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为什么都说备孕时就要把牙齿看好?

2021-09-07 17:3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嘟妈DuMa 嘟嘟医生

一旦开启造人计划,很多小夫妻都会下意识的警惕起来:

不抽烟不喝酒不乱吃药,吃的营养均衡点,锻炼健身也安排起来!

有一些更重视的小夫妻还会来一次孕前体检。

但是你知道吗?备孕还有一项重要准备工作,就是检查口腔,把牙齿问题解决掉!

血淋淋的教训

孕期智齿发炎硬抗

宝宝没了

准妈妈小徐是在今年1月怀上的宝宝。从1月下旬开始,她的智齿突然疼痛难忍,而且开始持续发烧,右脸也肿胀了起来。

考虑到肚子里的宝宝,小徐一直没吃药在硬扛。然而当连续烧了3天后,她突然出现了下身出血,等赶到医院一查,发现宝宝已经流产了。

据接诊医生推测,这次流产与智齿发炎、高烧有很大关系。

为什么主张备孕期就要把牙齿问题看好

1、因为孕期容易发生口腔问题

怀孕后,孕妈体内的激素水平发生变化,牙龈比孕前更容易发生炎症,出现红肿、出血等情况。再加上孕期饮食习惯发生改变,进餐次数增多,如果孕吐严重,孕妈不能好好刷牙,孕期患龋齿、牙龈炎等口腔疾患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2、因为孕期口腔问题会威胁胎儿健康

孕期遭遇口腔问题的妈妈,肯定会是吃不好睡不下,心情抑郁,这样必然会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成长。

并且有研究表明,孕期口腔疾病的细菌可能会感染胎儿,并且孕妈的牙周病越严重,胎儿发生早产和低体重的几率就会越大。

3、孕期中治疗口腔问题有很多不便

孕期进行口腔诊疗,难度和风险都比孕前要大。

怀孕后,为了不影响胎儿,很多口腔科常用的药物都不能用了,X线检查也受限。如果是在孕早期或者孕晚期,由于存在流产、早产的风险,口腔诊疗更得谨慎。

这样的情况下,医生需要对孕妇的病情进行综合权衡,就算发生了口腔急症,医生通常也只作保守处理,以缓解症状为目的,只做冲洗之类的对症处理,绝不大动干戈,尽可能降低准妈妈的风险。

建议在怀孕前半年

就去医院做全面的口腔检查。

1、牙周病

怀孕期间,孕妈的雌激素分泌增加、身体免疫功能下降、牙菌斑菌落生态改变。

这些变化会使牙龈中血管增生,血管的通透性增强,牙周组织对牙菌斑的局部刺激反应加重,从而出现血管增生等发炎症状,还会发生其他牙周问题,如牙周浮肿、牙齿松动、肿疡等。

2、龋齿

由于孕期饮食习惯和身体状况的改变,加上很多孕妈容易忽略口腔卫生,没有及时清理附着在牙面上的食物残渣,导致口腔内细菌增多。而且食物残渣中的碳水化合物发酵产酸,会导致牙齿脱钙,形成龋齿。

孕前若有龋齿,常常因为怀孕而加重蛀牙的发展。如果孕前未填充龋洞而发展至深龋或急性牙髓炎,剧痛会令人辗转反侧,夜不能眠,严重影响母胎健康。

3、阻生智齿

阻生智齿是指口腔中最后一只磨牙(俗称后槽牙),如果不能完全萌出,部分牙体被牙龈所覆盖。

若怀孕前有阻生牙未拔除,再加上牙菌斑堆积,阻生牙四周的牙龈就会发炎肿胀,随时会导致冠周炎发作,伴随的组织间隙感染,令孕妈腮部肿胀,张口困难,无法进食。假如炎症控制不及时,还会出现海绵窦静脉炎。

因此,在做孕前口腔检查时,如发现阻生智齿,一定要尽早拔除,以免后患。

4、残根、残冠

如果怀孕前有残根、残冠而未及时处理,怀孕后容易因其周围的炎症而出现牙龈肿痛。

因此,备孕时若有残冠、残根或以前已做根管治疗而明显地有根尖病灶的牙齿,都应该及早治疗,或拔牙、或补缀,以避免怀孕期间疼痛。

5、即使检查没有发现明显问题,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早晚刷牙,使用正确的刷牙方法,比如巴氏刷牙法;

选用软毛牙刷,定期用牙线清洁邻面的牙菌斑;

避免过度进食甜、油、酸性食物;

最好可以定期洗牙。

如果孕期实在需要看牙齿,

要注意这些问题

1、谨慎用药

在孕妇治疗牙齿期间,医生会把控好使用对孕妇及胎儿无副作用的药品。切不可因为牙痛自己乱吃药,一定要根据医生的建议与处方。

2、选择合适的时间

一般来说,孕妇治疗口腔疾病最适宜安全的时间是在孕中期(4-6个月)。在孕期的前三个月胎儿不够稳定易诱发流产;在怀孕的后三个月,特别有早产史的孕妇,治疗容易引发早产。

当然如果是急症,应当及时去医院做相应的处理,以免影响自己与胎儿的安全。

3、尽量减少X线

一般孕妇原则上应避免拍摄X线。X线是牙科诊疗与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但如果病情需要确实有必要拍摄,最好做好防护措施。用含铅的围裙遮盖腹部保护好胎儿。

— End —

欢迎留言讨论

原标题:《为什么都说备孕时就要把牙齿看好?因为有孕妈就因为一颗牙,痛失宝宝!》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