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一次我们拆猎夹,这一次……我们装猎套?

2021-09-16 17:2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上一次我们拆猎夹,这一次……我们装猎套? 原创 花落成蚀 花蚀的人间观察

先说个事儿,和今天的文章也有关系。我参与拍摄的一个小纪录片《不可思议的野兽》的第2、3集上线了。第2集的拍摄过程中,我们救助了一只小猫头鹰,这家伙对着我们激情辱骂了好一阵。

来吧,看它的故事吧:

如果大家没看过这个系列,可以重头开始看。这片子的拍摄过程中,发生了好些事情,例如,拍第一集时,我们上山拆了7个兽夹:。

这两天,我又来到了三江源,开始了《不可思议的野兽》第一季最后几集的拍摄。三江源的第一集,将会讲鼠兔。就在这一集的拍摄过程中,我……竟然下了套子。

事情是这样的。鼠兔这一集,会讲两种鼠兔,一种是川西鼠兔,一种是高原鼠兔。这两个种在玉树都很常见。常见到什么地步呢?就拿川西鼠兔来说,城里就有。

玉树城的北边,有一座噶结古寺。这座寺院是萨迦派在青海的主寺,历史也较为悠久。但就在那一场地震中,噶结古寺遭遇了很大的损失。在玉树城的重建中,兴修了一座新寺,就是现在的这座寺院。新寺的建筑设计很棒,高大挺拔又庄严,各处的细节也非常多,很值得一看。

就在噶结古寺所在的山头上,就有川西鼠兔的栖息地。这种鼠兔喜欢石头多的斜坡乃至垂直的石壁。北京大学的陈怀庆博士带着我们在山上找到了一片石坡,里面就有川西鼠兔。

然鹅,那片石壁太陡峭了,上不好上下不好下,不方便拍啊。我们站在路上,一片惆怅。牧野回头看了眼后面木质栈道旁边的垂直岩壁,长叹一句:“哎,那儿要有鼠兔就好拍了。”

然后石头缝里就钻出来一只。

???

这是什么人品?于是,我们就在这片岩壁旁边,完成了拍摄。这个地方很有意思,旁边人来人往,鼠兔必须从栖身的峭壁石头缝里钻出来,下到草地上找吃的。游人动作大,一靠近,鼠兔马上就窜回去,但躲一会儿,就会钻出头来看看人有没有走。我们几个,干脆就坐在石头缝旁边,这小家伙一开始烦死我们了,后来发现我们也就坐着,干脆不管我们溜了出来,吃饭去了。

于是,我能在特别近的距离内,拍到了好几张满意的照片。

这不是我第一次遇到川西鼠兔,但绝对是我离得最近的一次。川西鼠兔算是鼠兔家族里的颜值高峰,没几个种比它更好看,我很喜欢,从来都是忍不住要拍。但像这样,能在两三米的距离里随意拍摄的,倒真是第一次遇到。

在玉树城里拍完川西鼠兔,我们又去了嘉塘。那里,有陈怀庆博士的项目点。他是研究啥的呢?鼠兔,具体来说是高原鼠兔。

高原鼠兔是青海最常见的鼠兔,这边火车铁轨、公路附近的“老鼠洞”,基本都是它们干的。高原鼠兔比川西鼠兔个头小,颜色灰暗一些。但依旧特别萌。

陈博士工作的一项重点,就是统计项目地内高原鼠兔的数量等各种数值。这就需要用上经典的“标志重捕法”。这种方法,需要我们捕捉一个鼠兔种群里的部分个体,做上标记,过一段时间后再次捕捉,通过再次捕捉到的鼠兔中的已标记个体的数量,来推算种群的规模。

这一次,我们就是来给陈博士帮忙来了。我们花了一个下午,帮他做绳套、下绳套,蹲地、起立了不知道多少次,搞得脑子都晕了。最终……抓到了两只。据陈博士说,这次咱们打破了他的最低记录,啥时候一下午只抓个位数的哟。

两只鼠兔中的一只,耳朵上有标志,是个至少被捉到过一次的个体——这小家伙还是今年出生的雏儿呢。和另一只相比,它对流程更熟悉,浑身洋溢着“啊我有经验我知道流程一会儿就要放走我”的气息。

反正到最后,我们当然把它放走了。

原标题:《上一次我们拆猎夹,这一次……我们装猎套?》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