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访古寻踪之—解开灵台洞山西周鼎神秘面纱

2021-08-30 18:1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灵台洞山西周大铜鼎,1967年出土,国家一级文物,高60厘米,口径45.7厘米。大口,深圆腹,双立耳,三粗柱足,壁及足外饰雕一圈精美的兽面饕餮纹。壁内侧上沿处有一铭文

。该鼎是目前甘肃省出土最大的一件青铜鼎,铸造精美、价值连城,现藏甘肃省博物馆,是馆藏十大精品之一。

(2021年8月拍摄于甘肃省博物馆)

(2021年7月拍摄于百里镇洞山)

一、 传奇经历

灵台是商周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这里的两周古墓群曾备受历史考古学界的重大关注,特别是百里镇洞山出土的青铜大鼎堪称稀世之宝。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变迁,人们对于这些文物的产生、发掘过程也逐渐淡忘,对事实真相也有一些曲解和误读,为了进一步探究这件西周大鼎的未解之谜,探讨其承载的历史文化魅力,今年暑假的一天,我们一行三人来到百里镇古城村洞山社,找到了当年发现西周鼎的白郭文老人。老人现年七十五岁,身体还不错,精神很开朗,听说来意后热情地将我们领到当年文物出土的田地里,并向我们讲述起那段被尘封了五十多年的往事。

笔者与白郭文老人(右)在铜鼎出土所在田地(2021年7月拍摄于百里镇洞山)

1967年8月的一天,白郭文和他的“父亲”(因他是入赘,实际上是他岳父,已去世)在离家不远的自留地里,赶着牛耕地,突然碰到了一个很坚硬的东西,甚至一下子就把犁铧也折成两截。两人甚为奇怪,就将地面耕土略微刨开,隐隐发现一个浑身发绿、质地坚硬的“大锅”,他们知道遇到“东西”了。由于非常紧张,怕附近的人看到,就暂时没有继续挖掘,在地边找了些草根树枝掩盖起来。到了晚上夜深人静后,父子二人才又来到白天发现器物的地方,小心的将这口神秘物件挖了出来。实际上锅样的器物为大铜鼎,下面同时还出土了一个小一点的鼎(已残)和一只尊。两人将二鼎一尊抬回家后,因大鼎将近半米高、十分显眼,就将其装入一个大囤中,再用粮食填满伪装了起来。这时候,谁也不知道他家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大事。

在那个年代,我们这一带农村农民的生活大多数非常贫穷,也缺少文化,对于发现的地下文物首先的概念是“可以当废铜卖钱”。但他们又都胆小怕事,怕“不义之财”给自己带来未知的灾祸。白郭文出于担心和缺乏勇气,于是先将出土的小鼎和尊送给坷台村他表兄处,他表兄随后将其卖给县里的废品收购站。也许是当时各级文物工作者习惯在废品收购站“淘宝”吧,被当作废品的两个铜器被上一级文博人员发现是价值不菲的文物,于是顺着线索一路追寻下来,便又找到了最初的发现者白郭文。据老人讲,过了几年(约在1972年)研究人员找到他之后,他毫不犹豫地将尚不为人知的大鼎起出来交给了国家。后来,在专家的建议下,政府还给白郭文奖励了一百元。但白郭文发现宝贝的消息也不胫而走,四里八乡的人都来围观,其中不乏一些臆测的人,说鼎内装满了黄金和“响元”(民国银元),被白郭文私藏了,还没有交出云云。据老人回忆,幸亏上面来的专家深明大义,主持公道,向众人讲清根据文物所处的时代及墓葬规制,是不会有黄金和银元随葬,才洗刷了他的不白之冤。

(2021年7月拍摄于白郭文(中)家中)

如今,这件精美绝伦的大鼎就静静地陈列在甘肃省博物馆青铜器展厅的中央,迎接着成千上万的参观者。2006年灵台县政府将它放大复制于荆山公园,作为当地的文化地标。人们惊叹于它的端庄浑厚、气势不凡,但世事沧桑,岁月变迁,如今已经很少有人知道白郭文一家精心保护文物的波折经历和大鼎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

