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江西不是“你家媳妇20年前就埋土里了”,是统计数据的错
最近“上海姑娘陪江西男友回老家过年,吃完一顿团圆饭就分手”的段子受到热议。针对人们对江西小伙的同情,有一则流传甚广的文章《老天爷欠江西农村一个好儿媳?你家媳妇 20 年前就埋土里了》,引用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指出,该地重男轻女,后果严重,“在2000年中国各省市分性别婴儿死亡率的统计表单上,江西女婴的死亡率高达78.5‰,而同期同省的男婴死亡率仅为31.36‰”。
婴儿死亡率这个数据,默默无闻了一辈子,加起来都没有收到过如此高的关注。这当然不是因为它不重要,它作为公共卫生情况的衡量指标,非常重要。但是《埋土里》这篇文章,似乎想要把分地区、分性别的婴儿死亡率和「哪个地区最为重男轻女」这个问题挂钩,这就值得商榷了。更何况,在近两轮普查所报告的婴儿死亡率都错得一天世界的前提下,拿出一个女婴对男婴的死亡率比值来作为论证的唯一论据,就更加不合适了。
在开始讨论之前,先明确一下《埋土里》这篇文章里数据的引用来源:《中国婴儿死亡率性别比的地域差异》,刊登在2013年第2期的《中国卫生统计》上。这篇论文认为「造成婴儿死亡率性别比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偏好男婴的传统观念在不同地区的差别」,和《埋土里》的观点基本一致。
一,婴儿死亡率的经验数据
计算婴儿死亡率,需要两个数字,一是1岁以下的婴儿总出生数字,二是1岁以下的婴儿死亡数字,后者比上前者,就是「婴儿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一起被提起的,常常是「幼儿死亡率」,指的是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情况。在正常情况下,由于影响婴儿死亡率的公共卫生状况常常会同方向影响幼儿死亡率,我们能够看到下图:

由于中国的第五次人口普查仅仅报告了1岁之前的死亡和1岁后到5岁之前死亡情况,为了可比性,我们把上图的坐标变换一下,比较世界各国的每千名出生人口在1岁之前的死亡情况和1岁后5岁前的死亡情况,得到下图:

接下来,我们把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各地区的1岁以下死亡率和1岁以上5岁以下拿出来,往上图里放。

这个死亡率比较的逆转十分反常。是中国对1岁以前的婴儿照顾得特别好呢,还是对1-5岁的幼儿保护特别差?都不是,答案是婴儿死亡的漏报。普查数据中婴儿死亡率的漏报记录常常见于学术论文中,不说汗牛充栋,也至少有几十篇了,例如《中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国及部分省区死亡漏报研究》(http://www.cqvip.com/qk/97725x/199302/11223168.html)、《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死亡水平间接估计》(http://www.cqvip.com/qk/95683x/200305/8475445.html)、《“六普”报告的婴儿死亡率误差和实际水平的估计》(http://www.cqvip.com/qk/95654x/201302/45220454.html)等,主要证据和原因有这样几项:
1,普查的死亡登记询问一年内家庭中的死亡情况,而婴幼儿的死亡往往会对家庭造成更大的伤痛,有时会被被调查者选择性遗漏,调查员也没有手段加以验证。
2,通过一些较为严格的抽样调查和原卫生部的监测数据,可以发现普查可能严重低估了死亡情况。例如山东在1985年的一次婴儿死亡回顾性调查中发现,常规生命统计的婴儿死亡率漏报率为77.6%(《跨世纪的中国人口》);据原卫生部每年在全国妇幼卫生监测点统计的数据,2010年卫生数据显示我国婴儿死亡率约为13.1‰,而六普的婴儿死亡率仅为3.81‰,两者相差3倍多(《六普数据中婴儿死亡率及儿童死亡概率的质疑与评估》,http://www.cqvip.com/qk/95654x/201305/47288699.html)。
3,计划生育实行后,一些超生婴儿既不报出生也不报死亡,加上风俗或者统计技术上的原因,一些活产后死亡的情况被记为死产,不计入婴儿死亡数字——但是,在出生后1 个月内死亡人数大概占婴儿死亡总数的70%左右,漏计这部分婴儿死亡必定会极大地漏报婴儿死亡情况。
三,江西发生了什么?
上面一段说的三个因素,主要会影响1岁以下的婴儿死亡率数据,对1岁之后,5岁之前的儿童死亡率数据影响较小,因此我们可以用1岁后5岁前的死亡情况来大致代理这个地区的公共卫生情况。
现在我们再回到上一张图。可以看到,江西女童的1岁后5岁前死亡率和1岁前的死亡率组合,落在了世界的经验数据点堆中,这说明江西1岁以前的女婴死亡情况实际上与当地的公共卫生状态(可用1-5岁的死亡率来体现)是相匹配的,并不能看出江西1岁以下的女童暴露在了超额的死亡率之下。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女婴遭到遗弃虐待导致死亡的情况真实存在,她们的死亡也绝不会向人口普查员报告。
数据的问题主要出在男童身上。男童的1岁之前死亡率,比起世界的经验数据偏低了60%左右。这当然不可能是江西人民有特殊的办法能够降低1岁之前男童的死亡率却没法降低1岁后男童的死亡率,只可能是死亡漏报。在我看来,漏报最有可能来自超生男童死亡后被隐瞒。假设所有计划内子女的死亡都会报告,而计划外子女的死亡会被瞒报,那么在B超性别判断技术泛滥的地区,就会出现这种性别不对称的漏报情况。
例如,一户打算超生的家庭很容易判断腹中男女,女性便流产,男性才被允许出生,那么当超生的男童如果在1岁前死亡,其死亡又被隐瞒下来时,男婴的死亡率便会被低估;而女婴由于不可能在计划外出生,其死亡率不会受到影响。
小结
综上所述,从统计数据里看到女婴的死亡率高于男婴的死亡率,不能推出江西女童的生存环境堪忧,更加没法推出「女婴土里埋」的结论,因为这完全可能是男婴死亡相对于女婴死亡漏报得更多造成的;反过来,女婴如果真的在1岁之前土里埋了,这些死亡也不会体现在普查数据里。
如果要看男孩与女孩的生存状态,1岁后到5岁前的死亡率由于受到的漏报影响相对较小,其对比可能会更有说服力,第五次人口普查算出的这个数字的排序如图,江西排名第9,第1名是甘肃省,女童对男童的死亡率比值为1.13:1,也并没有2.5:1这样的夸张。

注:1-5岁的分性别死亡率也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也同样会出现性别不对称的漏报,只是比1岁前好一些而已,因此文章里的表格也完全不能用来当作「哪个地区最重男轻女」的榜单,切勿因不单纯的目的引用该表。

- 祖国统一必将实现
- 福建福耀科技大学迎来多个考察团
- 清明假期流行“下县”赏花

- 现货白银日内跌幅达3%
- 东兴证券: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88.39%,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09元


- 18当“黑户”27年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