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鉴赏|梵高笔下的“另类”女性:粗糙的笔触与多彩的生命

梵高博物馆/谷雨
2021-08-27 08:35
来源:澎湃新闻
艺术评论 >
字号

在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馆,以“女人(woman)”为关键词,可以搜索到多达164幅藏品。

采摘橄榄、下田干活、收割玉米穗、挖土豆、纺纱、缝衣、煮食……梵高笔下,女性无所不能。其实,除了歌颂女性的勤劳与坚强,梵高也描绘过不少另类多彩的女性角色。在这些“粗糙”的笔触与明亮的色彩中,能够看到100多年前女性生活的切面。

《采摘橄榄的女人》 创作于1889年 现藏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1886年,梵高“南下进城”,移居法国巴黎。在这座举世闻名的艺术之都,梵高开始发展出属于他自己的绘画风格。和早期作品大相径庭的是,这一时期,梵高作品的画面格调由昏暗转向明亮。大幅的明快色彩,开始成为梵高画作的标志性风格。这种独树一帜、充满生命力的绘画风格最终使得梵高在艺术史上拥有了不朽的声名。

在巴黎,梵高见识到了许多现代艺术家的作品。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著名法国印象派大师)便是其中之一。莫奈对梵高的影响主要在于风景画,而另一位法国印象派画家埃德加·德加(Edgar Degas)则在人体画上给梵高以启迪。1886年,德加在巴黎举行的最后一届印象派画展上展出了一组裸体粉彩画,现藏于梵高博物馆的《沐浴的女人》被认为是这组画作中的经典。

《沐浴的女人》 创作于1886 现藏于梵高博物馆

这幅作品呈现的是一位裸体女性用海绵清洗自己的亲密画面。德加娴熟地运用粉彩,将她身上的光线渲染得细腻柔和。即使是主题色调更深的画面背景,也被处理得引人注目。

画面背景由水平线和垂直线组成,采用了虚线、影线、点线和斑块,颜色上则选取了蓝色、橙色等强烈互补的颜色。仔细观察便能发现,色彩的运用其实是非常强烈的。德加将画中女性置于偏离中心的位置,使得头部和腿部的一部分超出了画面边缘,从而达成了现代式构图。

初到巴黎的梵高参观了这次画展,深受启发。在稍后的画作中,他开始在背景中运用不同颜色的影线来突出人物模特。他同样也学到了德加的人像构图技巧。这一时期,梵高创作了许多女性的肖像画。和早期“农民画”不同,梵高的模特不再是乡村劳动女性,而更多的是一些城市中的非典型女性,包括游走社会边缘的性工作者。

《性工作者画像》 创作于1885年 现藏于梵高博物馆

梳着发髻,戴着珠宝,这个女人看起来非常体面。但对于梵高的同时代人来说,她的低胸装和眼妆却在暗示一个不同的故事。梵高需要模特,以便他能练习肖像画。只有 "品行轻浮的女士"才能被说服,为一个初次见面的画家摆出姿势。

《性工作者头像》 创作于1885年 现藏于梵高博物馆

这个女人乍一看可能也不像是个性工作者。但在19世纪,松散的头发是“道德松散”的标志。梵高用粗糙的笔触来描绘她的脸,并赋予她的五官以质感和生命。

《铃鼓咖啡馆里的阿戈斯蒂娜·赛佳托利》 创作于1887年 现藏于梵高博物馆

以上这幅是梵高为铃鼓咖啡馆的女老板阿戈斯蒂娜(Agostina Segatori)所画的一幅肖像画。这个咖啡馆是当时包括梵高在内的一些巴黎艺术家的欢聚之所,梵高本人曾在这座咖啡馆里展出、售卖他收藏的日本版画。这幅肖像画的背景中出现了日本版画,我们可以推测,他可能是在展览期间为她画下了这幅画。画中桌椅形似铃鼓,也许这正是咖啡馆的特色。

桌子上有一杯啤酒,阿戈斯蒂娜手中夹着一支点燃的香烟,两个啤酒杯托盘叠在一块儿,流露出她正在喝第二杯啤酒的微妙情节。在那个年代,对有身份的女士来说,在咖啡馆里喝酒抽烟是不合适的。这种不拒烟酒的做派,常见于一些有特定身份的人,如有艺术家人格的不羁女性,或是更少遵从社会规训的性工作者。

现藏于巴黎奥赛博物馆(Musée d'Orsay)的梵高画作《意大利女人》,也被认为是为阿戈斯蒂娜所画。梵高的这幅画深受他在巴黎接触到的两种先锋艺术的影响:一是根据光学及色彩学的科学原理发展出的后印象派,二是轮廓鲜明、剪裁独特、拥有强烈色彩对比的日本木版画。

梵高将这两种艺术风格融入到他的创作之中——画中紧张的、交叉重叠的影线,红绿、蓝橙,互补色并置,是后印象派的特色,色彩猛烈,表现力强,揭示了梵高是野兽主义的先驱;而画中不对称的边框、没有阴影透视的人物造型、单色的背景,这些元素,则受到了日本木版画的影响,梵高没有采用日式美学的精致手法,而是采用了一种充满活力的处理方式,从而产生了一种近乎原始的强烈印象。

《意大利女人》 创作于1887 现藏于法国奥赛博物馆

值得注意的是,不论是梵高画作中的女性,还是与梵高生命有紧密联系的女性,也许都仅仅展现了一部分的女性形象。梵高的画作反映出的更多是梵高本人如何看待、描绘女性;而那些因出现在梵高生命中而被历史记录下来的女性,她们的一生,她们的禀性与际遇,她们的音容笑貌或是人生忧愁,她们在与梵高生命交汇之外的一切,则往往是以梵高为研究中心的史料所不能概括的。

正因如此,本文虽然以梵高为中心,值得在阅读中获得更多关注的,却是女性本身。我们难以越过岁月的河流去窥探一百多年前的女性生命中的每一刻细节,但如将这些女性简单地标签化为“梵高画作中的女性”,或是“梵高生命中的女性”,却是不可取的。女性生命的意义和广度远远不止于此,本文所述仅是一个切面。

当年的梵高成为了艺术大师,因缘际会,这些关于19世纪女性的描画或故事,便流传下来。如今的女性所将要经历感受的一切,则将在不久的未来得到见证和记载。

衷心祝愿每一位女性生命远比画作更绚烂,更精彩。

《在花园中散步的女人》 创作于1887年 私人收藏

    责任编辑:钱雪儿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