(2021年8月拍摄于灵台荆山公园)

二 、历史真相:

据白郭文老人回忆,省上的人是在几年以后才对大鼎发现的墓葬和周边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把整个山头都钻了一遍”。笔者查阅到1976年以吴

执笔、以甘肃省博物馆文物队、灵台县文化馆名义发表于中科院考古所学报《考古》杂志第一期的《甘肃灵台县两周墓葬》一文,1972年到1973年,甘肃省博物馆文物队和灵台县文化馆联合对百里洞山进行了大面积打探,共发现两周墓葬46座,并对其中8座进行了科学挖掘(但再未发现有重大价值的青铜器),其中命名为M1的西周墓即为白郭文发现大鼎的原墓。墓圹长1.8米,宽0.6米,棺椁均腐朽,留有一男性骨骸。墓主头部原放置二鼎一尊:大鼎高60厘米,口径45厘米;小鼎高30厘米,口径27厘米;青铜尊尺寸不明。省考古队将白郭文之前发现的三件青铜器中的大鼎和小尊还放入墓坑进行了“摆拍”,见下图:

(估计因小鼎出土后残损未放入,故图片中未见)

根据2013年政协灵台科教文史卫体委员会《灵台文史》第三辑《金石录》记述,大鼎被征集后先是存放于灵台县博物馆,1980年上调至甘肃省博物馆。

三 、未解之谜

因为鼎内有一个非常神秘的符号

,长期以来认为无法破译,众说纷纭,给大众造成许多误解和迷惑,笔者通过实地考察和查阅资料,在这里试就各家之言作以列举。

(一)“西周鼎”说:

现在大多数研究者包括本地官方认为

是族徽象征,从文字角度尚无法破解,故概括性的称其为“西周鼎”。比如《灵台县志(八八年版)》、灵台电视台《谈文说物之西周鼎》节目、灵台荆山复原雕塑“西周鼎”壁文等。因为灵台出土的西周鼎还有好多件,笔者认为这样的命名过于笼统,也有失精确。

(二)“洞山鼎”说:

见2013年政协灵台科教文史卫体委员会《灵台文史》第三辑《金石录》“洞山大鼎铭文”条目。

(三)“mi鼎”(或“mie鼎”)说:

在甘肃省博物馆青铜器展厅中,为灵台这件西周鼎所做的注释为

。因为《说文解字》无法查到

,我查中华书局1956年版《康熙字典》,

是古地名,读作迷。我想考证者一定是将

考证为

了。那么,将此鼎读作mi鼎,甚至误读为mie鼎,可能源于此。(见灵台门户网站2021年6月发表的《密须鼎的前世今生》、认证为“草堂银杏”的搜狐号2019年3月发表的《甘肃省灵台县百里镇历史文化遗存》等文章。)

但甲骨文、金文“米”字一直是

形状,秦小篆以后才演化成“米”字形,故尔制作于西周时期的铭文局部“

”应别有解释,不可能是“米”,笔者觉得此注解似为不妥。

(四)“畀壬鼎”说:

《殷周金文集成》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于2007年出版的金文研究著录,收集了秦代以前的器铭约一万件以上,卷帧繁浩,体量巨大。该书在编号为青铜器铭一二九九条目下,收录了灵台洞山出土的这件青铜鼎,“

”释为“畀”,“

”释为“壬”。“畀”音bi,意为给与;“壬”音ren,本是天干第九位,按照商周人名规律,一般以出生时所对应“十二天干”为名,故这里应是作器本人,或是其先祖(同理如“父丁尊”、“后母戊鼎”、“曾侯乙盘”等)。

