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新乡贤工作进行时】舟山市普陀区蚂蚁岛:凝聚新乡贤力量守好“红色根脉”织就海岛共富梦

2021-09-13 08:4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风从海上来,潮涌蚂蚁岛。2005年6月13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视察蚂蚁岛时指出:“老一辈创造的‘艰苦创业、敢啃骨头、勇争一流’的蚂蚁岛精神,不但没有过时,还要继续发扬光大。”今年,蚂蚁岛精神被确定为红船精神引领下的浙江“红色根脉”之一。蚂蚁岛管委会牢记总书记嘱托,以蚂蚁岛红色精神为立岛之本,充分挖掘新乡贤资源,成立“蚂蚁岛乡贤联谊会”,通过“新乡贤+”模式,推动新乡贤成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与蚂蚁岛精神传播的重要环节,织就起悬水小岛的共富梦。2021年上半年,常住人口仅4000余人的蚂蚁岛接待游客逾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805万元,同比增长66.1%。

01

红色基因传承

“添把火”

“党啊,没有您,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会倍加珍惜,坚定不移跟党走。”红色7月,建党百年,新乡贤林妙珠感慨万千。这位曾经驾驶着3米宽、40匹马力机帆船的女“老轨”,现在是蚂蚁到东海渔嫂宣传队伍的一员,专门为游客讲述当地人民艰苦奋斗的故事。

为宣传老一辈创业文化,蚂蚁岛成立以亲历过蚂蚁岛创业史的东海渔嫂为主的宣传队伍,让老一代蚂蚁岛创业奋斗历史的践行者、参与者、见证者从幕后走到台前,分享创业故事,弘扬蚂蚁岛精神。

同时,蚂蚁岛整合新乡贤资源,形成以丁荷叶、李雪浓等新乡贤为主力的搓草绳队、织网队、摇橹队等共计300余人23支文化团队,以三八海塘、人民公社旧址、创业纪念室等6处为现场教学点,推出红色教育研学游、艰苦创业体验游、造船工业游等5条特色线路,通过实地讲解、登台上党课、编演文艺作品等,为蚂蚁岛精神的宣讲、基地的体验式教学培训服务提供多元化服务。3年来,各类宣传队伍已讲述了3798场次,听众近5万人次。

02

产业升级转型

“加把油”

走进蚂蚁岛水产养殖区,放眼望去,一块块方正的养殖塘在阳光下泛着粼粼的波光。“大棚精养的方式,一年能出两茬,如果顺利,每亩虾塘可收上千公斤的成虾。”新乡贤方文武如是说。以前养殖是靠天吃饭,受天气、水质环境影响太大,温室大棚养虾效益高、风险小。岛上的养殖户们纷纷开展转型大棚养殖。

9月,蚂蚁岛也迎来虾皮生产旺季。虾皮加工业一直是蚂蚁岛的支柱产业之一,其虾皮生皮加工量约占全国市场份额的80%。“干虾皮还要经过最后的精筛才能成为成品虾皮。以前,我每年都要雇几十名工人来做最后精筛。 ”新乡贤邹友国说。他花费重金购买了色筛设备,可以自动识别干虾皮中的杂质并筛选出,只需要1名工人就能操作,节省了人工,提高了效率。

温室大棚高密度养殖南美白对虾和虾皮加工是蚂蚁岛渔业现代化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面对海洋渔业资源衰退的大环境,蚂蚁岛主动调整优化渔业产业结构,大力开展渔船升级改造,不断推进深水围网作业,着力提升虾皮加工水平,加快推广高效优质养殖模式……全岛渔业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速,渔业经济大幅提升。2020年,全岛渔农民人均纯收入逾3万元,高于全国和浙江农民人均收入水平。

蚂蚁岛在本地特色产业的基础上,成立位于蚂蚁岛客运站中集展示、咨询、销售、服务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官方旗舰店-“My soul”,吸收新乡贤企业家开发虾皮、紫菜等具有蚂蚁岛渔村特色的文创产品,让游客更好的体验蚂蚁岛红色风情。

03

生态文明建设

“搭把手”

“这片父亲为之付出一生的树林,如今已经成为了蚂蚁岛红色教育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乡贤、蚂蚁岛护林队队长盛成芬说,她想跟父亲一样,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为蚂蚁岛留下更多绿色。

