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Z博士的脑洞|“快递小哥被打门”中我们在讨伐什么?

快递小哥被打?由于我的社交圈子非常有限,从来电数量看,快递小哥实际上已经占据我社交的半壁江山,我对这个新闻尤为关注。
英雄来袭
还好,剧情上演大反转,一个叫做王卫的人破空而出,霸道总裁上演了一幕英雄出世义气相挺,结果现在整个朋友圈里都是对他肝胆照人精神的高山仰止五体投地。
本来,这下子我就放心了。还应该对于世间自有真情在有些许宽慰欣喜和暖意。
但是我转念一想,这位快递小哥是公司一员,送快递既然是他的职业,那么他被掌掴这件事就是发生在工作期间,如果他受伤,就应该算是工伤。这种情况下,公司应该不应该管呢?当然应该管啊!
那也不一定需要人家总裁出面啊!一定有人这么说。
我们看看,根据顺丰官网信息,截至2015年7月,顺丰已拥有近34万名员工,1.6万台运输车辆,19架自有全货机及遍布中国大陆、海外的12,260多个营业网点。这么大的规模,意味着多少的快递小哥?他们的工作方式基本上和这位小哥别无二致,都是电三轮一部,穿梭行走于大街小巷,在人缝中和车缝中挤出时间和送货量来,偶有违章或者纠纷,应也是常态。如果这一事件成为标志性事件,而顺丰不声不响,恐怕今日不替这位小哥维权事小,他日所有快递小哥皆举步维艰事大啊。
对于顺丰,不表态,不狠狠表态,不咬牙切齿血战到底地表态,是不行的。
制度缺失?
视频让人很愤怒。这是我的首要感觉。对于近来,或者说已经不算近的一段时间以来,常常发生的暴力事件,真的让人既愤怒又无力。
但真正使我产生同情的是,快递小哥为什么不还手?而且他几乎不敢还嘴。除了那位所谓的北京“老炮儿”流氓气十足以外,可能还有这么个原因,快递小哥确实有过错在先,强行插行,剐蹭了人家的车。
当然这无损于我对于打人者的嫌恶。
也许这位小哥性格比较软弱。不过也有另一个问题,即公司是否有配备他相应的应急措施和后备条件?公司有没有给他或者他的车上相应的保险?有没有对于发生交通纠纷或者事故的相关赔偿机制?并且,有没有给他合理有效的培训让他遇到意外可以马上反应呢?
对于这样一种时时刻刻都会产生交通纠纷和意外的行业,对于这样一个常常都会面对此类事件的公司,虽然在事后笃定发声,但是难道并无事前准备?这是不是事件发生的内因?
英雄又来
而且,打人当然不对。
但难道不是大众教唆了他?
永远想要化身为英雄的大众,站在道德制高点的观礼台上。
敢说没有?
好!那么大家应该还记得2015年成都的女司机被殴打事件。女司机变道引起男司机狂怒,因此拳脚相加。此事件引发舆论大分裂,许多人认为女司机犯错严重故意,所以该打至极。甚至将其私生活爆料,丑化其形象。
如果大家认为一个人犯了错,就该“给他(她)教训”。不就等同于认为快递小哥应该被打?
也好。那大家肯定也记得,去年有一宗服务员对客人不满意就将热汤故意泼到人家身上的事件。客人不满意服务员态度,上网投诉,服务员怀恨在心,将一碗热水劈头盖脸浇下去。许多人认为服务员收入不高地位不高工作强度却很大,每天要面对很多有理无理的客人,精神一定非常紧张,被投诉可能经济上会遭受损失,所以,泼汤伤害他人,是应、该、的!
如果大家认为一个人自己生活在底层又不舒心,就有理由对给让自己不舒心的人“教训”。不等同于认为快递小哥应该被打?
不不不!你们一定会大叫。这不一样,女司机是强势群体!服务员是弱势群体啊!
没错。事件发生后,毫无悬念的,大众开始讨伐。
讨伐重点是什么呢?快递小哥是个弱势群体!
快递小哥和环卫工人等并列而立,显现出疲惫的弱势,以彰显评论者对其赋予的道德上的无比强势。
“英雄”,你错了
说快递小哥是弱势群体,出租司机们哭了。尤其是一些大品牌的快递公司,一直在宣扬其快递小哥收入颇丰。按照宣传,应该是超过出租车司机不少的;快递小哥当然年轻稚嫩,但是出租大叔往往年过半百,许多过去是下岗职工,求职能力颇弱,家累却不轻,靠一辆车养活老老小小,也是很不容易的;快递当然是个耗费体力的活儿,电动车也不太安全。但出租车何尝不是如此,如果剐蹭修理,份儿钱照样得出,压力山大。
恰好那位“大爷”就是出租车司机。他是个可能可以算是比快递小哥还弱势的群体。或者他自己完全也真的这么想。
因此看客们赶紧又找补找补,找出一样可以让小哥“弱势”成立的条件,出租车司机是个北京本地人,这是地域歧视,是地域优越感造成的!
