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Z博士的脑洞|美国的三次分配,从救急救穷到救世 

万喆(特约评论员)
2021-08-26 07:12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商学院 >
字号

最近,“三次分配”成为热词。总体而言,所谓“三次分配”是在市场化初次分配、和以政府为主导的二次分配基础上的慈善类调配,是初次和二次分配的有益补充。

既然是有益补充,怎么才能补充得充分又适当?

美国的慈善事业很发达

说到三次分配,必然要提到“慈善”。在现代社会,说到“慈善”,必然会想到美国。

到目前为止,美国慈善事业的规模在全球可谓首屈一指。一方面,其慈善事业的市场非常兴盛,包括私人基金会在内的各种慈善组织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影响之广,其他任何一个国家的慈善基金会或组织都难以与之相比。一些“巨型”慈善基金会如比尔·盖茨基金会等,其资金量和社会影响力等也是其他地方类似组织难以比拟的。另一方面,美国慈善事业的民众参与度很高,普通民众的小额捐赠和志愿服务已经成为慈善组织赖以生存的资本,据相关报道,美国的家庭慈善参与率高达95.4%。其形式也多样,个人捐赠、组织捐赠、财产捐赠、志愿者服务等,而且涵盖面极广,教育、卫生、医疗、国际关系、种族问题、农业、环境、妇女、儿童等方面几乎“面面俱到”。

这当然有个发展过程。

20世纪初,美国有18家基金会,到了1929年,美国具有一定规模的慈善基金会已达300多家。此后,慈善基金会数量逐年上升。到了1956年,美国基金会中心首次发布统计数据,显示美国当年已有12259家基金会。上世纪80年代后,慈善基金会的数量、规模和质量都在明显不断提升,美国慈善基金会从1980年的2.2万家,发展到2007年的7.5万家,增长了约2.4倍;拥有资产从480亿美元增加到6820亿美元,增长了13倍;发放捐赠从34亿美元增加到444亿美元,增长了12倍;接受捐赠从20亿美元增加到468亿美元,增长了22倍。

慈善事业也切实成为“事业”。美国国家慈善统计中心(NCCS)数据显示,1950年美国共有5万个非营利组织,而到2019年,在美国注册的非营利组织已经超过了150万个。美国非营利组织中有近1140万工作人员,是美国的第三大产业。作为一个看起来目的是非市场化分配的事业,也事实上完成了其自身的市场化运作,并从中得到了长足发展。

美国慈善历史,从清教徒的自发到富豪们的觉醒

广大的参与度说明,慈善在美国很有民众基础和社会共识。很多人认为,这和美国建国的历史有关。

美国这个地方,本来其实并不怎么“美”。

1620年,五月花号(May flower)载着102名清教徒来到北美,建立了此处第一块殖民地。他们面对的是寒冬凛冽、物资匮乏,不远万里漂洋过海却发现无瓦遮头,新新大陆人的心里和身体感觉一样,应该是拔凉拔凉的。据说,当时“只剩下六七个身体还算健康的人”。但是,这些人“心甘情愿、毫无怨言,将真正的爱奉献给了他们的同胞,使得人们最终得以生存下来”。因此,在其早期殖民历史时期,慈善实践就有不少。也有相应的组织。

独立战争之后,终于有了美国,但战争虽然带来了独立,却也带来了种种战争创伤,百废待兴,人们对慈善事业也更加关注。托克维尔指出,这一时期的美国人“展示了普遍的同情心”。帮助孤儿寡母、从良妓女的慈善组织出现,慈善更重视家庭关系和最需要帮助的人。

到此时,慈善理念和组织还难言其现代性。

19世纪后三十年到20世纪初,掀起了一轮慈善的高潮。1889年,当时的著名富人卡耐基发表《财富的福音》,说出金光灿灿的至理名言“拥巨富而死者耻辱”,成为当时乃至后世众多富豪们的座右铭。洛克菲勒也随后苦口婆心地指出,“富人愿意将自己的财富用于回馈社会的时代到来了”。1901年,卡耐基拿出500万美元为炼钢工人设立了救济和养老基金,在纽约市捐款建立了68座图书馆。1911年和1913年,卡耐基基金会与洛克菲勒基金会相继成立,到卡耐基1919年去世时,他已经成为美国最慷慨的慈善家,总共捐赠了3.5亿美元,先后在美国捐建了1412座图书馆,在英语国家共捐建了2500多座。洛克菲勒则“再接再厉”,持续捐赠,其临终前也成为了当时最大的慈善家。

镀金时代的社会撕裂是慈善现代化的推手

必须要说,慈善理念和慈善组织的现代化历程,和经济社会的现代化历程密不可分。

这一轮慈善高潮和慈善现代化趋势,其来有自。

1873年,马克·吐温发表了一篇小说《镀金时代》,形容这个时代在浮华奢靡的泡沫背后,是铜臭的腐烂和社会撕裂。

及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1894年,美国工业产值达到95亿美元,是同年英国工业总产值的两倍、法国的三倍多。同时,美国社会转型剧烈,迅速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国家基本完成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移民纷至沓来。当时,纽约人口超过1000万,成为世界上第一座特大城市。但极大的物质财富积累也引发了日益严重的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社会冲突加剧。

