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她捐赠奥运金牌却被骂,究竟什么才算“荣誉感”?

2021-09-07 11:5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她捐赠奥运金牌却被骂,究竟什么才算“荣誉感”? 

距离奥运会结束才不到一个月,无数爆炸性热点又重新抢占了大家的注意力,而今天小北想带大家回顾一个“后奥运时段”的小插曲。

8月28日,东京奥运会女子蹦床体操冠军朱雪莹向天津市体育博物馆捐赠自己的奥运金牌和领奖服的新闻冲上了热搜。

作为首位捐赠东京奥运会金牌的运动员,她再一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为什么要用“再”字呢?

因为就在5天前的8月23日,朱雪莹发了一条金牌掉皮的微博。

从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金牌右上方胜利女神翅膀旁的空白处有一块明显的深色区域,那应该就是被朱雪莹“抠”掉的地方。

这很快引起了网友们的讨论。在这条微博下面,除了对东京奥运会的“例行”吐槽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神回复。

金牌掉皮事件引发关注后,朱雪莹很快发布了一段视频做出解释,并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朱雪莹表示,自己抠掉的并非金粉,而是一层类似保护膜的东西。她还说,自己并不想更换这个奖牌,奖牌就是一个形式,更重要的是奖牌背后运动员的付出和为祖国争得的荣誉。

掉皮的金牌其实只是一个大家逗乐的“梗”,但当朱雪莹捐赠金牌的消息传出时,却激起了一些争议▼

有人指责她捐金牌的行为是炒作,也有人疑惑不解:

金牌是运动员的荣誉,为什么要捐赠金牌呢?

更有网友直言:把这么大的荣誉的纪念捐赠出去,肯定是要后悔的。

朱雪莹却有自己的想法:捐赠金牌是希望能让更多的人看到奥运金牌,传承奥林匹克精神,同时也希望把这份荣誉贡献给培养她的天津。

朱雪莹对待荣誉的态度,是感恩和传承。

***

说到“荣誉”以及“荣誉感”,大家有没有发现,一直有两种相反的观点和看法。

一种是“珍视荣誉”。

比如大家家里,是不是都满满当当收集着从小到大荣获的大小奖状和奖励?前面网友所说的“至高无上的荣誉”、“年纪大会后悔”的言论,虽有多管闲事之嫌;也都是把“荣誉”看作是值得珍视的,也是自我价值的证明。

还有一个呢,是“视名利为粪土”。

小时候一定都看过“居里夫人把奖牌给孩子当玩具”的故事:

▲“居里夫人”作文题目

不管故事是真是假,亦或是另一种形式上的凡尔赛,居里夫人都因“淡泊名利”的品德而备受称赞,这样的称赞背后是一种心理:与内心的满足和真正的实力相比,外界的认可、评价和称赞,是无关紧要的。

而我们对荣誉的认知和看法,实际上跟我们所处的环境、传统和文化氛围密切相关。

在集体荣誉感特别强的地方,不珍视荣誉是叛逆的、容易被批评的行为;同样,在“视荣誉为生命”的价值观导向下,为了荣誉奋不顾身的事情也层出不穷。

早在一千年前的欧洲,就有这样一群无比珍视荣誉的群体:中世纪骑士们。尤其是在中世纪的“奥运会”比武大赛上,这样的价值观展现得淋漓尽致。

01

谁是骑士?

