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专访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何汉理:中美需警惕因第三方陷入冲突

澎湃新闻记者 郑怡雯
2016-03-04 08:42
来源:澎湃新闻
外交学人 >
字号

何汉理(Harry Harding)

“中美两国爆发战争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需警惕因‘第三方’而引发的冲突。”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公共政策学教授何汉理(Harry Harding)日前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

近来,中美关系受南海争端、网络安全问题、朝鲜半岛危机等因素影响不断受到冲击,一种日渐强化的观点认为,两国战略竞争将日益走向白热化,对地区安全态势带来不确定性。

这位克林顿政府时期的特别国家安全顾问,被视为美国学界第二代中国外交研究者中最具代表性和知名度的学者。在他看来,相较于中国台湾问题,朝鲜问题更容易成为中美爆发“冲突的引爆点”,要避免走向军事冲突,“中美最高层领导者保持良性沟通是很必要的”。

早在1992年,这位中国问题著名专家就曾出版《脆弱的关系:1972年以来的美国和中国》一书,用“脆弱”与“非敌非友”来形容中美关系。但而如今,他认为“脆弱”一词已不能再恰当地形容美国与中国的微妙关系。在2012年与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沈大伟共同主编的新书《纠缠的巨人》(Tangled Titans)中,何汉理提出,中美关系成为合作与有可能导致冲突的竞争的混合体,从长远看性质不确定。

台海问题难成中美“冲突引爆点”

澎湃新闻:有评论说,中美对于南海问题的看法是“各说各话”,两国对于“非军事化”有不同理解,双方都认为对方在“军事化”南海。中美在南海“非军事化”立场上最大的矛盾点在哪里?今年中美在南海问题上的博弈会如何展开?

何汉理:尽管南海问题沸沸扬扬,但我们看到,中美关系目前未被严重伤害到无法挽回的地步,尚未出现类似“南海撞机”的悲剧性事件,这对两国来说是幸运的。

对于中国的“陆域吹填”工程,我想或许(中方)会有一个上限。

对于南海问题,最重要的还是管控风险。中国和美国、南海争端国以及周边国家,都必须找到管控擦枪走火风险的方式,不论是南海争端国部署军备,还是美国在南海实施自由航行的行为,都需要自我检视是否会引发不可控的风险。

澎湃新闻:美国国内舆论对于中国的不信任在增加,美国不断有声音要求压制中国拓展战略空间,你认为中美走向军事冲突的风险有多大?未来面临哪些可能引爆的冲突点?

何汉理:中美之间确实存在军事风险,两国发生冲突或因意外事件引发,或因“第三方”引发冲突。因中美两国自身原因而发生战争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美国和苏联是军事和意识形态的对手,但双方能设法避免发动“热战”。中美之间相互依存度更高,都是核大国,不会走到“毁灭对方”的地步。

但中美因“第三方”而引发冲突则更难管控,这是中美两国都需要警惕的。比如中国台湾问题、朝鲜问题或是南海问题。但我并不担心中美在台湾问题上会出现“冲突引爆点”,因为对于美国来说,不希望在这个问题上制造麻烦,中美预先“划下红线”,让彼此知道什么是可以容忍或不能容忍的事情。而我更担心的是在朝鲜问题上出现“冲突引爆点”,至于如何避免冲突,我想中美最高层领导者保持良性沟通是很必要的。

中美须了解对方对部署“萨德”反导系统的担忧

澎湃新闻:关于朝鲜半岛局势,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制裁决议。在部署“萨德”系统的问题上,中国表示明确反对。目前,韩美暂缓部署“萨德”系统磋商,美军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斯公开表示“商讨部署萨德不意味着一定部署”,似乎部署“萨德”陷入困境?

何汉理:联合国决定实施制裁,但朝鲜会继续发展核武器,韩国欲采取防御措施是可以理解的。问题在于,在部署“萨德”系统的问题上,中国和韩美是否真正互相理解了对方的担忧?

解决问题的根本方式在于通过谈判最终达成协议。比如在伊朗核问题上达成了协议,尽管这份协议并不完美,也没有达到美国100%的期望,但是至少能够保证适度的安全。伊朗核协议的达成,对朝核问题颇有借鉴意义,美国与朝鲜的谈判需要具备“灵活性”,并且相对公平。美国让步过小,坚持要求朝鲜放弃核武器,可能难有成果;如果让步过大,允许朝鲜保留军事核能力,美国同样无法接受。美国希望在朝鲜问题上取得进展,并会以减轻经济制裁作为交换条件,不过现实情况是,解决这一问题非常困难。

澎湃新闻:3月31日华盛顿将举办第4届核安全峰会,美方表示期待习近平主席出席该峰会。核安全峰会的机制以及达成决议的效力曾被外界诟病,甚至有学者认为这可能是最后一届核安全峰会,你如何看待?

何汉理:此次峰会主要讨论全球合作打击核恐怖主义,不可否认,核安全是重要问题。恐怖分子接近核武器、核材料或核装置的渠道,对核电计划的运营造成巨大损失,这对于世界各国都有威胁,需要共同讨论与合作。

核安全问题是近几十年来全新的挑战,当然,如果说我们能在这次会议上解决这一问题,那么自然没有必要再组织下一次峰会了;如果不能解决问题,如果没有这一峰会,也会有别的(峰会)。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