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盛成芬的父亲盛再堂作为原蚂蚁岛乡林场场长,带领群众,凭着“蚂蚁啃骨头”的韧劲,将光秃秃的“癞头山”改造成了莽莽苍苍的森林岛,后被评为“全国十大优秀青年”。在盛再堂的感召下,盛成芬像父亲一般,育树、栽树、护树,数十年来栉风沐雨、接续奋斗。如今,岛上森林覆盖率达70%,绿化面积发展到1760亩,庭院绿化的植物品种多达300种,成为了一座名副其实的生态绿岛。

“护绿”的同时,蚂蚁岛持续开展环境综合整治的“守蓝”活动,全岛上下积极投身环境整治。以本岛新乡贤为核心的东海渔嫂宣传队、美丽庭院护绿队,“净岛”红色小分队,实施“垃圾清空行动”“清理海岸线”净滩行动,分区包干巡查,定期在休闲广场、景点公园、海岸沙滩等区域开展垃圾清理、路面保洁等志愿活动,带动越来越多的群众加入“净岛”“护岛”的队伍中来。近年来,蚂蚁岛生态环境、卫生状况不断改善,先后获得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称号,2019年获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荣获省级样板小镇、 AAA级浙江省景区村庄,“和美海岛”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04

渔农文化拓展

“加把劲”

“我希望把蚂蚁岛打造成中国鱼拓之乡。”蚂蚁岛乡贤联谊会副会长徐斌立说。怀着反哺之心,徐斌立这些年致力于推广鱼拓文化,他在岛上建立舟山鱼韵蚂蚁岛鱼拓画基地,屡次走进学校、社区,开设多场公益性的鱼拓艺术培训班,亲身传授鱼拓技艺,每次跟随学习的学员,少则数十人,多则四五百人。

为了推动蚂蚁岛鱼拓文化进一步从小众走向大众,徐斌立组织“舟山鱼韵杯”静水鱼拓评选暨中国国际精品鱼拓巡回展,走进北京、南京、烟台、霞浦等地,尽显鱼拓魅力;他也多方联系,组织举办“沈家门渔港小镇杯”静水鱼拓全国总决赛,吸引全国各地的鱼拓名家前来参赛。

除了鱼拓文化,蚂蚁岛还借助新乡贤力量,深挖蚂蚁岛精神内涵,孵化出建海塘、剪纸、渔绳结、抛蟹笼、塘钓及板罾等极富海岛渔农特色的文化体验项目,打造出《四季渔歌》《渔家姑娘织网忙》等讴歌蚂蚁岛创业情景的文艺节目,推出以红色教育、艰苦创业教育、海岛老手艺传承为主要内容的“童心向党——蚂蚁岛精神红色研学行项目”旅游项目;由新乡贤鲍红英创作的《蚂蚁岛精神及其时代价值》党课获评省党校系统精品课,现已成为蚂蚁岛精神红色教育基地学员必学课程。

05

社会公益服务

“助把力”

“能为家乡尽点力,把先进的医疗资源带到小岛,给家乡人民看病是游子们的一份心意,以后我们还会坚持下去。”蚂蚁岛乡贤理事会会长何静兵诚恳地说。

今年5月,在蚁岛乡贤理事会举办“乡贤反哺,再诉绿叶对根的情意”的大型义诊活动在蚂蚁岛老年活动中心开启。几位外地专家更是抵不住浓浓乡情,提前一天来到蚂蚁,只为尽快来家乡做贡献。由于义诊不限号,当天前来看诊的病患络绎不绝。各个诊室内,专家们详细询问病人病史,认真进行检查,并提出科学的治疗方案,免费发放药品。听闻很多老百姓排不上号,新乡贤医生们纷纷主动要求加号。本次活动共为蚂蚁岛400余名患者进行了免费诊疗,且几位行动不便的村民提供了上门问诊服务。

近年来,蚂蚁岛乡贤理事会会长何静兵依托本职工作,集聚新乡贤医学界资源,每年坚持组织开展“贤公益”乡贤医生大型义诊活动,让蚂蚁岛村民足不出户享受到名医专家的医疗服务。目前已开展5次,惠及群众一千余人次。

(供稿:舟山市普陀区委统战部)

原标题:《【新乡贤工作进行时】舟山市普陀区蚂蚁岛:凝聚新乡贤力量守好“红色根脉”织就海岛共富梦》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