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从解决水患到成为省级“美丽河湖”,临海灵湖抓住了哪些关键点?

2021-09-14 17:0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五水共治”开展以来,浙江打出了一套步步深入的治水组合拳,谱写了一曲雄伟壮丽的治水华章,涌现了一批治水主题鲜明、管理制度健全、配套设施完善、宣传活动丰富、保障措施有力、社会影响显著的河湖湾滩、公园湿地、乡镇街道、社区村落、学校企业、展馆院所、工程设施等。

跟着小编一起打卡

临海市灵湖公园

灵湖位于浙江省临海市,水域面积1.2平方公里,平均水深3.5米,是台州目前最大的人工生态湖,碧波千顷,乘船荡漾在湖中,从绿树浓荫看到亭台楼阁,路过湖心,和岛屿远远打个招呼,两岸风情尽收眼底。灵湖先后获评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20年省级“美丽河湖”。

每年的夏秋季节,临海台风多发,易挟海潮,并仙居、天台诸水影响临海,洪涝灾害频发,素有“天仙配,大田汇”之说。

为解决水患问题,灵湖景区按照“治水、理水、乐水”理念设计建设,通过开挖湖面和泄洪河道,对港湾河道截弯取直,蓄洪量增加到327万立方米,灵湖分洪、滞洪、泄洪能力进一步提高,有效降低城市水患风险。同时充分尊重自然规律,以生态宜居的理念系统修复水体、山体和废弃地,极大地改善了临海市区的水生态系统。

多措并举治水体

持续提升水质量

灵湖以主湖面为依托,开挖串联纵横水网,利用水位高差以及设置泵站促流,促使水体常年流动,释放水活力;从上游的牛头山水库引进活水,加强水体置换,基本实现灵湖每月开闸换水1至2次;定期对湖区局部拓疏、清淤,实现湖区外连城市河网,内接细微水体,水流畅通;加强8个点位的水质监测,巩固治水成果。近年来,灵湖水质基本保持在Ⅲ类标准以上,未出现蓝藻规模性爆发。

涵养优化水生态

深入改善水环境

自灵湖开湖以来,临海每年都要进行春秋两次的鱼苗投放,通过增殖放流活动来实现以鱼养水、以鱼活水、以鱼净水。2020年,共开展增殖放流活动3次,投放益水性湖鱼苗、蟹苗200余万苗。同时,不定期开展打击非法捕鱼电鱼专项行动,减少因非法垂钓、捕捞造成对水体及水岸生态的破坏,确保水生态持续向好。

水岸同治景观建

湖清岸美环境优

增强水域岸线管护,强化水上保洁工作,组织工作人员定期巡查河道、清理水生植物;建设维护亲水平台、廊桥、码头、休闲亭等景观设施,改造环湖亲水绿道1120米;维护好灵湖景区原有滩涂、杉树林、湖心岛、鸟岛等生态面貌的基础上,搭配种植芦苇、菖蒲、鸢尾等亲水景观植被2700余平方米,建设生态驳岸1938米、生态浮岛5个,着力打造便民、亲水、优美的水岸景观。

党员志愿者先行

治水“协奏曲”联唱

临海市在灵湖畔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鼓励党员和志愿者主动参与,通过义务保洁、“爱护‘幸福湖’,我们在行动”等形式,营造线上线下全民爱水护水的氛围,形成群众“爱护灵湖,你我同行”的观念。临海市机关党工委、共青团临海市委、妇联等单位也将灵湖景区作为共建共享窗口,因此汇聚起群防群治的力量,共同推进“五水共治”,奏好治水协奏曲。

转载自| 无限台州

原标题:《从解决水患到成为省级“美丽河湖”,临海灵湖抓住了哪些关键点?》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