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朱绍和:穿山甲科研工作的引路人 | 绿会推荐典赞系列之科研科普人物

2021-09-03 18:3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编者按:他毕业于国际顶尖的英国剑桥大学,获遗传学博士学位;他是国际穿山甲研究联盟创办人、中国绿发会专家委员会专家;他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了60余篇论文,总引用次数超过6312余次;他长期致力于穿山甲研究和保育科普宣传,其研究成果揭示了重要科学问题,被广泛推荐为科普教育教学,为科学研究事业、科普宣传、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出了积极贡献。今天,让我们走近绿会推荐“典赞•2021科普中国”科研科普人物朱绍和,了解他为保护穿山甲而执着于心的科研之路。

按/Cherry 审/Tammy 编/angel

朱绍和:穿山甲科研工作的引路人

朱绍和教授毕业于国际顶尖的英国剑桥大学,获遗传学博士学位,曾获得了新加坡政府的奖学金,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医学院读硕士学位,曾参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全球首个人类ENCODE项目。现任温州肯恩大学教授、国际穿山甲研究联盟创办人、中国绿发会专家委员会专家,是温州海外精英计划入选者、温州高层次人才、苏州科教创新区高端人才集聚工程科教杰出人才获得者及英国利物浦大学名誉认可教师。

朱绍和教授是马来西亚华裔,祖籍广东信宜,2016年来中国全职在高校工作,并带领家人子女一同长期于中国定居上学。他独立领导和完成多个国内外项目,致力于穿山甲与人类医学的结合研究,在生物信息学、基因组、转录组和疾病模型等方面有超过18年的丰富经验。他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了60余篇论文包括1篇《Nature》、3篇《Genome Research》和1篇《Conservation Letters》,总引用次数超过6312余次,所获基金资助高达1414万人民币。主持过多项国家级的科研项目包括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外青项目、马来西亚高影响力研究资助、国家CCGF基金及国家摇篮种子基金等。穿山甲的研究成果经常被国内外媒体广泛报道,他也受邀多家国内媒体采访和报道,包括新华日报、CCTV、科学网、杨子晚报、新华社、中国科技网、扬子晚报、苏州日报、北京时间、中央人民广播台、中国教育新闻网等。

朱绍和教授于2012年创立并领导了国际穿山甲研究联盟(International Pangolin Research Consortium; IPaRC)。其成员来自世界知名大学或研究机构,包括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博德研究所、北京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州立大学、美国史密森保护生物学研究所、美国麦克唐纳的基因组研究所等。他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穿山甲的基因组图谱,并解码了许多关于该濒危物种的奥秘。这一发现是很大的突破,使其更好地了解了穿山甲的免疫功能,并为穿山甲研究领域提供了许多新的研究方向。他们的研究结果发表在著名的《Genome Research》期刊上,在超过1870万篇研究论文中排名前0.04%,并被F1000Prime推荐(它发表了来自6000名知名科学家和医生的建议)应用于教学。

穿山甲是全球最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之一,也被公认遭受非法贸易蹂躏最严重的哺乳动物之一,甚至取代大象成为了世界最受关注的野生动物,究其原因是食用和药用的巨大市场需求。我国中华穿山甲在2014年被IUCN定为极度濒危。2000年全国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结果显示,中华穿山甲种群数量大约在6-10万只,现在其野外种群消失超过90%,商业性灭绝。穿山甲具有重要的生态学作用,能控制昆虫的种群、提高植物和土壤的质量,所以该物种的商业性灭绝会严重破坏生态。在过去的150年里,已经有超过100家动物园和组织试图饲养穿山甲,通过将穿山甲重新安置在模拟该物种自然生存的环境中来饲养,但是成功的很少,因为圈养的穿山甲没法存活和繁殖。研究者把饲养失败的原因归结于穿山甲特殊的饮食习惯、环境压力和诱因性疾病,如肠胃病、肺炎、皮肤病和寄生虫疾病等导致的免疫力下降。

朱绍和教授带领团队曾多次参与国内外的穿山甲救护活动,并立志要通过科学研究来了解为什么该物种难于圈养以及如何有效保护这一濒危物种。他们通过对穿山甲基因组认真仔细的测序分析,最终找到了穿山甲难以救活的“基因病根”。发现了穿山甲的基因组里缺少一个很重要基因,这基因是和它的免疫力有着密切关系的,它可以保护生物的身体器官,尤其是肺部免于受到病原体的侵害。然而这一基因缺陷为什么穿山甲的人工救助和人工饲养会困难提供了科学解释。由于在穿山甲的贩卖乃至于饲养和救治的过程中,周边的环境发生了变化,某些病毒或者细菌便很容易侵入穿山甲体内,尤其是它肺部。该研究给穿山甲救助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建议。这些建议已经有效的提高穿山甲保育、圈养和救护的成功率。他曾经多次被邀请在国内外如日本东京第八届生物科学、生物化学、生物信息学国际会议、新加坡第九届基因世界公约会议(WGC-2018)、温州大学、山西大学、苏州大学、中国南京世和基因公司等,对穿山甲研究成果发表演讲和指导。通过这些平台,朱绍和教授宣传和引领人们参与濒危穿山甲保护的工作,并提高公众保护该物种的意识。

2020年一则穿山甲为新冠病毒潜在中间宿主的新闻,引发社会各界关注。朱绍和教授带领他的团队开展了相关的科学研究,希望能早日找到新冠病毒溯源。他的团队有针对性的对新闻报道中提到的广东穿山甲样品进行了新冠病毒检测工作,并结合生物信息,以及此前在穿山甲救援工作中积累的临床数据进行综合研判分析,以得出穿山甲不太可能是新冠病毒的潜在中间宿主的科学依据,该成果被发表在该领域的权威期刊《Conservation Letters》。此外,他带领团队从传统中药入手,用现代科学手段挖掘穿山甲鳞片入药的深层机制,以发现鳞片中药的替代药物,以产生相同甚至更好的效果,以实现穿山甲的保育和新药靶点药物的开发。这项研究能够促进中药的可持续发展,其开发鳞片代替品可实现穿山甲这个濒危物种的保护。该项研究目前已经提交了2项中国专利和2项澳大利亚专利。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