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马尚龙|上海这几条小马路,从来就不小

2021-09-07 08:1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马尚龙|上海这几条小马路,从来就不小! 原创 马尚龙 大上海小龙弄

我的几篇文章,承蒙著名画家、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守白先生夸赞,并将他几幅“海派剪纸”作为本文的插图,文章效果非常好,公号也由此生色,在此感谢。

李守白-海派剪纸《南京路》2017年

一直以来有这么一种说法,南京路是全国人民的南京路,淮海路是上海人民的淮海路,这话不无道理,隐含在这个现象中的缘由是,两条路上人和房子的文化、情趣、气质,有明显的差异。

李守白-海派剪纸《淮海路》2018年

实际上,还有一些路,不仅不属于全国人民,上海人民都很是陌生,只属于住在那里的人。它们就在上海市中心,它们名气也是很响,它们很短,很窄,很少商店,以前很少有人荡马路荡到那里去。只不过现在好像突然被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一夜之间成为了上海四季皆宜的景观,成为了时尚生活的热地,成为了慢节奏踱步的去处,甚至也成为了网红的落脚点。

李守白-海派剪纸《永福路》2017年

湖南路,永福路,东平路,延庆路……大概有二三十条这样的小马路。

网上有一篇文章写到了湖南路,用了“与世无争”来形容。我便顺着文章读下去:有人说,湖南路很低调不张扬,铁门紧锁的深墙大院,又为宁静的湖南路增添了诸多神秘,让人感到有些敬畏而疏离。”一直读到文末,并未读到湖南路的丝丝与世无争。

大约作者是将湖南路的静谧安宁当作了与世无争了。准确地说,湖南路并不是与世无争,而是与市井无争。在很多年中,市井之人没有什么理由去湖南路的,那里几乎没有店家,也很少会有自己的亲戚。

如果一定要将湖南路这样的小马路牵扯到与世无争,那么,大约是这般理解:山不在高,水不在深。路不在长,楼不在炫。

这些小马路小到什么程度?名气又大到什么程度?某天,我特地做了一道人文地理题——最短的是永福路,317米;最长的是武康路,1183米。

李守白-海派剪纸《湖南路》2017年

像湖南路,修建于1918年到1921年,原来叫朱尔典路,1943年法租界寿终,新路名“湖南路”是周佛海起的。周佛海在同一年买下了锦隆别墅,因为他祖籍湖南,便将新宅改名为“湖南别墅”,宅前的朱尔迪路,也就一起“湖南”了。

我看到了一张解放军接管湖南别墅后的照片,是1949年夏天邓小平和陈毅两家人家的合影,卓琳、张茜也在,大大小小一共九人;邓家五人,陈家4个。这张照片是在湖南别墅楼前的草坪上拍的。彼时,邓小平和陈毅就住在湖南别墅,并且是二楼和一楼的邻居。湖南别墅的性质是“上海市委小招待所”。当时邓小平和陈毅的身份分别是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一书记和第三书记、上海市市长。

关乎着上海这座城市命运走向的神经脉络,就是从湖南别墅悄无声息向全上海延伸。

十几年以后的1962年,另一位重要人物悄无声息地住进了湖南别墅,她就是贺子珍。1950年,41岁的贺子珍接受组织安排来到上海,曾担任虹口区组织部部长,先后在四川路和泰安路居住。贺子珍是湖南别墅时间最长的一位“主人”,也是最无声无息的“主人”直至1984年病逝,享年75岁。

还有一条小马路路就在旁边。电影《色戒》中汤唯(饰演王佳芝)最后一句台词是对黄包车夫说的:到福开森路去。片中的角色住在福开森路。福开森路就是现在的武康路。电影中的这一句“到福开森路去”或许是虚构,但是这也是符合历史真实的,因为当年的福开森路后来的武康路,是上海西区高档生活的典型。直至现在,武康路仍旧“桃李无言”般地展露着它的人文、地理、建筑和审美的品格。将梧桐秋叶视为美景并且保留,便是从武康路开始的。现在的深秋,好几条相同相连的小马路,被金黄色梧桐落叶组成上海特有的街道秋景。

李守白-海派剪纸《武康路》2017年

这些小马路确实常常默默不语,但是一旦发出声音就是如雷贯耳。

有朋友问,为什么这些马路这么短,这么窄,公交车无法通行,连人行道也只能两个人并排走,三人行就得有先后了?我说,当年围绕着诸多小洋房大别墅,住家很少,自然不需要像人民广场中的人民大道,可以并排走48个人;再说,当年这里住的都是有钱人,出入不是小汽车,便是黄包车,马路宽了也是多余。这些相互牵连着的小马路,如果把它们看作是小洋房大别墅之间的大社区通道或许更加形象一点。这个大社区是当下的景观,是历史的传奇。这个大社区有一个上海特有的别号——上只角。

马尚龙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家协会理事、散文报告文学专业创作委员会副主任;编审。

上海黄浦区明复图书馆理事长。

上海评弹团艺委会顾问。

马尚龙海派文化工作室总监。

著作主要分为三个系列,分别是《幽默应笑我》《与名人同窗》等杂文系列,《上海制造》《为什么是上海》《上海女人》《上海男人》等上海系列,《卷手语》《有些意思你从来不懂》等随笔系列 。

我的新书《上海分寸》,上海书店出版社2021年1月出版。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大上海小龙弄”——

原标题:《马尚龙|上海这几条小马路,从来就不小!》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