,四舍五入,她也算是吃了。

更加违背常理的要属沈月在《流星花园》里奉献的表演。

按照扒拉米饭的频率速度以及持续时长,再参考碗的容量大小,她这起码得在镜头之外添了三次碗。

从扒拉后立刻起身宣誓,嘴里空无一物的现状来看,沈月表演的不是吃饭,而是消化系统黑洞功。

假吃之外,还有假哭。

Question:杨颖女士此时的遭遇是什么?

A.得知明天要上班,绝望无助。

B.翻拍《还珠格格》里紫薇失明的桥段。

C.与杜淳比赛谁静止在原地的时间更长。

真实答案揭晓,她刚刚被灌了碗滑胎药,失去了肚中的孩子。反正不看字幕,我是不敢相信。

再看她的另一场哭戏。

谁能想到,这是她面对挚爱从此在世间消失时作出的反应呢?

在国产烂片里,脸盲的演技千篇一律,糊弄的套路各有不同。

曾出演世纪雷剧《白衣校花与大长腿》的袁冰妍,在假哭时采取的方案是借助眼药水。

当然,加了眼药水,顶多也只能证明,有时候眼泪,和哭无关。

而在《延禧攻略》里凭借吃面条神功技惊四座的吴谨言女士选择的方法,则是挤眉弄眼。

只要你看不清我的表情,我就可以鱼目混珠说这是哭。

所谓负负得正,物极必反,假哭的至高演绎,可能要借助假笑来实现。

除了假哭,假被打也是糊弄系演员的必修课程。

《云中歌》里,女主可谓是受尽苦难,动不动就遭到心灵和肉体上的双重折磨,而面对"再来一鞭就会死"的打法,杨颖是这样表现的。

找个盲人按摩,可能反应都比这剧烈。

看到这里,我再次怀疑,难不成大宝贝做出最大的贡献,就只是丰富了香港八卦杂志的嘴臭词条?

痛觉失灵派演技,85花见者有份。

十指连心,针扎进指缝的酷刑,在坚韧不拔的李未央面前,被轻松化解为"大便终于通畅了"。

此时,我不由怀念起狂野男孩的马景涛式表演。

起码真有点撕心裂肺的疼痛感。

说了这么久疼痛的,是时候聊点轻松些的了。假文艺也是糊弄派演员的另一必修课程。

比如倒弹古琴。

当然,并不只有嬛嬛会出错。

正确做法,是把笛子放在右手边。

稍通乐理的观众朋友,看到相关剧情时,可能都会觉得如坐针毡如鲠在喉。

当然,表演上的"假",远不如演员本人的"假"更有冲击力。

有些演员,可能并不适合古装扮相,却偏要担任貌比潘安的绝世美男。

他们,合称为古装丑男子。

在泥塑粉眼里,这依然是盛世美颜。

由于丑男子众多,演员之间的竞争压力实在很大,但想评出丑男子的最佳人选,还是很容易的。

那就是塘主慕容张翰。

有了天王,天后也不能缺席,在这里,胜出的是原著里美艳到不可方物,但剧里发际线高到离谱,驼背急需治疗的青丘女帝。

当然了,这样看似不经意的肢体语言,也可能是精心设计的彩蛋,人家是在用心致敬我国经典情景喜剧里的大女主和平女士:

愿大风刮过,吹散十里桃花。对此,我还想表示:

影视剧必有一糊弄

近年来,观众对服化道的要求越发苛刻。但如果严格判定,所有影视剧其实都或多或少存在糊弄的成分,古装剧尤其是重灾区。

比如前两年,踩着"服化道精良"的噱头大火的《延禧攻略》。魏璎珞的旗头看似脱离了《还珠格格》和《甄嬛传》中的慈禧同款大辣翅,却依然是在架空历史。

因为这是参照了道光年间,时尚达人孝全成皇后的发型。

除此之外,剧里所有女性,上到嫔妃,下到宫女,都随时随地穿戴的云肩,也触发了雷区。

云肩是汉人装饰,在制度森严的清朝后宫,满族嫔妃可以偶尔穿戴,用来扮靓,但绝不能奉为正品。

像《如懿传》里,周迅所佩戴的小燕子同款云领,才是相对正确的穿搭。

其实,关于服化道,实在没必要锱铢必较。

一位在多部影视剧里担任礼仪指导的朋友解释,电视和电影都不是严格的历史正剧,如果太过遵从历史,可能反而会破坏了一份美感。

作为用影像传递信息的艺术作品,每部电视通常会以历史作为参考,设置出一套专为本剧服务的服化道系统,大体方向不出错,小细节只能舍轻取重。

像童年重播神剧《西游记》,也并非是对原著的亦步亦趋。原文里,孙悟空面相狰狞,八戒的品种是黑猪,放在电视上能吓坏一干小朋友。杨洁导演带着剧组巧妙改编,就为大家带来了机敏猴哥与憨厚二师兄的形象。

更重要的是,影视作品有专门的镜头美学,服化道是要为主题服务的。

在夺得九项大奖的经典电影《末代皇帝》,就有这么一幕:

慈禧去世前,在大殿与年幼的溥仪谈话。剧组并没有还原真正的大殿,而是进行了创新,为的,就是营造氛围。

阴暗的房间里,只泄进一丝光线,象征摇摇欲坠的清王朝,而盘踞在柱子上的猛兽,也预示着年幼的溥仪,在今后的封建皇宫里,即将面临的环生险象。

好莱坞的《艺伎回忆录》,往大了说都可以认为是糊弄,可从主题来看,它们也不过只是把中国和日本元素当作讲故事的一项工具而已。

95版《神雕侠侣》中,背景瀑布,只是一块塑料布,但依然阻挡不了这部剧成为经典。

如今,资金和资源早已不是问题,只看范冰冰拍摄《玛丽苏传奇》时的扮相就可以知道。

头上是一溜的大金串子,一看就是只属于盛世的皇家暴发户。

对比二十年前的《大明宫词》,观众感受到的,就是一出实打实的美感消亡历程。

之所以如今对服化道有着更严苛的审视,并非是由于观众审美提高了,而是对于有些影视剧来说,能用资金弥补的服化道,是掩盖它从剧情到演员都烂到可耻这一事实的唯一一块遮羞布。

话说回来,即便把屎做成巧克力形状的再雕上花,它也还是屎啊。

当然,这也可能是影视剧糊弄学的至高境界。

THE END

本文作者

李诺米

蹦迪班语文课代表

甜到伤的玛丽苏文学品鉴专家

原标题:《糊弄观众这事儿,国产电视剧越来越认真了 》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