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食梦者》:人不中二枉少年!
中二是病,能治,但也只能遏制而不能治愈。一旦罹患了中二之症,这辈子的热血就很难冷却下来了,或许在长大成人后很难再感受到血脉贲张,那也只是因为缺乏足够的外界刺激,这种刺激甫一出现,便是中二之症复发的时候。
潜伏期的中二病患者几乎终生都在主动寻求这种外部刺激,《食梦者》提供的就是这样的刺激。
这部根据大场鸫、小畑健同名漫画改编的真人版电影去年10月已于日本上映,但和中国观众见面也就是最近的事。对于漫画迷而言,《食梦者》的故事并不陌生,高中生真城最高收到同班同学高木秋人的组团邀请成为漫画家,曾目睹漫画家叔父猝死的真城同学当即拒绝了这一邀请,又在暗恋已久的女同学亚豆美保的激励下义无返顾地走上了漫画家这条“绝路”……
男主角的名字“最高”便为整部作品打下了坚实的中二基础,回顾一下中学二年级的你,是不是也感觉自己棒棒哒!加上红蓝二人组已登上《周刊少年JUMP》为进军目标,中二之症如果不能在观影过程中病发,那也只能证明这部电影的失败。

电影的时长限制决定了其无法囊括漫画、动画的全部内容,这种对内容的折损与删改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影将失去一部分漫画粉与动画粉——改动意味着再创作,而在创作注定不能讨好所有人。
不过,因为电影对原作内容的删改而否定电影的,堪称动漫原教旨主义者,是重症中二病中个人封闭症状的一个重要体现。抛开原教旨主义论不谈,真人电影版《食梦者》称得上是一部好电影。



这种设定或许一定程度上减损了电影能够表现出的人物内涵,但简单的人物却更便于保证整个故事的完整与流畅,增强情节的张力,使得影片结尾平凡人依靠友情、努力所获得的胜利更加弥足珍贵,从而突出了整部影片的热血主题。

一部不足两小时的电影能够张弛有度地将人物的心灵成长路径完整呈现就已经踏过了合格线,而《食梦者》在部分的场景调度上颇具亮点,足以成为这部电影的加分项。
绘制漫画的过程,人物在肢体动作幅度上相对偏小,这种静态与反映主人公奋斗的“燃”状态是不相符的,导演大根仁选择将漫画以大面积投影的形式展现出来,并使之不断在漫画工作室这一有限空间内流动起来,辅以节奏感强烈的背景音乐,为整个场景注入了动感。
在表现真城、高木二人组与新妻英二在作品中一较高下时,导演选择以战斗场面为表现形式,将抽象的欢迎度比拼具象为人与人真实的对抗,依靠着动感极强的场面将三周的人气比拼缩短在两分四十五秒的时长中表现出来,时间虽短,但足以形象地呈现出双方竞技的态势,真诚与高木在挥动沾水笔时所体现出的疲劳感与紧张感,和新妻的松弛状态形成鲜明对比,鼓点增强了整个场景的紧迫感,令整个场面富有戏剧性。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阿拉蕾》《北斗神拳》《圣斗士星矢》《七龙珠》,九十年代的《灌篮高手》、《幽游白书》《浪客剑心》以及世纪末开启连载之路的三大“民工漫”《ONE PIECE》《火影忍者》《BLEACH》,千禧年以后的《死亡笔记》《银魂》,以及与当下距离更近的《暗杀教室》《黑子的篮球》《食戟之灵》,对于许多人而言,《周刊少年JUMP》就是日本动漫的代名词,而《食梦者》也很好地利用了这种情怀。
电影以《周刊少年JUMP》刊载的经典作品收尾呼应,作为整部电影两个最为重要的场景,真城与高木所在的工作室与《周刊少年JUMP》编辑部都充斥着对往昔经典作品的回忆,漫画作者聚会时依靠对《灌篮高手》等经典漫画作品中人物的模仿拉近彼此的距离……影片最后真城与高木红蓝二人组击掌的慢镜头也能触发足够丰富的联想,《灌篮高手》中樱木花道与流川枫的击掌镜头历历在目。

作为观众的我们总是容易被这样的情景感动,当我们清醒时,我们总是说电影里说的不是真的,可当我们点击“播放”键的一刻,却又宁愿相信是真的。讲真,谁不愿意毫无顾忌地拼搏一场,哪怕是那种杀敌一万自损八千的不经济也不明智的战斗,毕竟人不中二枉少年呢!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3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