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新经济人群自述|全职自媒体人陈小怪:上海有各种爱好

澎湃新闻实习生 俞雅芸
2016-02-16 16:23
来源:澎湃新闻
市政厅 >
字号

全职自媒体人陈小怪。

28岁的陈小怪是拥有超过20万粉丝、仅在2015年就获得2407万阅读量的一个生活资讯微信公众号的创始人之一。2014年年底,陈小怪与大学同学兼职做了这个公众号,以上海的吃喝玩乐为核心主题,去引领上海白领周末休闲娱乐活动。2015年3月,陈小怪从医药公司辞职,组建了32人的团队,成为全职自媒体人。

陈小怪自述:

2014年年底,我在大学聚会的时候,和我的室友一拍即合,觉得微信公众号很有趣、很好玩,就像一个个人博客。微信的主题源自于一个痛点,因为我们都是男生,周围的男性朋友一到周末就都有烦恼,吃饭、看电影也没什么新意。就从这个角度出发,做一个微信号,为大家周末该干什么提出一些建议。

刚开始做公众号时,是自己出去观察,比如有什么新的业态来到上海,然后进行报道。用有个人属性的写作方式去传播,去做比较及时、有价值的资讯。

当时没打算要把自媒体受众做到多广,一开始是推荐给身边的人,以此来宣传和积累粉丝。那时做公众号的人很少,生活类资讯的信息得到很多人喜欢,公众号的粉丝每月几乎都成倍增长,曾经有一个月的粉丝增长了300%,小半年就积累了十万多粉丝。

2015年3月,我开始从兼职变成全职,现在团队有32个人。有更多的摄影、采编人员,摄影照片和文字的质量都高了很多。以前新闻选题需要自己找,但现在渠道变多了,很多主办方会找到我,主动提供资讯,因为他们也希望得到宣传。

其实,早在两三年前的微博时代,就有蛮多自媒体。微信时代只是载体不同,其他没什么区别。带有态度和个人观点的资讯,可以有更多人听到。

大城市会比小城市做自媒体更有利一些,因为大城市人比较多,资讯更多,会有各式各样的新业态出现,会有更多观点碰撞。我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上海同一个地方,过两三年再去,就不一样了。这也提供了新的可以探索的地方,不会让人觉得无聊,也不会觉得一成不变。

相应地,大城市做生活类资讯的公众号也会更多一些,比如杭州苏州会有几百个,但三线城市可能只有几十个甚至十几个公众号。

而且,生活类的资讯公众号最后趋同,有价值的资讯并不多,大多数只是去抢一些信息,最后其实又回归到媒体的本质:就是及时性、准确性,以及拥有自己观点的新闻。

对我们的公众号来说,做得比较早,先发优势比较大,用户基数本身就比较多。而且我们做内容更用心,坚持做原创,所以在有竞争的情况下还是能保证优势。

同时,我们还会坚持做一些公益类活动。很多人想做公益,但没有能力和渠道去做,一旦有了能力,还是有必要对社会进行回馈。我相信读者也喜欢看到这些正能量的东西,人总是向善的。

我现在和父母一起生活在黄浦区,除了雾霾比较大之外,其他都挺满意的。我觉得上海最大的优点在于,什么样的人和爱好都能在这里找到,不管你喜欢什么,看演出、展览,还有各式各样的休闲放松方式。至于生存压力,我觉得其实在哪都是一样。所求的越多,压力会越大;所求的变少,压力就不会那么大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