中世纪,“骑士“是一个复杂的群体,而后世学者对”骑士“的解释也不尽相同。但倪世光老师认为,骑士有着大体相同的身份特征。

首先,骑士不事生产,而以作战为业。他们或拥有赖以维生的采邑,或由领主豢养。总之,绝大多数骑士都有一定的经济来源,而无需自己从事生产活动,可以在马背上和战场上度过自己的一生。

其次,骑士是中世纪欧洲武器装备最精良的军人。骑士的社会地位和稳固的经济来源则为他们配备昂贵的装备提供了保证。

再次,骑士一度是西欧中世纪战场上的军事精英,在战场上往往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

随着骑士制度的发展和骑士社会声望的提高,骑士的身份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被承认为骑士的人,必须基本达到骑士集团共同认可的标准,而达到标准的证明是通过了专门的准入仪式——授剑仪式。

最后,骑士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具有浓重的军事色彩。行军、戍守、作战是他们的职责,军事训练也是不可缺少的日常活动,而比武大赛、狩猎和宴饮等娱乐项目也大都带有军事色彩。

具体来看,骑士由哪些人组成呢?

在中世纪的西欧,国王往往称自己为骑士。英王“狮心”理查、法王圣路易、德皇腓特烈一世等国王被视为骑士的楷模,被喻为“骑士之花”。在骑士文学中,国王也总是被视为骑士,如亚瑟王就既是国王又是圆桌骑士成员。

国王的直接附庸——大贵族也是骑士,当国王发动战争时,他们必须全副武装为国王服役。

《罗兰之歌》里描写的许多英雄都是贵族,如罗兰伯爵、奥利维伯爵和盖温公爵等。骑士还包括农奴出身者和市民……总之,骑士所涉及的社会阶层比较宽泛;但其核心成员是包括国王在内的各阶层世俗贵族。

骑士的主体为贵族,因而贵族的文化和观念深刻影响了骑士制度,这种影响又通过骑士所处的社会强势地位而加之于社会之上,使其具有明显的军事特征。

02

怎样比武?

参加比武大赛是骑士获得荣誉的重要方式,早期阶段的比武方式是多样化的,但主要是以下几种:

· 两个军队之间包括骑兵和步兵在内的大规模厮杀;

· 两个或三个小组之间骑马或不骑马的相互拼杀;

· 两个骑士之间的马上长矛对刺;

· 两个骑士间徒步使用各种武器进行格斗。

在12世纪,比武大赛的过程表现得非常粗野和残暴。参赛的骑士们使用的是战场上的武器,比赛规则简单,有的比赛甚至不设裁判员,双方骑士直接开打,伤亡事件时有发生。这种比武大赛甚至由于杀红了眼而演变为真正的战争。

1273年,查隆伯爵举办的比武大赛由于失去控制而演变为真正的战争,伤亡惨重,后被称为“查隆战役”。

到13世纪,比武大赛的各种规则逐渐建立并完善。

比如许多地方为了避免伤亡,开始使用钝头武器,即所谓“礼貌”武器。参赛人数也受到限制,从最开始的成百上千人厮杀,到不超过一百人,一对一的马上长矛对刺逐渐普遍化,并成为比武的典型方式。

从14世纪末到17世纪初,比武大赛更具观赏、娱乐和庆典的特征。

1390年,英王查理德二世在伦敦举办了一场规模宏大的比武大赛,吸引了许多国家的骑士。

和现代奥运会颇为类似的是,这场比武大赛也以游行仪式开始。60多名穿着统一华丽制服的扈从骑着战马组成色彩缤纷的仪仗队。还有60名身穿节日盛装的贵妇骑着骏马游行。

来自欧洲各地区和各国的骑士们全副武装,嘹亮的军号声和歌声响彻云霄。在比武过程中,60名骑士用“礼貌”长矛迎战所有挑战者。比武结束后,由贵妇人们主持颁奖。整个比武大赛从始至终都洋溢着欢快、热烈的气氛,就像当今的运动盛会。

比武大赛为骑士们提供了赢得荣誉的机会。骑士重视荣誉,荣誉是提高社会地位、获取各种利益的重要条件。与真正的战争和十字军东征相比,比武可以更快地赢得荣誉。

有的骑士还会因此受到国王的赏识。因此,骑士们热衷于在比武大赛中向公众展现自我,为荣誉而战。

03

什么是骑士精神?

