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想长高,了解骨龄很重要

2021-09-15 15:1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Pediatrician-GDM 医学界儿科频道

*本文所涉及专业部分,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话聊骨龄的那些“前世今生”

现如今孩子的“身高”成了家长越来越重视的问题,在儿保门诊经常会有家长主动要求查孩子骨龄来预测身高,同时也有利于儿保医生早期筛查出那些骨龄异常的小朋友。

什么是骨龄?

临床常用的骨龄评估方法有哪些呢?

骨龄和身高有什么关系呢?

影响骨龄的常见因素有哪些呢?

这篇文章就来聊一聊骨龄和身高的那些“前世今生”。

什么是骨龄?

骨龄是骨骼年龄的简称,骨龄和年龄不一定一致,它代表的是骨成熟度,反映的是生物年龄。

骨龄需要借助于骨骼在X射线摄像中的特定图像来确定,通常要拍摄人左手手腕部的X射线片,医生通过X射线片观察左手掌指骨、腕骨及桡尺骨下端骨化中心的发育程度进行评估。

图源:《骨龄图谱(2016版)》

正常情况下骨龄与生活年龄(日历年龄)之间相差±1岁,在此范围之外则称为骨龄提前或延迟,若临床上考虑婴、幼儿有骨延迟时会加摄膝部X线片。

骨龄和身高有什么关系呢?

身高受遗传基因的表达、内分泌激素作用以及营养因素的影响,其中遗传潜力计算公式为:

男孩身高(cm)=(父亲身高(cm)+母亲身高(cm)+13)÷2±5

女孩身高(cm)=(父亲身高(cm)+母亲身高(cm)-13)÷2±5

身高增长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4]。

第一个生长高峰

生后第一年增长25-27cm,生后第二年平均增长10-12cm,2岁以后到青春期前每年增长速度较稳定,约5-7cm,有一个简单的平均身高估算公式:2-12岁身高(cm)=年龄(岁)×7+77。

第二个生长高峰

青春期的生长高峰称为身高增长高峰(peak of height velocity, PHV)。

青春前期儿童身高生长开始加速,女童以乳房发育(约9-11岁)、男童以睾丸增大(约11-13岁)为标志,1-2年后达PHV,持续1年左右后生长速度逐渐减慢。一般PHV使男童增加约7-12cm/年(平均10cm/年)、女童6-11 cm/年(平均9cm/年),整个青春期男童身高增长约28cm、女童约25cm。

儿童身高的增长主要依靠骨骼干骺端的软骨逐渐骨化和骨膜下成骨作用使骨增长、增粗。当骨骺线发生闭合,身高便停止增长,男童约20岁、女童约18岁。

与身高相关的骨骼有头颅骨、脊柱骨和下肢长骨三部分,出生后第一年头颅骨生长最快,脊柱次之,四肢最慢,而到了青春期则以下肢增长最快,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小年龄宝宝看起来往往“头大腿短”。

而骨龄与生长板结构存在密切的关系,骨龄小代表生长潜力大,反之则说明生长空间小,因此可以用骨龄来预测身高。当男童骨龄为15岁、女童骨龄为13岁时已达最终身高的95%。

实际上,在儿保门诊我们可以利用骨龄与生长曲线图粗略预测儿童身高。例如一名8岁男童,其身高为130cm,测得骨龄为10岁,那么根据《中国2-18岁男童身高、体重百分位曲线图》,找到10岁骨龄对应的身高水平为P3-P10,再结合18岁此区间的身高值预测其成年身高范围大致在161cm~165cm。

其实骨骼发育不仅对身高起着直接决定性作用,与儿童运动发育也是相匹配的,“二月抬、六月坐、十二月走”的大运动发育过程就分别与脊柱的生理弯曲“颈曲、胸曲、腰曲”的发展形成相适应,因此儿保医生会提醒家长孩子不宜过早学坐、学站,以免影响脊柱的过度屈曲,也会影响身高。

临床常用的骨龄评估方法有哪些呢?

