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Ta不跟我吵架,却能让我气得肝疼丨被动型攻击人格

2021-10-03 07:3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KY KnowYourself

策划 / 二狗子

原作者 / Darlene Lancer, JD, MFT

撰文 / Mackenzie、 二狗子

编辑 / KY主创们

前两天,我在微博上看到了这样的一张聊天截图:

尽管知道这位妈妈并无恶意,但这样的对话还是着实让人毛骨悚然……毕竟现在,微笑表情的内涵,已经不是表面那么简单。

我忍不住和朋友吐起了槽:

你说这些小黄脸表情,本来的意思好像也挺阳光向上的,现在怎么就变成这幅样子了呢?

好问题,我举几个例子你体会一下。

“好的,收到

”你觉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内心不想收到,隐晦地用微笑掩饰心里的mmp。

“哥哥,你给我买这个,你女朋友知道了不会生气吧

”这个呢?

生怕giegie的女朋友不生气。

发现了吗?这些表情之所以在句子里看起来阴阳怪气,是因为它们的图像本身所表达的情绪,和我们实际想表达的观点,其实并不一致。

这让我想到在生活中常遇见的一类人:日常交流中,ta们好像总是很很无害,可ta们的言行却总让你感觉不舒服,好像隐藏了一种说不出来的攻击性。每次和ta们交流完之后,你都觉得沮丧又懊恼。但ta们却会在这个时候表现得异常平静,甚至会问你“你干嘛忽然这么生气?”

心理学上,我们把这种行为称作“被动攻击”(passive-aggressive behavior)。

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遇到被动攻击,要怎么办?

生活中的很多交流,之所以会让我们感觉不舒服,其实是因为其中存在的被动攻击行为。那么,被动攻击具体会出现在哪些情境里呢?

我们总结了几种常见的被动攻击句式。来看看,你曾经被这些发言“击败”过吗?

句式一

我没有生气,是你想太多了。

被动型攻击人格不喜欢表达出ta们真实的想法和欲望,但ta们的所作所为又往往能够透露否定、消极的态度。这类人群可能曾在成长过程中因公开表达愤怒或是反对意见而遭到惩罚,ta们能够泄愤的唯一途径便是被动攻击行为。Ta们通过这种方法暗中控制他人,但同时又可以把控制欲强的罪名怪到对方头上。

句式二

随便你,我都可以。

这又是一种无声抗议的方式。有时候和ta们商量一些未来的计划,比如什么时候去哪里度假,或是租什么样子的公寓,ta们并不会直接提出反对,而是不停地在每项提议里找各种错,然后也不愿意提供自己的任何建议。

句式三

哦,我忘了,下次一定!

比起面对面地拒绝或是直接表达愤怒,这类人群更有可能“无意”地以消极行为抵抗他人的需求。比如“忘记”洗碗,约会总是迟到,约好的事情总是找借口拖延等等。而就算ta们最终完成了这些事情,事后可能也留下了一堆烂摊子,等着别人帮忙收拾。这也恰恰是这类人责任心缺失的表现。

句式四

嗯嗯好,你说得都对。

克制住沟通的冲动是另一种表达愤怒和通过被动展现权力的方式。Ta们会避免一切真诚讨论问题的机会,或者又开始扮演受害者,说着“你永远都是对的”,然后就这样终止谈话。这些对话中,ta们完全没有办法表达出他们真实的想法、感受和欲望。

句式五

只有我一个人觉得……吗?

喜欢说这句话的人对自己想表达的立场是不够自信的,但由于ta们不喜欢被控制,因此ta们就会通过这样的句式拉他人下水,分担自己在表达不同意见时要承担的责任。

怎么样,这些句式,你是不是都曾在日常交谈中遇到过呢?

当你被这些言论冒犯,准备对ta们的发言较真时,ta们就像开了闪避,轻飘飘地来一句“你想多了”,让你毫无还口之力。

打又打不过,骂又骂不赢。遇到这样的被动攻击,难道就真的无计可施了?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还得从被动型攻击人格“被动”的源头聊起。这群被动型攻击者的痛点,可能比你所想的简单得多。

许多人和被动型攻击者交往时,往往有这样的感受:

Ta们常常看起来一副什么都无所谓的模样,也不会直接表达出ta们的反对意见,但你却能感觉到ta们内心的抵触。当你想和ta们好好聊聊时,对方却用消极、被动的态度草草带过,想要和ta们进行一场坦诚、直接的对话交流,简直是一件天大的难事。

而如果你和ta们足够熟悉,你会惊讶地发现:与温顺、随和的表象相反,ta们的内心常常愤世嫉俗。抱怨、嫉妒、对更优秀人群隐秘的仇恨,就是ta们内心的主旋律。

这与被动型攻击者常见的人格特质有关。Ta们中的很多人在童年时期,曾有过因为表达愤怒或对立想法而遭受惩罚的经历;长大之后,ta们的内心充满了对于遭受羞辱的羞愧感和恐惧感。对ta们来说,对冲突的恐惧是深入心底的。

ta们担心直接表达不满会对关系造成伤害,甚至导致关系破裂,所以倾向于埋葬自己不快的情绪。这使得ta们保持着非常顽强的防御机制。这种防御机制的具象表现,即为ta们对所排斥事物的被动攻击。

比如在亲子关系中,孩子往往很难直接通过言语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很多孩子就会转而通过“懒”间接地传达不满,让父母知道自己的错误。一个很懒的孩子,往往是在攻击令ta无法直接用语言表达愤怒的父母(作者:懂了,这就一键转发家庭群)!

