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托起菏泽明天的希望——全市教育系统创新发展纪实

2021-09-10 12:3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金秋时节开学季,新建的市开发区第二实验小学、菏泽高新区实验小学投入使用,改扩建的牡丹区第二十一中学和牡丹区第二十二中学敞开怀抱,迎接新生。近年来,我市坚持将学位建设纳入教育民生工程,2021年,我市继续挖潜扩容,推进16所新建、改扩建的学校于秋季开学全部投入使用,新增学位3万个。把最好的资源给教育,把教育当成优先发展的民生事业,打造优质教育新高地,全力书写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党建引领 构筑思政育人新高地

9月1日,东明县滩区学校——菜园集镇鲲鹏小学迎来了开学第一课。学校邀请率先“分田到户”的东明县小井镇小井村时任村党支部副书记李鹏举,向学生讲述小井村人从吃饱饭到吃上“小康饭”的故事。8月30日,定陶区第四实验小学 “强国有我”开学第一课开讲。

鲲鹏小学和定陶区第四实验小学是我市教育系统组织“红心向党”开学第一课教育的一个缩影。我市坚持党建引领全市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持续不断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组织党史学习教育进校园进课堂、“缅怀先烈、牢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等活动。组织了教育系统“中国梦·新时代·跟党走”百姓宣讲活动。

我市教育系统推进“红心向党”党建品牌工程,提出6项任务目标要求,持续推动“红心向党”工程向纵深发展。遴选菏泽一中等13所“一校一品”党建工作品牌示范校。从定陶区山大附中的“时事分享”拓展课到巨野一中的“时政微论坛”;从曹县一中“走进生活、合作探究、回归生活”三部曲思政生态课堂到菏泽一中思政议题式教学,当前我市思政课教学呈现出价值导向鲜明、教学方式鲜活多样的新样态。同时我市打造35个思政课精品团队,开展“思政同城大课堂”活动,打造100节思政金课,惠及全市大中小学一百余万名师生。

优先保障 经费投入进一步加大

东明县长兴集乡八号村台兴东小学共设有六个年级、十二个班级,600余名学生。优美的校园环境,悄然影响着兴东小学的教育氛围。

六年级学生许畅说:“ 新学年搬到新的学校,特别高兴,教室比以前宽敞明亮,从社区到学校只有5分钟路程。”新学期,东明县24个滩区村台学校全部投入使用,7400多名滩区学生将在新学校起航新梦想。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持续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随着我市黄河滩区居民迁建任务的完成,像兴东小学这样高标准的学校,是每个村台的标配。截至 2021年6月28日,按照5%增幅进行测算,我市教育部门政府总投入约为62.34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约为62.2亿元。

“十四五”期间,我市拟规划新建、改扩建中小学346所,持续优化全市教育资源配置,推动菏泽教育“后来居上、跨越发展”。

统筹推进 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目前全市共有1700余所学校(含教学点)开展了课后服务,60万余名学生参与其中。

我市扎实开展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启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区)创建工作,巩固了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整治成果,努力提高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率。开展“强镇筑基行动”, 加快义务教育招生平台建设,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市教育局成立了“强镇筑基行动”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了定陶区冉堌镇等4个省级试点镇,牡丹区沙土镇等19个市级试点镇为首批试点镇,加强监督指导,确保试点镇在教育教学质量、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良好成效。

让家长少跑腿,让信息多跑路。今年义务教育招生全部用平台招生,除特殊类型、家庭用网络不方便的外,其他学生全部通过招生平台报名。

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建设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不断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今年4月,在市域中职学校开展“职教高考班”试点工作,与普通高中实行同批次录取。聚焦我市“231”产业体系,对我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进行了调整优化,较去年新增专业17个,新增专业点57个,撤销专业点5个,市域内专业结构布局更加贴合我市产业布局。20余所市内职业院校、70余家企业成立市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联盟,提升了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

实施五大工程 办学条件持续改善

牡丹区第二十一中学新建教学综合楼4栋,相比之前新增加了1155个学位。学校教室都配备了中央空调、智能护眼灯,为师生提供了舒适的教学环境;新增了两个计算机技术教室、8个实验室,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多样化需求提供了坚实平台。

我市实施消除中小学大班额学校建设、幼儿园建设、教师周转宿舍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和“厕所革命”建设五大工程,持续改善办学条件。

全市共规划新建、改扩建学校63所,已开工学校53处,其中竣工项目11个,完成投资14.33亿元。校舍开工面积72.4万平方米,运动场地开工面积5.9万平方米。全市共规划新建、改扩建幼儿园项目40个,已开工项目39个,开工面积11.24万平方米,共完成投资1.28亿元,其中竣工项目13个。全市共规划新建教师周转宿舍项目22个,已开工项目16个,开工面积3.56万平方米,完成投资3038万元。全市开工新建、改扩建职业学校8处,目前已开工学校7处,校舍开工面积37.36万平方米,共完成投资10.01亿元。全市48所学校规划建设厕所项目216个,已开工建设项目210个,开工面积1.36万平方米,完成投资1488万元。

完善教师队伍建设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新学期,鲲鹏小学从其他学校调入6名优秀教师,新招2名教师,开足开启了课程,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东明县菜园集镇中心学校校长孟铁汉介绍。

我市坚持完善教师队伍建设,采取多种方式招聘教师。截至8月13日,我市已招聘教师3875人,包括公开招聘2746人、高层次人才引进782人、公费师范生347人,教师队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持续加强教师培训工作,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开展了市直学校教师教科研能力提升全员网络培训,参训教师1840人。组织了全市高中校长高级研修班,全市73名高中校长参加了优生培养、特色学校建设等研修学习。遴选了32名第三期菏泽名校长人选和52名第四期菏泽名师人选进入三年工程期培养。

构建上下联动全面覆盖的教研体系

9月3日,全市基础教育教学教研座谈会召开, 11个县区和4个市直学校的教研部门负责人,围绕“如何破解制约我市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主要障碍、如何建立有效的教学教研工作机制、建立什么样的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体系”等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这是我市构建上下联动全面覆盖的教研体系的一个缩影。我市加强教科研究,稳步提升高中教育质量,加强教研管理。

深化高中命题改革,完成2次高中命题培训和自主命题工作,召开2次高三备考研讨会;教研员多次深入学校、下沉一线,开展同课异构、名师送课等活动。

分别组织遴选全国规划课题申报、组织征集市级教育教学课题、组织省级规划课题的中期检查、教育教学课题开题、省教改项目的结题等工作。征集市级课题研究方向1700余项,对233项省教研课题申报材料进行评审,最终推荐85项课题参加省教研课题审报。

来源:菏泽日报 记者 张红艳 通讯员 张广玉:,。视频小程序赞,轻点两下取消赞在看,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原标题:《托起菏泽明天的希望——全市教育系统创新发展纪实》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