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最美退役军人】王青:戒毒所里会“读心术”的心灵导师

2021-09-02 15:4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岁月流转,沉淀的是果敢勇毅;转业数载,永恒的是家国情怀。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她全部献给了基层,从国防绿到戒毒蓝,二十一年,她用一片丹心守护净土,青丝变白发,不变的是入警初心和“清澈的爱,只为祖国”的忠诚诺言。

她是谁?

她是戒毒战线的“螺丝钉”,是“大管家”;也是“知心姐姐”,是“全能王大”。她就是上海市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四级高级警长,王青。

她是能量满满的“大管家”

“王大的记性比我们小年轻还要好,哪些戒毒人员要监测血压,哪些要定期复诊,亲情会见的时候谁的家属没来,她都记得清清楚楚”;

“王大好像不会累一样,遇到紧急情况她总是主动留下加班,有一年过年,因为有民警生病住院,她愣是连着值了好几个班”……

别看大家把王青吹得“神乎其神”,殊不知,她每天操心的事很多。翻开王青的笔记本,密密麻麻的今日待办事项映入眼帘:“今天要组织民警开展庆祝党的生日活动”,“二组的刘某最近情绪有点低落,今天还需要进行个别谈话”,“戒毒人员就业回归教育专题活动要指导和督促抓紧落实”,“民警小李前几天肠胃不舒服,今天问问情况怎么样了”……

王青在大家心目中是名副其实的“大管家”,有着12年高原从军经历的她,从警也不改军人本色,每天面对工作孜孜不倦,她用事必躬亲的执着与付出表达着对党和戒毒事业最真挚的感情,团结和带领大队民警坚守岗位、履职尽责,守卫场所的安全稳定。

她是指路引航的“心灵导师”

1988年,18岁的王青参军入伍。1991年,服从组织安排远赴西藏,成为一名侦听特种兵。军旅生活的磨练,让王青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军人,戍守祖国边疆的岁月,使王青明白了军人对使命的绝对服从,懂得了党员对党组织的绝对忠诚。

2000年,30岁的王青结束军营生活,毅然选择成为一名戒毒人民警察。对待戒毒人员,王青不仅是一位严厉的警官,也是一位睿智的导师。

工作中,她鲜少有片刻停歇,查找发现戒治问题、排除安全隐患漏洞;耐心与戒毒人员谈心谈话,尽可能多地了解她们的思想状况,并向她们普及法律常识,从源头减少戒毒场所安全隐患。

作为回归大队负责人,她稳中求进,聚焦中心任务,结合女性特点,全力指导大队回归区建设,精心设计戒毒人员“回归毕业典礼”,对出所人员进行全覆盖回访,了解回归社会人员的操守保持情况,推进全国统一戒毒工作基本模式在场所生动实践,落实打造女性戒毒人员幸福回归列车,帮助戒毒人员走好所社衔接最后一公里。

她是善解人意的“知心姐姐”

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发,戒毒场所安全形势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复杂。8个多月,224天,她“疫”不容辞、冲锋在前,坚守在封闭执勤第一线,用最佳状态凝聚团队最大合力。

王青所在的团队是所里最年轻的一支队伍,平均年龄只有30岁,她们外修颜值、内强本领,既是“美姑娘”,也是“铁姑娘”。

作为队伍里的“大姐姐”,王青关心关爱身边每一位民警,用最温暖的声音,传递最坚实的力量。2020年1月28日到3月25日,她们一批8个人,封闭执勤57天。

其中,孩子不满3岁的年轻妈妈占了一半。因为想孩子,晚上小妈妈们常常在没人的地方偷着哭。

作为母亲,王青特别理解她们对儿女的思念。于是,完成一天的工作,王青总是开导陪伴年轻妈妈,帮助她们宣泄相思之苦。第二天,大家又充满正能量活跃在管理现场。57个昼夜的并肩作战,精疲力尽,却没有一个人掉队。

王青说,“坚守和使命,是一名共产党员生命里最鲜亮的旗帜。”在强制隔离戒毒这片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王青把自己的初心和使命烙印在闪光的警徽上,平凡的岗位,执着的热爱,闪光的足迹,她以简单见证不简单,以平凡践行不平凡。光阴改变容颜,但对党、对事业的忠诚、担当、初心坚若磐石!

原标题:《【最美退役军人】王青:戒毒所里会“读心术”的心灵导师》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