很多家长会发现,在儿保门诊每个诊室必备一本骨龄图谱,医生在拿到小朋友的骨龄片子之后会将其与图谱进行复核。

骨龄评估方法最早要追溯到1926年,经过世界各个国家不断研究完善,目前临床运用较为广泛的有以下几种方法[1]:

1、Todd于1937年首创,经过Greulich和Pyle多次修订而成的手腕部骨龄成熟的系列性X线图谱,即G-P图谱法,包括男子31张标准片、年龄范围0-19岁和女子27张标准片、年龄范围0-18岁。评价时只需将未知X线片与图谱对照,找出其中最相近者即可确定未知片的骨龄。该方法简便明确,在国际上广泛使用。

2、Tanner和Whitehouse等人于1962年创建的TW计分法,依据各骨成熟过程中形态变化的多个感兴趣区。已于2000年进一步修改完成TW3标准。

3、上述两种方法参考人群集中在欧美国家,因骨龄存在明显的种族差异,因此原国家体委科教司牵头于1992年仿照TW计分法制订出了适合国内青少年儿童骨发育规律的《中国人骨发育评价标准-CHN法》[2]。

4、随着中国经济近20年来的发展,数次大规模的中国学生健康与体质调查与国民体质监测均证实了我国儿童生长加速的长期趋势,原有的CHN法已不适用于中国当代儿童。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体育总局于2006年颁布并实施了新的骨龄评价标准《中国人手腕骨发育标准-中华05》[3],该标准运用新的骨龄评估方法RUS-CHN法制订了①TW3-C RUS(桡尺、掌指骨) ②TW3-C Carpal(腕骨) ③RUS-CHN。

哪些因素可以影响骨龄呢?

骨龄受遗传因素、营养状况、内分泌环境(如生长激素、性激素、甲状腺激素)、疾病、运动、骨龄评估方法等影响,其中常见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几点:

1、超重、肥胖增加骨龄提前的风险,超重男、女童骨龄提前风险接近,肥胖女童骨龄提前风险大于男童。消瘦增加骨龄落后的风险[5]。

2、生长激素缺乏所致矮小症患儿普遍存在骨龄落后,骨龄落后值与生长激素峰值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6]。真性性早熟和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儿童骨龄常常提前。

3、青春期甲亢患者骨龄发育落后,FT3与骨龄落后关系更为密切,甲亢病程越长,骨龄落后程度越明显[7]。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患儿骨龄则显著低于正常儿童[8]。

4、体育锻炼有利于骨骼及全身的钙磷代谢,促进骨骼发育,有研究表明,经常运动组骨龄平均值高于不经常运动组,且前者骨龄与生活年龄之差显著小于后者,也就是说经常运动组骨龄与实际年龄更为接近[9]。

小 结

对于生长发育正常的儿童,定期监测身高的水平和速度以及骨龄(通常每年随访一次骨龄)是很有必要的,便于儿保医生结合临床及时发现影响骨骼发育的因素。儿童青少年做到营养均衡、每天摄入400ml奶制品、规律补充维生素D 400IU/天、坚持运动并且避免超重和肥胖、保证充足睡眠,可以为身高的遗传潜力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刘洁琳, 刘杰. 骨龄评估系统发展综述[J]. 生命科学仪器, 2017(02):9-13.

[2] 张绍岩, 杨士增. 中国人手腕骨发育标准—CHN法[J]. 体育科学, 1993,13(6):33-39.

[3] 张绍岩, 刘丽娟, 吴真列, 等. 中国人手腕骨发育标准—中华05 I.TW_3-CRUS、TW_3-C腕骨和RUS-CHN方法[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06(05):509-516.

[4] 《儿童保健学》第三版出版发行[J]. 中华儿科杂志, 2006(03):205.

[5] 高海涛, 李阳, 李辉. 不同营养状况下儿童青少年骨龄发育提前或落后的风险分析[J].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20(02):114-117.

[6] 武苏, 汪素美, 朱子阳, 等. 2132例矮小症患儿病因及骨龄分析[J]. 临床儿科杂志, 2015(08):730-733.

[7] 廖珂华, 李妮, 卢桂南. 青春期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骨龄及骨代谢的特点分析[J]. 实用医学杂志, 2013(06):928-930.

[8] 王德承.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患儿骨龄的影响因素分析[J].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5(03):346-347.

[9] 李古强, 郭成吉. 骨龄评估及其与运动的相关性[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7(45):9182-9185.

本文首发:医学界儿科频道

本文作者:Pediatrician-GDM

责任编辑:CiCi

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在审核通过时的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已发表内容的适时性,以及所引用资料(如有)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作出任何承诺和保证,亦不承担因该些内容已过时、所引用资料可能的不准确或不完整等情况引起的任何责任。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者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版权申明

原标题:《想长高,了解骨龄很重要》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