在中世纪的西欧,除了追求荣誉感,骑士精神还表现在许多方面。

信仰虔诚是优秀骑士的重要特征。西欧中世纪是信仰的时代,因此,骑士是否信仰虔诚,关系到他是否能严格遵守教义,履行各种宗教义务,也关系到他在日常生活中能否用基督教的道德标准约束自己,在战场上能否与异教徒战斗到底,视死如归。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期间,曾出现过一件“奇迹”。

十字军围攻安条克城近一年后,终于攻占了它,但不久又被伊斯兰教徒的军队围住。由于该城已被围攻近一年,它几乎变成了一座空城,再加上长期征战,骑士们已经疲惫不堪,粮草断绝。

就在十字军绝望之际,关于上帝的“奇迹”和“异象”的传说在军队中流传。一位叫彼得·巴托罗缪的人告诉军事统帅雷蒙伯爵,说他梦见圣徒安德烈显灵,向他展示了罗马士兵当年用来戳刺耶稣身体的长矛矛头,并且信誓旦旦地说,这个矛头就在安条克城中的圣彼得教堂中,只要找到这支圣矛,就可以取得胜利。

结果雷蒙伯爵果然找到一把锈迹斑斑的矛头,十字军将其插上城楼,鼓舞士气,打开城门主动出击,击败了伊斯兰教徒的军队。

忠诚是骑士精神的重要内容。忠诚是维护封建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对维护主从关系具有实际意义,附庸对领主各种义务的履行,要由忠诚来推动,因而,忠诚已超出单纯的道德范畴,成为社会秩序正常运行的润滑剂。

此外,骑士的忠诚由于受到基督教的引导,形成高于现世的超人类忠诚观,一切忠诚最终将归于上帝。忠诚不仅是骑士的精神,也是一种时代精神。

在武功歌《罗欧·德·坎伯拉》中,领主罗欧向赫波特家族发动战争时,他手下的一个扈从勃涅尔是赫波特家族的后代,从15岁时便跟从罗欧,为其尽忠效力。勃涅尔的母亲已成为修道院的修女,她恳求儿子放弃效忠罗欧,但遭到儿子的拒绝。

他说,领主罗欧已经为他提供了战马和衣服,他应该效忠于领主,并履行曾宣誓的诺言。

母亲被儿子的忠诚所感动,对儿子说:“你是对的。为你的主人效力,你将由此而赢得天堂。“后来,罗欧下令进攻并烧毁勃涅尔母亲所在的女修道院,勃涅尔看到母亲被烧死,并被醉酒的罗欧嘲笑,他才率领人马离开了罗欧的军队。

勇敢是骑士必备的品质。骑士是军事精英,作为军人的他们必须勇敢。社会其他阶层的人们对骑士的勇敢也有较高的期待。教会宣扬为正义献身,死后可升入天堂,鼓励骑士视死如归。因此,勇敢成为衡量骑士品格的重要价值标准。

***

骑士精神是西方历史和文化的宝贵财富,尽管骑士和骑士制度已经消失,但骑士精神确一直保留了下来,并影响了西方后来的思想和文化。

到19世纪,欧洲人重塑社会道德所推崇的绅士风度不过是中世纪骑士行为准则的新发展。

-End-

作者:刘凯然 编辑:妍书

观点资料参考:

《铁血浪漫:中世纪骑士》

转载及合作请加微信:

BurningEmpty

##20210903

本期活动

你对“骑士精神”有哪些理解?你认为“荣誉感”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评论区留言和小北聊聊吧!小北将从留言中选出两位幸运读者,送上今天的主题图书《铁血浪漫:中世纪骑士》。

《铁血浪漫:

中世纪骑士》

他们是傲慢的领主、恭顺的附庸;他们是铁血的战士、浪漫的情人……揭开中世纪骑士神秘的面纱。

原标题:《她捐赠奥运金牌却被骂,究竟什么才算“荣誉感”?》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