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专家研讨|以消费升级带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

2021-08-30 22:2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数字经济作为经济新动能,在缓解疫情冲击、支撑宏观经济稳定甚至引领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依托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庞大的网民规模和活跃的创新创业生态,我国迅速成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主要引领者。数字消费随之成为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是促进国内需求加快恢复、持续扩大的重要力量。然而,新形势下如何顺应消费升级的新趋势和新要求?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朱岩认为,应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协同发力,大力推进实体零售业的数字化转型,积极建设线上消费诚信体系,充分激发数字消费的潜力,推动消费全面升级转型。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南开大学虚拟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教授刘晓欣认为,应进一步健全数字消费标准管理体系,积极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打造数字消费产品和服务体系,构建数字消费增长的长效机制。

如何迎接消费全面升级的新时代?

1

从供需两方面对数据要素进行市场化配置,大力引导数字消费、鼓励传统企业利用数据要素创新产品和服务。

2

大力推进实体零售业的数字化转型、建设社群型实体消费联合体,提升实体渠道释放消费潜力的能力。

3

建设线上消费诚信体系,用诚信消费环境带动产业链升级,形成“良币驱逐劣币”的高质量产业生态。

数字经济发展下我国新型消费的发展对策?

1

健全数字消费标准管理体系。国家层面需要进一步加强数字化技术方面的投入,构建高质量的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形成有利于新兴消费业态的监管方式。此外,要推进多方面的法律法规发展:竞争政策、消费者隐私保护、税收和知识产权保护等。

2

积极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数字技术与居民生活消费的有机结合为其消费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驱动力,推动了居民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为了加快资本循环和周转,实现商品价值,可以通过适度的消费信用扩张来完成消费的扩张。

3

打造数字消费产品和服务体系。应该在传统数字消费领域基础上,创新数字产品和服务供给,积极探索融合性数字服务新业态新模式,构建更加完整的数字经济产品和服务生态,打造数字消费新亮点。

4

构建数字消费增长的长效机制。需加大对数字消费领域的科研投入,增强扶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研发数字消费专属产品和服务。同时,增强居民的数字消费能力,提高居民收入,尤其是中下层居民的收入,对薪酬、保险、福利“三位一体”在内的薪酬制度体系进行改革。

更多精彩观点

01

消费新业态新模式

1、数字经济拓宽消费渠道,新消费场景不断涌现

自2013年起,我国已连续八年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据统计,2020年,我国网上零售额达11.76万亿元,较2019年增长10.9%;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9.76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4.9%。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消费更好地促进了国内消费,有利于加快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另外,随着互联网及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金融服务业态的有机结合,网上支付、移动支付、网上银行、金融服务外包以及网上借贷、网上保险、网上基金等数字金融服务相继出现。同时,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数字金融的广泛普及,诸多新的消费场景不断涌现,如电商直播、“云购物”、在线教育、在线医疗、智慧旅游等。

2、数字经济改变消费模式和消费习惯,推动消费升级

疫情防控期间,人们普遍居家隔离,线上服务需求爆发式增长。同时,发展数字经济成为各国促进经济尽快恢复的一项关键性举措。在此契机之下,网上购物、电子消费迅速发展,推动了数字消费模式转型升级。数字消费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逐渐改变着居民的消费模式。消费模式由以广播、电视等传统消费方式到如今以网络购物、网上支付为载体的现代服务方式,逐渐由实向虚,虚实并存。

伴随着消费模式的转变,数字经济也推动居民消费习惯的优化。数字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各种丰富的信息资源,提高了信息对称性,方便了城市居民的工作和生活,满足了个人全面健康发展的需求,推动了城市居民的消费结构由以往传统的以物质性消费为主逐步向物质性与非物质性消费并重转变,在某种程度上使得我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下降。居民的消费开始逐渐重视对精神财富的追求,这体现了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结构的优化。同时,数字金融的普及和规范化及法治化发展,利于中低收入家庭降低生产和生活成本,对生活相关的基础性消费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3、数字经济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驱动消费结构优化

一方面,受到移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影响和以此为主要代表的数字经济新业态的驱使,数字消费在推动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差距进一步缩小的同时,极大程度地挖掘了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消费需求走向多元化的趋势明显,消费结构持续调整优化。另一方面,数字经济可以渗透到社会主义经济和生产活动的各个方面,不但能够极大地提高企业的生产和服务效率,而且还能够极大地扩大企业的就业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生产质量,进而推动和促进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增加居民有效需求,提升消费水平和层次,推动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

在数字经济的引导下,消费者的需求将从单一产品体验的提升,进一步发展为定制化的消费场景。数字经济以科学技术的推动力重塑了我国居民对于商品消费的需要和动能模型,拓宽了一些新场景,如商品和服务消费的新范围和新途径,更新了我国居民商品消费结构最终优化的新思路。同时,互联网等新兴技术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为新兴经济体提供了一系列全新的机遇。服务业的数字化快速发展极大推动了我国传统生产要素之间的组织关系结构的转变,催生一系列能够适应现代产业融合发展战略方向与现代消费发展趋势的新业态新模式。

