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台师大中学人文经典书单惹争议:高中生能读懂福柯吗?

澎湃新闻记者 林夏/综合报道
2016-03-21 17:00
来源:澎湃新闻
翻书党 >
字号

近日,台湾师范大学文学院为鼓励学生阅读经典,举办2016高中生人文经典阅读会考竞赛活动,凡报名此计划获得补助的学校,6月要派学生参加竞赛。该活动指定的阅读范围,包括福柯、萨依德、马克斯·韦伯、尼采、弗洛伊德等人的经典名著,因为程度颇艰深,在台湾引起了争议。

福柯

台湾东华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蒋竹山把这份“西方经典”的书单发布至脸书,并发表了自己的评论,认为这份书单对于高中生来说太难了,之后这份书单引来台湾学界的广泛讨论:

书单:

1. 《乌托邦》(托马斯·莫尔著)

2.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尼采著)

3. 《梦的解析》(洛伊德著)

4.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马克斯·韦伯著)

5. 《第二性》(西蒙·波伏瓦著)

6. 《东方学》(爱德华·萨义德著)

7. 《第三种猩猩》(贾雷德·戴蒙德著)

8. 《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米歇尔·福柯著)

9. 《自由论》(以赛亚·伯林著)

10. 《想象的共同体》(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

随后,台湾东吴大学副教授张君玫发表长文质疑这份书单:“如果要以科系来区分的话,大部分的高学历者都不一定有能力或兴趣去阅读该书单中的文本。回归到高中生本身的可能性,我不会说他们不可以或没能力阅读这些作品,关键是在怎样的脉络与条件下阅读,以及这些阅读对当事人的意义。”

台湾辅仁大学教授周伟航表示,“不只高中生恐怕没能力理解这些书,连高中教师也不见得有办法解析,遑论多少教授可以依此书单出题、评分。”

除了质疑这份书单的难度,还有一位American University的人类学博士班学生认为,许多对于书单的讨论都还是停留在以教育者为中心的威权教育态度。

“大人们决定什么是经典,讨论孩子们应该读什么书,读多少书,读多难的书,连最后学习评量的方式也是非常威权,要孩子一较高下,大人们最后评审优劣。从头到尾,学生都是被动的客体,而不是学习的主体。多年来,大学教授们抱怨因为中学教育失败,大学生往往学习被动、缺乏批判思考能力。如果我们希望用这个阅读活动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我们更必须要将学生视为教育的中心,而非一味由上往下为他们决定。”

小说家、文化评论者朱宥勋也认为学生的学习动机很重要:“一个没有学习动机的学生,不管你塞了再多东西都是失败的,因为在你停止硬塞之后,他也会停止学习。你总不能跟他一辈子,所以这是完全不划算的交易。(有没有觉得很眼熟?这就是台湾人为什么不喜欢阅读的原因之一。)顺带一提,你教学生太简单的东西,也会摧毁他的学习动机。”

他认为设计教材(选择书单)时应该主要考虑学生可能学会的部分。

但也有社会学系教授并不认为高中生没有能力读这些作品,“如果这个社会给予高中生这个身份更多的时间与空间,我不认为没有高中生会去接触并阅读这些书籍所涉及的相关议题。”

对此书单引起的争议,台湾师范大学表示,为“鼓励高中学生开始接触经典文本,因此挑选世界历史上重要的思想著作为书单,活动属于鼓励性质,由高中生视个人意愿参加,并非强迫。”

台湾师范大学也指出,考量经典的重要性与高中学生的接受度,文学院除了限缩阅读范围(多是导论性质,每本约100页左右)外,也透过线上演讲影片,帮助减轻高中学生的负担,希望学生不是只阅读文字内容,而是强调理论观点和思辨。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