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以苏伊士运河巨轮搁浅为题,这场领域内最高层次学科竞赛落幕

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邹佳雯 记者 高文
2021-08-30 15:14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在8月28日的决赛开幕式上,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左上)、辽宁舰总设计师朱英富(右上)、上海交大校长林忠钦(左下)、舰载装备与运用工程知名专家邱志明(右下)通过视频,寄语青年学子。本文图片均为 主办方 供图

还记得2021年3月23日苏伊士运河“长赐号”搁浅事件吗?

8月28日,第十届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决赛在上海交通大学拉开帷幕,大赛以真实事件为背景,来自全球的一众“好手”共同参与解题。

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是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层次最高、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的学科竞赛。本次大赛围绕新概念创意设计、舰船模型智能航行与特种作业、海上智能感知、舰船航行虚拟仿真等科目设置11个组别,来自128所国内外院校和科研院所的666件作品入围了全国决赛。

本次大赛以2021年3月23日苏伊士运河“长赐号”搁浅事件为背景,基于中国船级社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同开发的虚拟测试系统,设计高精度仿真测试场景,考察参赛选手的算法在狭水道对大型运输船舶的操纵控制能力。

来自上海交大团队的《“深蓝卫士”基于视觉的智能岸艇协同打击系统》获得设计与制作类竞赛(水面组)特等奖。原理样机在开阔水域实现了无人艇集群巡逻、目标发现与围捕、岸防炮追踪与锁定等功能。

大赛还利用上海交通大学(日照)智能船艇测试场积累的实验数据,设置了水面与水下智能感知的赛道,考察参赛选手的算法在实际海洋环境中识别目标的能力。

经大赛评审组评审和审议、大赛组委会审批,共决出以《“深蓝卫士”基于视觉的智能岸艇协同打击系统》为代表的特等奖54件、以《多关节变速智能仿生鱼》为代表的一等奖111件、以《多功能海洋环境监测平台》为代表的二等奖163件。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大赛首次设立“全国—区域—高校”三级比赛赛制,设置了长三角、环渤海、华中、西北、西南、金陵、齐鲁、海峡、南海、首都等十个分赛区,参赛热度大大提升,共吸引389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8985名师生参与。

“在大赛中获得佳绩的作品,往往是由学生在船海学科知识基础上,借助信息、材料、能源等跨学科前沿技术,形成的创新解决方案。”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系主任薛鸿祥教授说,“因此,革新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培养学生适应行业发展和变革的能力是高校的职责所在。”

    责任编辑:王维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