在工业化时代,贫富分化加剧,前1%的家庭掌握着全国半数以上的财富。而此时,美国经历了最高的工业事故发生率。贫困人群的主要问题有看病难、教育难、住房难等。1914年和1915年,纽约市记录在册的肺结核患者每年分别新增了3.5万和2.2万人,其中死亡人数8918人。他们的治疗花费了公共和私人总计68.7342万美元的健康资金。孩子们得不到教育机会,而且往往14岁就辍学去工作养家。纽约的穷人们也很难找到合适的房子,由于收入低和缺乏保障,常常被房东扫地出门。

动荡的现实使美国精英反思,希望通过制度修补来缓和社会矛盾。卡耐基和洛克菲勒在成为慈善家之前,都是赫赫有名的“铁腕”“冷血”的资本家,媒体称他们是“卑鄙”和“贪婪”的。他们的“转变”,不得不说,既基于来自社会的压力,也基于对时代的反思。

19世纪中期,史密森学会等的建立,表明其慈善理念已经从单纯的扶贫济困走向了解决社会问题。1867年,美国有了第一个由美国人创办的慈善基金会——皮博迪教育基金。

新富新贵新慈善

慈善基金会开始支持探究造成贫穷等社会问题的根源,而不是出资使这些问题本身只得到表面上的、暂时的缓解。美国现代慈善组织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开始兴起。

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慈善事业又一次兴起。

这个时期,里根经济学在美国取得了巨大成功,从1983年1月开始,经济持续增长92个月,平均增长率为3.6%。虽然有个短暂的经济危机,但1991年4月开始,经济又持续增长120多个月,失业率稳步下降,通货膨胀率降到了2%以下。

经济的蓬勃发展让社会更有心有力进行慈善活动,而随着自由主义的兴盛和新技术的助力,“新贵”也在不断诞生。

于是,慈善基金会数量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1980至1990年间,家族慈善基金会就新增4117家,超过了之前的综合3110家。到了上世纪90年代,涨势更是惊人,1990年至2000年间的新增数13345家。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期间,慈善事业发展似乎有所“暂缓”,但此后量化宽松结束、经济复苏确认,慈善事业的“春天”再次来到。2013年,美国公共慈善组织的数目就达到1022865个,私人基金会100276,公共慈善组织数量增加迅速,比2003年上升了30.6%。2013年《世界捐赠指数报告》显示,美国有1.58亿人参与慈善捐赠、1.15亿人参与志愿活动、1.97亿人参与援助陌生人等,其综合指数名列全球第一。2014年,美国民众的捐赠总额达到3583.8亿美元。此后,其捐赠额度屡创新高。2019年,美国共捐赠了约4496.4亿美元(3.18万亿元人民币),成为有史以来慈善捐赠最多的年份之一。如果去除通胀因素,则捐款排名历史第二,仅次于2017年。其中,个人捐赠占比约为70%,是捐赠的最大来源,基金会捐赠占据17%,随后是遗产捐赠(10%)和企业捐赠(5%)。近30%捐赠流向宗教领域,为接收捐赠比例最高的领域,其次为教育(14%)、社会服务(12%)和向基金会的捐赠(12%)。

“救急”“救穷”转向“救世”,有理念创新,有制度保障

总体而言,美国慈善事业有着非常深厚的社会基础和发达的市场机制,因此取得了较大的影响力和较为亮眼的成绩。

从美国来看,其慈善理念的转变对慈善事业的兴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对我们所谓的“第三次分配”有着根本性的意义。慈善活动的兴起,往往在经济转型期间发生,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而另一部分人没有能够跟得上,社会整体财富增加的同时,出现了财富分配不公和两极分化的趋势,引发了内部矛盾和撕裂。因此,慈善活动作为分配的补充职能,其实已经脱离了早期的“救急”“救穷”意味,而转向“救世”。对于“镀金时代”的巨头们而言,无异于是一次对人生意义和自身社会价值的再审视和再认知,事实上,对社会而言也是如此,是一次分配理念的转变,也是一次价值观的改变。

为了维护这种价值理念,除了宗教、历史、社会的背景予以其强大支持,法律规制上也做出了有益的引导。美国没有专门的和独立的关于慈善的法律,有关慈善的规定和条款散见于宪法、税法、公司法、雇佣法等联邦和州的法律法规中。而税法和公司法对慈善的良性发展至关重要,前者涉及慈善的外部激励和监督,后者事关慈善机构的内部治理。美国是较早给慈善以税收待遇的国家。早在1913年,美国税法就规定,向被认可的慈善组织捐赠是可以免税的。直到1950年原联邦德国才在其所得税法中引入这一条款,且还早于其他国家。个人和公司向慈善组织的捐赠可以扣除一定比例的所得税、财产税和赠与税。这样的激励机制也促使拥有很多财富的人积极进行慈善活动,无论是出于理想还是现实的需要。

当然,对慈善机构的监管也必不可少。一方面要规范慈善活动中的信托行为,另一方面也要严格区分和控制慈善组织与商业及政府机构的边界。联邦税法既建立了“防火墙”以限制慈善组织的商业活动和基金会的商业所有权,也明确规定慈善组织不得参与立法、竞选、实质性游说活动。既保证了慈善组织的财力和影响力不被滥用,也事实上为慈善组织的公信力提供了有力保障。

后记

2006年,美国的《经济学人》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慈善资本主义的诞生》,提出慈善资本主义是指新一代慈善家对于自己作为社会投资家的一种认同。或者,这也是一种更好的解释,来说明为什么美国的慈善事业如此发达。

(作者万喆为经济学家,澎湃新闻特约评论员)

    责任编辑:蔡军剑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