另外,

这个字并不是灵台洞山古鼎所孤有,在国内其他地方出土的青铜器物中也屡见不鲜,《集成》一书还收录有上海博物院藏品“”畀父庚彝”、故宫博物院的藏品“畀父癸斝”等。

畀父癸

畀父庚

但“畀”一字在《说文解字》中小篆原字为“

”,在其他西周时期的青铜器中字形如

(蓝田县1969年出土的永盂)、

(首都博物馆1972年征集的班簋),与

差距较大,故笔者对将

释为“畀”也持怀疑态度。

(五)“周壬鼎”说:

2009年,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董删研究员在《试论殷墟卜辞之“周”为金文中的妘姓之“琱”》一文中将

释义为“周”(或为族徽),他认为此鼎应为“周壬鼎”,我觉得他的考据极其合理。“周”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写法有许多异体变化,如

、等。如果释为“周”,就与西周时期灵台作为王朝的封地事实相符相合,那么此鼎的铭文可解释为:“作为周(或从属封地),一个叫“壬”的人作此鼎(或纪念一个叫“壬”的先祖)”。

(灵台电视台《谈文说物之西周鼎》节目中也将

字释为“周”,但将下面的

解读为“工”。)

(六)还有“举鼎”、“饕餮纹鼎”、“密须鼎”等称呼。

另外,甘肃省博物馆、《灵台县志(八八年版)》均把此鼎的出土地点注为“灵台白草坡”了(见下图),我认为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当年发现者白郭文老人还健在,对器物形状大小的描述与省博现在的实物非常相符,省博物馆吴

先生发表于1976年的百里洞山古墓群考古报告中的历史照片(见下图)也与省博实物纹丝不差,这足以证明此件青铜鼎出土于百里洞山是毋庸置疑的。

灵台县志彩页

省博灵台铜鼎注释

1976年洞山考古报告中的历史照片

《灵台县志(八八年版)》虽然在前面的彩图中将器物出土地点注为“白草坡”,但正文二十章“白草坡西周古墓群”条目下记载的的九件青铜鼎(分档鼎2件、方鼎4件、已残圆鼎3件),没有一件与彩图特征对应,倒是在“洞山西周古墓”条目描述的铜器中,铭文、纹饰、大小与此图器物非常相符。(显然是与白草坡出土的众多西周青铜器混淆了。)

四、 艺术特征与文化历史内涵

(图片来自网络)

灵台洞山西周鼎腹部浑圆规整,三足稳固鼎立,纹饰华美细腻,铸造工艺精湛,反映出西周成熟先进的青铜冶炼工艺,同时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高超智慧。它的外圈肩部主要饰有一圈六组“饕餮”纹。据传龙生九子,各有所长,其一子“饕餮”好吃,食量巨大(故有“饕餮之徒”之说)。因为鼎在最先的生活中是用来汤煮的食器,在上面描绘与吃有关的传说图案也就顺理成章了。一方面囿于“饕餮”是神话传说的形象,另一方面,青铜器后来脱离了实用转变为礼器,出于维护贵族的威严,“饕餮”外形显得神秘而怪诞,这也是我们现代人对它产生历史距离感的主要原因。

古代青铜器“饕餮纹”(图片来自网络)

洞山背山面水,离密须古城遗址不过一千米距离,它的东面山头现在称“冢子山”,可以断定,这一带应该是周王朝密封地贵族家族墓葬之地。西周时期,青铜器的随葬有严格的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从这次墓葬里发现大小一共三个青铜器的情况来看,白郭文偶然发现的这坐墓葬应该是西周密国地位较高的一位高级“士”。

洞山古墓俯瞰图 (2021年8月航拍)

百里“密须”古城(2021年8月拍摄)

灵台洞山青铜大鼎及其铭文,充分佐证了西周时期密封地与周王室之间的紧密关系和密封地的重要性,是那段波澜壮阔历史的实物见证,也辉映出灵台历史的源远流长、文化的博大深厚。

出品:灵台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作者:孔海平

原标题:《访古寻踪之—解开灵台洞山西周鼎神秘面纱》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