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中国共产党简史 (81)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抚远市公安局
2021-09-15 16:4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澎湃号·政务 >
字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八十一、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全面深化改革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具有突破性和先导性的关键环节。进入新时代,党中央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态势。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科学规划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和时间表、路线图。全会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全会在重大理论和政策问题上取得一系列新突破,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等新观点新论断,出台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领域336项较大的改革举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意义是划时代的,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全新局面。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建立更高层面的领导机制。2013年12月,中央成立习近平任组长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改革的高度重视,充分表明了党中央的改革决心,有利于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有利于确保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有利于保证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任务和各个环节落到实处。党的十八大以后的五年,先后召开38次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365个重要改革文件,确定357个重点改革任务,出台1500多项改革举措,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

在改革实践中,党中央突出强调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着力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提出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村土地“三权分置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共建“一带一路”、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等新理念新举措,推动国有企业、财税金融、科技创新、土地制度、对外开放、文化教育、司法公正、环境保护、养老就业、医药卫生、党建纪检等领域具有牵引作用的改革不断取得突破,使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阻碍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

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发展历程中,党中央着力抓好基础性、长远性、系统性的制度设计,对于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稳妥推进财税和金融体制改革,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确保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健全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等,都作了制度性安排。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在制度的不断完善中得到提升。

原标题:《【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中国共产党简史 (81)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阅读原文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