该弹冠相庆吗?
可是,出租司机大概还没有想到这一点,至少他骂骂咧咧时没有表现出来。分明是一次底层人生的碰撞,非要把这说成一次弱势群体的遭受欺压事件,道德上,确实很过瘾,良心上,过得去?
再看看在警务部门事件处理现场的双方力量对比,一方有公司力挺,另一方只有自己和家人,既然强弱势反转,难不成大众又要立即反转枪头,重新审视是非?
还是制度缺失
从经济学意义上说,起因是一件小事,随着太多人的加入,结果是社会成本的不断上升。
但这不会是结局。成本还会继续上升。
小哥遇上一位自以为是“大爷”的施暴者,这是个小概率事件。但是小哥遇上抢道剐蹭纠纷本来就是大概率事件。如果没有这位惹世人嫌恶和关注的“老炮儿”出现,其它情况下,都是怎么处理的呢?
小哥遇上一位“暴脾气”,这是一种概率。小哥还会遇上好脾气的普通车主,车主会不会遇到也暴脾气的快递小哥呢?小哥遇上与他社会地位几乎相当的“的哥”,这是一种概率。小哥会不会遇到财大气粗的土豪车主?又会不会遇到收入微薄的捡垃圾人或者流浪汉?他们又会怎样解决之间的矛盾?大众若然知晓,又应该以何种心态面对种种不同的境地?
“禁摩限电”前阵子被狠狠讨论了一把。快递小哥们成为那轮讨论的漩涡中心。然而,快递三轮确实给城市交通带来了诸多困扰,更重要的是,给很多普通人带来了摩擦和困扰。他们常常没有法定行车道似的乱窜,违规动作时有发生,交通纠纷责任一团粥,赔偿往往很困难。
但是,难道这仅仅是快递小哥们或者电自摩们的问题?有没有一个完整细致的规定,告诉大家他们应该遵守什么规矩呢?并从城市基础建设上配备系统完备的规划,使之能够实行。有没有一个相关的车辆检验登记保险系统,让他们通过合法合理的程序完成在社会上运行的同时可以担负应有的责任义务呢?有没有一个时间表路线图,对于他们的浩荡大军进入真正的交通系统并能够确实执行相关政策法规进行准备和部署呢?
如果没有,社会和个人的成本只能继续持续相续再再再上升。
我们都需要保障
失序的成本,我们都承受不起。
因此,如果每个事件出现的时候,我们都只在所谓道德上津津乐道,对于个体的所谓权利和义务评头论足,最后希望出现一个英雄人物进行解救,温暖全场,显然只会在越来越复杂的社会里看到越来越令人眩晕的新罗生门。如果舆论的风暴常常围绕的都是谁更弱势谁就有理,将悲天悯人变成了廉价同情,甚至不惜颠倒是非来满足自己的情绪空虚,显然只会使社会的公平性越来越缺失而暴力事件愈发增多。
快递小哥是弱势群体吗?不一定。尤其从他工作的这个角度说,对其人格必须尊重,对其工作必须尊重,剩下的,如果公司对他的权利有充分的照顾,他就不是弱势群体。
他可能变成弱势群体,如果他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比如面对恶霸。也比如面对并没有给他足够保障的工作单位。与此同时,他也可能是个侵害者,如果他在道路上无序行走,将别人的利益损害,也有可能在某种条件下,别人无法取得补偿。于是,那人成了弱势群体,而非小哥。
从这个程度上说,我们都可以不是,也都可以是弱势群体。
我们都需要有制度性的保障,来维护我们的权益。
后记
我是个痛恨施暴的人。毫无疑问。
我也赞同顺丰快递为小哥出头。
但是,我却不甘心看到惶惶讨论中,对深处问题反思的缺失。
我希望小哥过得快活,也希望我们都过得快活。这种快活,需要一种确定性,不是偶然相遇,不是突然爆红,不是意外相救,不是口水相亲。就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而且对每个人,对你我他都很确定的快活。比如出行不用担心太多违规碰撞,碰撞不用担心太多无故损失,损失不用担心太多人身安全,人身不用担心太多无稽评论。
我们都不完美,不完美才是完整的社会。
我们都是社会一个小分子,在社会大家庭里,却需要公共管理给我们切实提供合理的程序,来实现秩序。这样,我们就可以安心做各自的工作,不用在争取合理权益前还要先矫饰自己为弱势还是强势。今天你的权益,就是我的责任。明天我的权益,何尝又不是你的责任。这不就是社会么?
不需英雄,唯有程序,能够实现正义。
我们看到小哥在英雄顶天立地的伟岸身影中,无不艳羡。然而,在暗影中,成为起因的,正是因为强大的后盾从来没有借他一副可以长期坚实依靠的肩膀。
我们亦然。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