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故宫边不起眼的“神秘小院”,封闭百年后终于重现天日

2021-09-03 16:0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朵朵编辑部 耳朵里的博物馆

你好呀,我是朵朵~

说到北京旅游,除了故宫、天坛、颐和园...今天再给你推荐的一个“不起眼”的“小院儿”,它就在故宫旁边,据说已经有近百年没有对外开放了,甚至很多老北京都并不了解。

这里就是我国古代皇家档案馆——皇史宬(chéng),它不仅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而且里面也确实有很多国宝级文物,曾经收藏着皇帝实录、圣训、玉牒、《永乐大典》副本等重要皇室档案和文献典籍。

重中之重的是,从今年9月1日开始,它终于正式对公众开放了。

图源:新华网

「皇史宬实用信息 」

位置:北京市东城区南池子大街136号

费用:免费

时间:工作日9:00—16:00

☎️预约:目前仅面向团体公众开放预约,优先机关事业单位、档案系统、高校等人群参观,提前一周电话010-63096489,并且单位发函,团队人数在10-40人最佳

️讲解:团队参观,可提供讲解服务

交通:皇史宬没有车位,建议乘坐地铁或公交

「这里有啥历史故事? 」

皇史宬其实就是明清两代皇家的“档案馆”,它沿袭的是秦汉时期的“金匮石室”制度。皇史宬始建于明嘉靖十三年 (1534年),两年时间完工,这样算下来也有485年的历史了。

最初这里是为敬奉皇帝画像而建的,名字叫“神御阁”,可是等到工程完工之后,嘉靖皇帝又决定用来存放皇帝的实录和圣训,同时将将“神御阁”改名为了“皇史宬”。皇帝的画像则放在另修的景神殿。

说到这个“宬”,它并不是一个常见字,据说在建成之后,嘉靖皇帝本来要题写“皇史藏”的匾额,却不慎笔误,写成了“皇史宬”,于是将错就错,一直使用至今。

但根据明代的《日下旧闻考》记载,宬和盛同样的含义,是屋子装东西的意思。

明代皇史宬匾额复原效果图

皇史宬建成后,这里存放过嘉靖版的《永乐大典》副本,这也算是皇史宬最尊贵的一位“客人”了。可惜的是,《永乐大典》副本与它的原本一样,命运多舛。而皇史宬仍作为清朝保藏皇家档案之所。

「拆除违建,还原历史风貌 」

皇史宬分成南北成两院,北院归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使用,南院由故宫博物院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共同使用。

由于历史原因,皇史窚南院曾经成为大杂院,居住着几十户居民,且私搭乱建问题严重,只留下一条窄窄的坑坑洼洼的通道,正门一直被堵死。这不仅导致皇史宬无法正常开放,更使这座国宝级文物时刻面临重大消防安全隐患。

(图源:北京新闻广播)

(图源:北京新闻广播)

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在2019年底,这里的文物腾退工作正式展开,并在去年基本完成违建的拆除。随后故宫博物院还将进行专业的修复,还原古建风貌,使前后两院再度浑然一体。

而这次拆违工作,不仅是给文物古建修复工作提供保障,这更是北京城中轴线申遗工作当中必要的一环。

「皇史宬有哪些精彩看点? 」

整个皇史宬,由皇史宬门、正殿、东配殿、西配殿和御碑亭组成,1982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直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管理使用。

皇史宬正殿建筑

这里是北京最大的无梁殿建筑,所谓的无梁就是整座建筑没有一梁一柱,没用一颗钉子,一根木头,全部为砖石砌成,比如石门、石窗、石额枋、石挑檐...可以说是实实在在的“石房子”。

建筑说到无梁殿,在北京还有很多处,比如天坛的斋宫、钟楼、北海琉璃阁、颐和园智慧海等等。

天坛斋宫(图源:千图网)

你会看到在大殿的正中央有5座券门,重量有几吨,像朵朵这样一个人都很难打开。南边的这面墙,厚度就有6米多。殿外的地基高达1.42米,四周有疏水漏口,再加上东西对开的窗子,穹窿式的殿顶,更容易通风,冬暖夏凉,使得室内整体的温度、湿度更加恒定。

皇史宬正殿墙体

整体的无梁殿建筑与“石室金匮”的设置,就像是双保险,既能防火防盗防雷电,又能防潮防霉防污染,还防虫吃鼠咬猫挠狗叼,可以说是保存文献资料的绝佳场所了。

琉璃小兽

站在院子里抬头看,皇史宬的正殿屋顶和故宫大殿一样,都是用的黄琉璃瓦,在屋檐顶部有吻兽相向,是庑殿式建筑,需要特别提醒你注意观察的是,在四条垂脊上,各有9个吉祥琉璃小兽。

熟悉中国古建的伙伴应该都知道,屋脊的小兽有着严格的规定,按照建筑等级的高低而有数量的不同,像太和殿是有10个,保和殿、乾清宫都是9个,而皇史宬正殿的屋顶的9个小兽,也足以表明这个建筑规格有很高的地位。

太和殿小兽(图源:千图网)

为啥一座档案库,地位会这么高呢?

这是因为这里面放有清朝历代皇帝们的“实录”、“实训”,也就是记录他们说过的话,你想啊,皇帝的金口玉言存放的地方,自然等级地位等同于皇帝生活居住的地方啦。

石室金匮

进入正殿内,就是我们要看的重点了,石台上放置着明清两代“金匮”150多个,啥是“金匮”呢?你可以理解为是古代收藏绝密材料的“保险柜”。

这些“金匮”高1.31米,宽1.34米,厚度是0.71米,重量达到166公斤。它们都是使用名贵的楠木,外用铜皮包裹并鎏金。根据史料上记载的金匮大小来估算用金量,平均每一个金匮需要用到近1公斤的黄金,可见皇家对于这些档案的重视✨。

用于存放档案的雕云龙纹镀金铜皮楠木柜

“金匮”上还雕刻有各种形制的祥龙和云纹,你可以仔细看看,每一只“金匮”的形制和装饰不完全相同。

这些圣训与实录,体现了王朝的重要传承。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目前正殿进行基本陈列“石室金匮皇史宬”的展出,可以看到其中的30多个,而剩下了120个“金匮”正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新馆的“盛载千秋——明清档案装具陈列展”展览中展出。

展厅现场

御碑亭

这是院子里唯一的一件清代建筑,是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重修皇史宬时所建。

亭内有御制重修皇史宬碑一座,记叙了皇史宬的兴建历史、建筑功能、重修原因等内容,距今也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

陈列展览

除此之外,在东西配殿,还有两个展览正在展出,东配殿“锦瑟万里虹贯东西——17至20世纪初丝绸之路历史档案文献展”;西配殿正在展出的是“抗争与求索——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档案文献展”。

本文图片除特别说明外,都来自“皇史宬”微信公众号。

原标题:《故宫边不起眼的“神秘小院”,封闭百年后终于重现天日,和娃去看清明皇室绝密档案》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