许多研究已经表明,被动型攻击人格经常与边缘型或自恋型人格障碍存在关联性。也因此,ta们又时常会嫉妒那些比自己有着更高的地位和成就,或者拥有自己并不具备的特长的人。因为在内心深处,ta们同样渴望自己拥有同样的荣誉——ta们相信只有自己才配得上这些成就和特权。

这种情感的背后,核心是一种自卑感。

被动型攻击人格生怕别人把错误的根源归咎于自己。“如果提出反对意见,大家会觉得我不好相处”“绝对不能出差错,否则大家一定会讨厌我”……这样的想法植根于ta们的脑中。

于是,为了避免被讨厌的风险,ta们选择被动攻击的方式,否认自己的愤怒,逃避可能面临的冲突,永远觉得自己身上经历的各种问题都是他人导致的,永远不愿看清自己犯下的错误。似乎只要不去正面回应可能造成冲突的一切交往,就能维持自己随和、无害的形象。

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被动攻击不仅发生在言语交谈中。一个习惯了被动攻击的人,也会在生活中拒绝承认负面情绪的存在,否认负性体验的发生。

有些人会应用它来应对无法抗拒的压力,比如当你感到伤感,却又因为工作的缘故无法发泄时,一种纾解自己情绪的方式就是在内心否认自己此刻的悲痛。这无可厚非。可是,如果一直习惯于用被动攻击应对遇到的挫折,你将永远无法直面问题并解决它。

到最后,否认自己拖延的人会一次又一次地迟交工作,最终被劝退;否认自己愤怒的人可能用被动攻击的方式伤害着自己的人际关系。

然而事实是,很多使用被动型攻击的人并没有意识到,长期使用这种方式应对问题实质会对生活造成多大的麻烦。甚至还对自己成功避免了一次次“事故”的发生而沾沾自喜。

比如,一个被动型攻击人格者想和恋人分手,但又不希望自己成为提出分手的那个人(如上文所说,ta们会尽可能地避免冲突和责任)。此时,ta就很可能会使用一系列被动攻击的方式,来迫使对方提出分手:

故意和对方吵架,有意对对方发起的沟通意愿保持沉默,暗示别人“哪里做错了,自己好好想想”,不回短信、不接电话,在事情发生时不出现,不对询问进行正面回答等等。以ta们自认为温和的方式折磨着对方。

无论本人是否意识到,我们都需要明确一件事:对于被攻击的人而言,被动攻击的本质,是一种操纵。

这些扮演着受害者的人们,始终通过这种方法来保证对他人的暗中控制,但同时又可以把控制欲强的罪名怪到对方的头上。Ta们当然清楚自己在做什么——获取权力、表达愤怒、引起关注,ta们也清楚自己这样做的后果——包括对对方造成伤害。

这种不确定感(sense of uncertainty),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折磨。

面对这样的被动攻击,我们有没有什么方法来合理防御呢?

如果你遭遇了被动型攻击,最重要的是:不要给予直接反馈。

当你明显表现出愤怒并开始辱骂抱怨时,矛盾只会变得更大,因为此时,ta就有更多理由来把错误和责任都推到你身上。

最理想的状态是,既不采用被动的表达,也不展现任何攻击性。相反的,你有一种直截了当并且坚定的态度。

当你看到关系中的问题,要直接了当地和对方提出来,但是说的时候要注意措辞,不要让ta觉得你在怪罪、说ta有什么问题,而是要说“这是我们共有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你可以去尝试理解ta们真实的想法和需求。

有些吵架的原因可能是两人生活习惯的差异,积极磨合之后或许就能解决;而有些争吵是由于我们在思维上的限制性观念(limiting belief)和固有的行为模式。你需要以解决问题的方式来沟通,避免陷入一方对另一方的埋怨和指责。

不要去刻意地批评,但是要明确告诉对方,哪些行为你并不喜欢以及为什么你感觉到难受,最后再说明你想要什么样的关系。

最后极其重要的一点在于,你不能持续地容忍对方使出的各种小伎俩,也不能接过ta不愿意承担的各种责任。否则,你将只会纵容ta的被动型攻击行为。

有一句在心理学界已经被广泛引用的短语,“firm but nonaggressive, and loving but not seductive” (Kohut & Seitz, 1963)没有敌意的坚决,不含诱惑的深情。“没有敌意的坚决”是你在面对被动型攻击者的“伎俩”时,值得考虑的态度。当然 it’s always easier said than done.

最后是一个小彩蛋:在你的日常生活中,尝试一个被动攻击的实验吧!操作如下:

在商场或者餐厅、或者电梯口,任何地方,拉开一扇门,保持住15秒,你会发现距离你一段距离的陌生人都纷纷开始跑起来。

在这个非常简单的实验中,你的举动看似是被动的,没有要求任何人跑步。但是你却秘密地操控了他人的行为。也许这能让你对被动型攻击的控制性有一种直观的感觉。

References:

Kohut, H., & Seitz, P. F. D. (1963). Concepts and Theories of Psychoanalysis. In J. M.

Lancer, D,. (2017). Is your partner passive-aggressive? Psychology Today.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