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易立竞“毒舌”失灵怪谁?

2021-09-16 12:1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易立竞「毒舌」失灵怪谁 原创 毒Sir Sir电影

披哥过半。

舞台精彩,男星不油腻,到这已经让Sir超出预估。

如果还说有什么期待。

其实是隐藏幕后,暗中观察着众男星的“她”。

以及她带来的全新节目——

定义2021

这已经是第2季。

2020版的《定义》,作为《姐姐》的补充,展示着女星们节目之下,更多的人生纵剖面。

张雨绮“为快感买单”的洒脱;金莎直言“想翻红”的坦率……

《定义》一时间吸粉无数,同时也提供不少“翻车现场”。

靠着“冒犯式访谈”,易立竞火了,被称为娱乐圈鬼见愁、照妖镜。

如果说《浪姐》的舞台,是正餐,那《定义》的访谈,就是这档综艺最好的佐料,配菜。

甚至当时《定义》口碑大幅超越正戏《姐姐》。

豆瓣逼近8分。

如今,面对的嘉宾变了,易立竞的身份变了。

不再是纯主持人。

近两年不断在各种综艺中曝光,她更像个“跨界艺人”。

于是,《定义2021》自然也变了。

口碑不再统一:

尽管分数没出,但评论里有五星,有一、二星。

差评中大部分在说,易立竞的访谈不再真实,不再犀利。

Sir看了几期。

评论说的,好坏与变化,Sir都有同感。

不过,如果真正去对比节目前后的改变。

与其说,易立竞怂了,怕了,假了……

不如说我们对“访谈节目”的需求正在悄然变化。

01

《定义2021》这一回的口号,是创新。

打破《浪姐》一对一的专访模式。

变成一对多。

注意这个场景。

节目根据不同的对象,做了精心设计,试图用情景包装的谈话,挖掘受访哥哥们的真实自我。

第一期主题:“人生电影院”。

嘉宾李承铉,和学了3个月中文的李铢衔,在装潢复古的电影院;

第二期主题:“访客待客守则”。

“哈人”刘聪+“哈人克星”赵文卓,在装置的茶室里做“问卷”。

第三期名为“大湾区观察记”。

易立竞和三位大湾区哥哥,在靓仔茶餐厅玩游戏。

主题、场景、甄选嘉宾。

节目明显试图作出“综艺感”与“融洽度”的升级。

李铢衔与李承铉的语言“翻车”,赵文卓和刘聪一静一动,大湾区哥哥天然的港式幽默……

以上设计,其实并非易立竞可控。

易立竞的“改变”,更多是配合节目的升级:

这不再是一个纯粹的访谈节目。

更像是“养成类访谈节目”。

易立竞问出的问题,更像是普通观众层面的好奇。

比如李铢衔的“伤痛”,李承铉的“忧郁”。

让看了节目的观众,更能和这些“哥哥们”共情。

而她擅长的挖坑,变得浅显,不痛不痒。

甚至成为艺人告白的垫话。

易:你的意思是,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不用想着老婆孩子和家里的一切状态?

圆滑点儿的哥哥可能会强调自己对家人的想念。

嘿,李承铉就往坑里跳。

对 说实话

应该真的在创作的这个过程中

没有太想任何别的

虽然我老婆听着可能会有点难过

全情投入的专注,直截了当的坦率,让易立竞都只能频频点头。

节目还开始玩游戏。

和赵文卓,用一种动物形容对方、看对方的手机屏幕、画画分析人的心理。

弹幕直呼分析了个寂寞。

间隙,冷场。

易立竞在提问大湾区三个哥哥时,连时间都无法均衡。

Sir理解。

我们对易立竞的质疑,来源于对她“毒舌”印象的落差:

从犀利冷峻的“审视者”,转为躬身入局的“好奇者”。

易立竞不该仅仅是好奇。

她还应该刺破,应该进击,应该踏破铁鞋……

可惜。

《定义2021》需要的并非这样的易立竞。

02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定义》一开始是档怎样的节目?

场景布置,简洁,明亮。

两把椅子,两个人面对面。

用最简洁的方式直击受访者的心灵,撕下矫饰和伪装,呈现相对真实的人。

相对符合我们对“易立竞访谈”的预期。

完整的对谈,进击的提问方式,受访者与采访者的微表情,话语的机锋……

难得重现了更深度的“访谈魅力”。

于是,“喧宾夺主”般出过不少爆点——

而且过去的简单布置,也经常有着小心思。

王丽坤的一期《定义》。

节目结束时,易立竞发问:

- 那你理想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 我觉得现在还好

因为我身边的人,其实把我保护得蛮好的

工作人员也不会告诉你这个告诉你那个

他会让你待在这个楚门的世界里

- 都不去敲敲门,告诉你还有这个门?

- 偶尔也让他们进来吧

配合谈话,这时的镜头语言值得玩味:

镜头回拉,灯光、摄影机、工作人员、拍摄场地布置映入眼帘。

暗示观众——

你,此刻,正在窥探着“楚门的世界”。

《定义》实实在在认真做着访谈。

不过别忘了,它也引起过不少风波:

言多必失,言多必“错”。

还有。

《姐姐2》,《定义》甚至直接消失。

效果这么好,为什么砍掉?

原因Sir不揣测。

但至少,当易立竞再次出现在这个节目里。

她第一反应的懵逼,我们大概能理解:

这一季《定义》要做什么

我现在已经完全不知道

03

除了节目定调不清晰,还有失控。

节目转型,后续逐渐暴露出易立竞的短板。

做财经、社会新闻出身,让易立竞更擅长严肃类访谈。

习惯深挖问题本质,用一种毫不留情的态度撕开受访者的掩饰与伪装。

因此,她必须直击这些公众人物的争议。

让观众恍然大悟,哦,ta也就是一个普通人。

如今呢?

