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社论】化解儿科医生执业风险

2016-03-04 19:37
来源:澎湃新闻
社论 >
字号

为破解儿科医师短缺的困局,国家卫生计生委提出种种“救急措施”。目前,舆论主要集中在如何提升儿科医生的待遇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决定》也明确提出:“加快产科和儿科医师、助产士及护士人才培养,合理确定服务价格,在薪酬分配等方面加大政策倾斜力度”,相信这方面问题的解决指日可待。

实际上,除了薪酬低,风险高、纠纷多、职称升得慢也是儿科医生紧缺(医生不愿从事儿科)的主要原因。众所周知,儿科是“哑科”,医生与患儿无法直接交流,风险就很大;加之多数儿童是独生子女,家人十分关心,暴力伤医的几率就更大。

怎么有效化解儿科医生的执业风险,解除儿科医生的后顾之忧?在回答此等问题之前,我们不妨首先检视中国台湾地区的“生育事故争议事件试办计划”。这些年来,台湾地区医疗纠纷日益增多,医师的执业意愿大幅降低,内、外、妇、儿、急诊科都面临“医荒”的窘境。为解决上述问题,台湾地区卫生主管部门先由生育事故着手,推动“鼓励医疗机构办理生育事故争议事件试办计划”。凡于2012年1月1日后因生产死亡或中、重残的产妇、新生儿,最高将可获得200万元新台币的救济金,参与试办计划的、提供生产服务的医院、诊所、助产所在生育事故发生2年内与病方达成协议者,均可提出申请。

生育事故争议事件试办计划的3年试办期限已经届满,全台湾80%提供生产服务的医院、诊所、助产所已经加入该计划。评估报告显示,该计划对减少医疗纠纷、妇产科医师回流确具相当成效。有鉴于此,台湾地区卫生主管部门已延长该计划的试办年限,并扩大试办范围至其他高危险科别,如麻醉、外科手术。

当下,大陆化解医疗风险的制度设计重在发挥商业性医疗责任保险的功能,但实践中,医疗责任保险远未能发挥预期的作用,投保率低、赔付率高、理赔难度大等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妥善解决,自1997年开办至今仍未摆脱“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庆幸的是,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开始新的探索,如镇江市于2014年制定了《镇江市无过错医疗损害救助办法》,对因医疗意外遭受严重损害的患者给予一定数额的经济救助。

儿科医师紧缺的困局,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制度创新的契机,希望相关部门能够拿出决心和智慧,比较、借鉴成熟的经验,尽快探索出一条化解儿科执业风险的新机制。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