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复旦校长寄语新生:随从大流不可能实现超越引领

澎湃新闻记者 张慧
2021-09-11 16:01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9月10日,在复旦大学2021级学生开学典礼上,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许宁生发表讲话《时刻牢记时代重任 争做掌握未来顶尖人才》,寄语复旦4022名本科新同学和11160名研究生新同学。

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致辞

许宁生介绍,复旦是一所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国际影响力的大学,但与新时代要求相比还有差距,学校有赖于新同学和其他师生一起,把学校推上新台阶。当前,复旦正努力以最高标准,建设“第一个复旦”,开启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的新征程。在“十四五”规划发展时期,复旦以师生两大主体为对象,设置专项计划提升育人和科研贡献力的能级。学校正组织实施未来顶尖人才培养计划;自主打造人才培养新链条,进一步发挥“复旦本科”品牌效应,完善本科培养新格局;着力打造“高精尖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研究生教育新格局。

对于“新复旦人”,许宁生表示,新同学应完成“三个提升”,站上“三个新高度”:

从追求学分提升为追求学术。良好的学业成绩是同学们进入大学的敲门砖,但复旦的学生不能局限于学分绩点,把分数、论文、奖项作为求学的主要目标是不够的,要学会主动寻找学术兴趣,树立学术志向,在追求学术中实现自身发展。

从专心求学提升为立志报国。要想未来有大成,必须有施展才华、报效祖国的诚心、信心。复旦的学生绝不能囿于知识的学习,而应当树立知识运用和创新的正确价值导向,把自身学习放到大视野大格局中,从个人求学提升为为国成才。研究生同学要牢记高精尖缺人才使命,为新时代不断做出新贡献。一流大学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研突破的策源地,研究生作为重要力量,要将学业成就和解决重大问题、贡献人类社会作为自觉追求。同学们要敢于探索科技前沿,勇闯“从0到1”无人区,善于把学术理想融入到国家使命担当中,努力成长为引领未来的顶尖人才,在国家一流人才方阵中找准自己的位置。

从随从大流提升为掌握未来。同学们正处在人生的黄金期、创新思维发展的关键期,不进则退。同学们,学别人的、学得再好也是跟在别人后头,随从大流不可能实现超越引领,主动贡献才能掌握未来。

许宁生表示,做到“三个提升”是为了使得自己上升到新高度,此外,学校还表达“三个希望”:

希望同学们投身民族复兴伟业,个人价值找准新定位。在复旦百十年的奋斗历程中,从不乏潜心科技强国、矢志文化兴国的大师和人才,柴屋苦译《共产党宣言》的陈望道、中国的“半导体之母”谢希德、编撰《中国历史地图集》的谭其骧等,他们身上都展示出爱国奋斗、使命担当、创新引领的复旦特质。以国家强盛、民族振兴为使命担当,是大学责任所在、发展动力所在,也是同学们思考自身价值定向的出发点。

希望同学们立志攀登科学高峰,学术生涯迈上新台阶。在最重要学科领域布点、在最前沿学术领域开拓,力争做出最突出贡献、以最佳状态持续稳定奉献文明进步,是学校建设“第一个复旦”的重要布局。同学们要在这样的新格局下,抓住成为未来一流人才方阵主力的机遇,以更高的目标规划自身学业,敢于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努力做出卓越贡献。

复旦要培养的是具有“国家意识、人文情怀、科学精神、专业素养、国际视野”的人才。为此,学校不断完善“2+X”本科教育培养体系,设置本科荣誉项目;推出高精尖缺一流高层次人才教育体系,推进本硕博贯通的培养计划,同时提供学术科研、创新创业、实习实践等多维学习空间,希望大家用好学校的平台,勇于攀登科学高峰,不断将自身学术生涯推上新台阶。

希望同学们主动担当创新使命,人生追求开创新境界。建设世界一流和顶尖大学,既要强调“学理性”研究,更要强调社会贡献;既要开拓学术前沿,更要促进理论联系实际,推动原创成果转化。打破惯性思维,瞄准国家和全球重大需求提供不可或缺的技术和解决方案,是新时代给予一流和顶尖大学的光荣使命,也是新时代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同学们要勇于瞄准前沿科学问题,乐于在多学科领域交叉融合中找寻创新灵感,将学科前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做具有开阔学科视野的新型人才,不断开创人生追求新境界。

 

    责任编辑:朱奕奕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