她要和嘉宾聊音乐——

面对无法用中文交流的李铢衔,对音乐的不了解,让她露出迷茫和困惑。

她要和嘉宾玩游戏——

没有综艺感,临场反应慢。

毕竟,易立竞不习惯把“访谈”当成“游戏”。

玩转瓶子提问的游戏时,按照规则,被选中者要给提问人五个答案。

如果不能给出五个答案的问题,将被作废。

轮到林晓峰问谢天华:到底什么时候打算退休呢?

这明明是很好的问题。

但易立竞觉得这没法回答出“五个答案”,所以问题作废。

连弹幕都大呼可惜,主持人多余。

问题出在哪?

是主持人么?

Sir有所保留——

毕竟这样的“访谈”,已经完全偏离了我们认知中的“访谈节目”。

访谈节目的核心是什么?

Sir以为是两个字,专业。

专业的背景调研——我对你足够了解。

专业的提问技巧——我知道你有些问题不想说,但我能让你想说。

以及,专业对专业的尊重——排除误解,不带偏见的坦诚交流。

但专业,也意味着局限。

它需要事前大量的准备,采访者多年积累的经验形成直觉应对各色受访者,甚至,需要时间沉淀。

最经典的例子。

当年柴静采访周星驰,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周星驰始终收着,遇到问题躲闪回避。

这并不代表柴静不“成功”。

事实上,那次采访后周星驰一直觉得愧疚,因为柴静真诚的态度确实已经打动了自己。

所以,20天后,周星驰主动联系柴静,希望再采一次。

这才有了那句经典的“一万年确实太久了”。

这才是访谈节目的魅力,它直面人性中的善变、矫饰,和沉默。

《定义2021》并没有提供这样的条件。

一方面,明星说话的空间的确在缩窄。

另一方面。

我们对“专业”逐渐失去耐心——综艺不断逼艺人“跨界”,不断满足“惊喜内卷”。

正如台上的哥哥。

原来赵文卓可以说唱,原来林晓峰唱歌这么好听,原来GAI可以跳舞……

于是。

易立竞和她的《定义》,也成为这种娱乐圈解构风潮的牺牲品。

一个细节。

《定义2021》里,易立竞有几次笑了。

李承铉被戚薇科普郭敬明喝水的场景,特意来致敬。

她笑了。

刘聪,赵文卓,都是有所耳闻,有备而来。

她也笑了。

笑什么?

她也成为了那个装进套子里的人。

04

Sir并非想为易立竞开脱。

一档《定义2021》,也不足以抹去她曾经的成就。

太多名场面。

杨幂、李小璐,黄晓明……受访者所有的犹豫、喘息、小动作、微表情,都会被计算在她的射程范围。

问题是。

这样的明星访谈节目,还会有吗?

就算有。

多少明星敢冒着风险前来接招?

想要在娱乐圈更进一步,易立竞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吐槽大会》是一次尝试,正巧效果不错;

《定义2021》也是一次尝试,可惜步子迈大了。

从《南方人物周刊》的高级主笔,做了让无数明星头疼的魔鬼采访的新闻工作者;到签约杨天真的壹心娱乐,成为“艺人”。

易立竞悄然转变,所以这并不是一次偶然的失误。

批评易立竞,或吐槽《定义2021》,其实意义不大。

毕竟。

前者,是为数不多还以“访谈者”活跃于娱乐圈的人;

后者,是为数不多还以明星访谈为形式的节目。

它们都在夹缝中生存。

于观众,更应该警惕的——

我们的娱乐环境正在怎样塑造着一座新的“信息茧房”。

《黑镜》早就预言过。

未来世界,所有人只能观看一档制作精良但低俗无聊的真人电视秀。

主人公Bing试图觉醒。

他对现况感到痛苦和厌倦,饱受折磨。

唯一念想,是女神更进一步。

而逃出枯燥机械运动的上升路径只有一条——

上全民选秀综艺,成明星。

于是,Bing倾尽自己所有点数帮女神登上舞台。

女神如愿赢了。

也如节目所料,沦陷了。

她在选秀获得流量,然后选择成为艳星,被所有人观赏,从而获得金钱名誉地位。

Bing绝望又愤怒。

他燃起斗志,想亲自刺穿这虚伪的一切。

挣够点数上节目,计划在节目里发表演讲后自杀。

他痛斥娱乐至死的商品化社会,怨恨让他觉得唯一美丽的真实被毁掉。

万万没想到。

导师和观众爱死了这一幕——

Bing用玻璃碎片抵着动脉的样子,成为他们眼中最新奇有趣的表演。

面对滔天的名利诱惑,他会作何选择?

影片最后——

黑哥换了大房子,喝着高级橙汁,恰着综艺的钱。

做着同样的动作。

回到《定义2021》。

易立竞有一段耐人寻味的出场。

波点衬衫,黑蕾丝中长裙,半黑框镜。

她走在老上海影楼风的街道上,优雅知性得像拍王家卫电影。

可镜头一转——

穿细高跟在石砖地上走,步履维艰。

没走几步,鞋跟就卡进石缝里。

卡在石缝。

这是易立竞的现状。

更是我们面临的境地。

如何解脱?

我们能做的,或者恰恰和这档节目相反。

别急着改变。

不必急着去“定义”。

——可能是当下接近真相最快的路径。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西贝偏北

原标题:《易立竞「毒舌」失灵怪谁》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