02

数字消费及其变化

数字消费是指消费市场针对产品和服务的数字内涵而发生的消费。随着数据成为新要素,生产单一的工业品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消费市场的需要,无论是2B还是2C端,都需要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具备数字内涵、文化内涵。当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被赋予这些数字特性之后,就可以充分利用数据要素来改变其消费方式,而这些数字消费方式则会给市场注入新的活力、给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与工业时代的消费不同,数字消费产生了如下变化:

1、从功能型消费到数据型消费:随着消费者逐渐习惯对数据的消费,市场上的产品和服务不仅要具有某些物理功能,更必须要具备基于数据的服务功能。数据使得产品服务的能力在不断延展、便利性在逐渐增加,因而无论是企业还是民众都开始愿意为产品所提供的数据能力买单,从而形成了大量与数据相关的消费市场。

2、从一次性消费到持续性消费:产品的数字化创新提高了产品与客户交互的频次和粘度,从而与客户形成了基于数据和联接的持续性服务模式。以互联网电视为例,客户不再只是一次性购买电视机,而是为联网的各种内容持续性付费。这种持续性消费模式改变了传统企业基于产品的商业模式,是传统企业必须重点考虑的数字化转型方向。

3、从单一产品消费到联网型消费:工业时代具有一定功能的工业品的销售往往只是单一产品的消费。数字化转型使得工业品具备了联网的能力,从而使得企业要对产品网络、客户网络进行管理和服务,并针对这些网络空间的特点,为市场不断提供创新型数字消费模式。

4、从个体消费到社群消费:工业时代的消费模式以单一个体为单位,其生产、销售等往往都围绕着如何激活个体消费市场展开。在数据要素化时代,人与人之间具备了更加广泛的数据联接,这种紧密的联接关系使得商家面对的不再是单一个体,而是一个个的网络社群。

围绕消费市场所发生的变化,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就是要创新产品和商业模式,形成“数字化生产服务+商业模式创新+产业金融创新”的数字化新生态,从而全面提升产业链质量和规模,为社会创造更大财富。

03

零售业数字化转型

我国实体零售业近些年一直在努力探索转型发展路径,一部分零售企业积极进军电商领域,希望在线上流量分配中占据一席之地;另一部分零售企业在经营模式上不断创新,力图能够吸引消费者再回到实体店铺中。对实体渠道而言,消费升级要求其一定不是简单地跨界、搭建线上平台,大量案例证明线下商超想走互联网零售大平台的思路是不足取的。实体零售业的数字化转型,要以提升客户在实体商超中的交互体验为核心,具体措施包括以下方面:

1、利用平台工具实现实体店铺的社群服务能力。实体零售的最大优势还是在于地域覆盖,因此数字化转型的重心还是在覆盖本地域社群的服务创新上面,形成稳定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消费社群,为区域消费者提供具有数字社会特征的相应服务。

2、改变实体店铺的交互方式。用多种技术手段形成沉浸式数字体验新环境。比如,运用增强现实(AR)技术,改变实体商业和客户之间的交互方式,给消费者更直观、沉浸式的交互体验;再如,通过给消费者提供店铺商品数据分析,满足消费者对店铺商品的数字需求和体验。

3、建立以消费者为核心的社群实体消费联合体。在数字时代,单一实体店铺很难为消费者提供全面周到的服务,因此可以采用社群联合体的模式,针对实体店铺服务人群的特点,形成线上多商家联合服务模式。或者,进一步与互联网大型流量平台合作,形成新型的O2O(线上线下相结合)消费模式。

04

以诚信带动产业链升级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以流量为核心的消费侧也必须转向以诚信为核心。

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普及,使得诚信消费的基础设施发生了本质性的改变,消费侧必须要主动拥抱这种变化,努力建设新型消费诚信体系。对那些缺少诚信机制的互联网平台,要警惕由于流量话语权所带来的垄断问题,并要尽快向以诚信为核心的平台经济转型。

建立诚信消费系统是生产、流通、消费全链路打通的过程。在政府引导下,由企业或者企业联合体共同建设生产者、流通者、消费者的诚信体系,打通产业链上下游的数据,减少消费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尽可能用技术手段改变不正当竞争、不诚信生产等行为产生的环境。

有了诚信消费的环境,生产者可以明明白白生产、消费者可以明明白白消费、监督者可以明明白白监督,这样产业链、产业生态才可以向更高质量、更大规模发展。消费的拉动作用也就可以和生产的推动作用相匹配,推动中国经济尽快完成数字化转型。

文章来源:《国家治理》周刊2021年6月第4期《以消费升级带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作者: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 朱岩)

《国家治理》周刊2021年6月第4期《数字经济时代的消费新趋势》(作者: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南开大学虚拟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教授 刘晓欣)

(图片来自网络)

THE END

编辑:雨辰

声明:文章来源人民智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推荐阅读】

原标题:《专家研讨|以消费升级带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