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掌掴、踢踹、威胁舍友,13岁少年为何如此凶残?

2021-09-23 08:1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校园暴力又双叒叕上热搜了!

9月13日,广东一家长爆料,儿子在学校宿舍遭多人殴打欺凌,并上传了一段多人围殴孩子的视频。于是,孩子的遭遇才被知晓,但他已经持续遭受校园暴力9个月了。

自从2020年的12月份开始,孩子就一直生活在被殴打欺辱的恐惧中,现在孩子还经常会做噩梦。

这个年仅13岁的小男生遭受了无法弥补的心理创伤,而这9个月的遭遇还将会一次次的出现在他的噩梦中,在梦里他永远是那个逃不出去的无助少年。

给这个孩子造成如此大伤害的,正是他的同学。

在家长上传的视频中,这些13岁的少年一起围殴一个穿黄色衣服的男孩,掌掴、踢踹、威胁……

被打男孩忍不住爆发出了压抑的哭声,让听者心碎。

为何这些13岁的少年竟有如此强的攻击性?

我们回到事件后续。

被打孩子家长爆料,打人同学的家长一直对被打孩子不闻不问。知道事件经过后,不仅没有带被打孩子去医院进行检查,也一直未曾给孩子一个道歉。

直到被打孩子家长一怒之下报警,他们被带到警局后才想到要给孩子道歉。

可在法律制裁下的道歉又有几分真心?这个道歉更多的怕是权衡利弊下的避害之选。

连家长都认识不到错误,打人的孩子如何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这样的家长,可以说是孩子暴行的帮凶!是对孩子的暴力行为的负强化。

负强化就是取消行为的惩罚,惩罚可以减少不良行为的出现,而取消惩罚则可以增加不良行为的再现。

犯罪心理学家李玫瑾说过,孩子打人说到底还是家教问题。

宋庆龄曾说:“孩子们的性格和才能,归根结底是受到家庭父母的影响。孩子长大成人以后,社会成了锻炼他们的环境;学校对年轻人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个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灭印记的却是家庭。”

那么,什么样的家庭环境更可能会养育出暴力的孩子呢?

1.父母习惯争吵。

Cummings等人研究发现父母间经常争吵会使孩子跟兄弟姐妹及同伴的关系变得富有攻击性。

追踪研究还发现,父母争吵的持续时间可以预测孩子攻击行为的增加。

根据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孩子通过观察父母的行为就能够学会父母的行为模式。

如果父母总是用敌意性的争吵解决问题,孩子会从父母的相处方式中学习这种粗暴的解决问题方式,那孩子就无法学到如何用温和适当的方式来解决冲突。

当孩子开始上学后,一旦跟同伴之间发生冲突就会习惯性的采用争吵、攻击等敌意性的方式解决问题。

李玫瑾教授在节目中也说:“家长如果经常在孩子面前争吵、甚至是发生暴力冲突的话,孩子也会用这种暴力的方式对待别人。”

2.跟孩子交流较少。

《变形记》中16岁的杨桐是个一言不合就开打的“大哥”,他说“欺负我朋友就是臊我面子就该打。”;朋友说“千万不要把他惹急了,他不高兴就很暴躁。”;喝醉酒后连跟拍的摄影师都遭了殃。

帕特森发现攻击性高的儿童总是生活在反常的家庭环境中,其家庭氛围对攻击性的形成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高攻击性孩子的家庭成员之间通常不愿意相互交流,即便发生交流也往往采用嘲笑、否定等激进的交流方式。

杨桐的父母就一直忙于自己的事业,很少回家。

回家后也总是说不了几句就开始吵架,杨桐跟父母之间除了要钱基本上没有别的沟通。

节目开始几天后,父母终于一起回到了家。俩人关于杨桐逃学的事开始了轮番炮轰。

“你要是不回去读书,我以后就不管你了。”

“他都不会理解,你在外面就是累死他也还是啥都不懂。”

听到这里杨桐突然抄起桌上的花瓶摔的粉碎说:“你累,我做你的儿子更累。”

平时跟杨桐基本上没有什么交流的父母,好不容易回家一次,所说的看似都是关心他学业的话语,在杨桐听来却更像是对他的指责。

3.教育方式粗暴。

几年前,爆红网络的“杀鱼小弟”,出名后原本可以靠着曝光度发展家里的生意,但是后来却多次因为打架进入警局。

一次,因不满别人挡住车道、猛按喇叭,“杀鱼小弟”父子二人就开始对其进行围殴。警方介绍,从2014年到2019年,父子俩记录在案的打架斗殴就已经有6次了。

Strassberg研究发现攻击性强的孩子,其父母通常采取强制性惩罚方式教育孩子,完全不跟孩子讲道理,总是粗暴地动手打骂孩子作为惩罚。

“杀鱼小弟”的父亲就是这样的一个家长,父亲经常动不动就殴打、责骂他。

有次,因鱼价变动父亲没有跟他说明,他去送货时因价格跟别人发生了争执,结果父亲看到后粗暴的扯过他就对其一通责骂。

最终导致“杀鱼小弟”哭喊着“明明不是我的错,为什么总是骂我?”喝下了农药自杀。

家庭可以培养孩子的攻击性,同样也可以做出一些积极的改变来减少孩子的攻击性。

那么,如何减少孩子的攻击性?

1.给孩子创造和平的玩耍环境。

综艺《小孩的神秘生活》中小男孩岳昊是一个非常喜欢动手打人的孩子,有时候小朋友跟他闹着玩一言不合就要挨打。

还有次岳昊想要玩别人的奖杯,人家没有给他玩,他找个机会就把人家打了一顿。

可能很多人认为孩子还小打打闹闹的很正常,但因为岳昊喜欢动手的相处方式已经使得周围的小朋友都不喜欢他了。

小孩子喜欢打人虽然自己不会吃亏,但是还是会影响他的人际交往,父母应该重视起来。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迈克尔· 汤普森博士曾指出,孩子的同龄交往是他的亲子交往经验的延续。

岳昊喜欢打人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父母的影响,岳昊的爸爸是练拳击的,岳昊也从小就开始练拳击,岳昊的妈妈也是比较崇尚武力的,对于他喜欢打人的事她笑着说:“他性格是有一些强势。”

对于因生活环境攻击性过强而导致喜欢打人的孩子来说,给孩子创造能将冲突发生的可能性最小化的游戏场所,是减少孩子攻击行为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比如,家长尽量不给孩子买玩具枪、坦克、玩具刀等带有攻击意味的玩具,这些玩具常常会使孩子进行一些攻击性的游戏,引发攻击行为;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耍时,最好保证充足的游戏玩具,避免孩子因为争夺玩具而发生冲突。

2.奖励孩子的友善行为。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控制强化就可以控制孩子的行为。

要想要孩子的某个行为消退,只要在该行为发生后不给予孩子任何强化物就可以了。

强化就是当孩子做出一个行为时给予孩子的奖励。

如果一个孩子想要获得同伴的玩具而产生攻击行为,在这个事件中得到的同伴的玩具就是攻击行为的强化物。我们就可以通过把这个玩具归还给被打孩子来消除强化。久而久之就能使孩子认识到攻击并不能获得想要的东西。

如果孩子攻击是想要获得父母的关注,那么我们可以通过“隔离技术”(如把孩子单独送回他的房间等)不给孩子的攻击行为任何关注。

《爸爸去哪儿》中轩轩跟爸爸在打拳击玩耍的过程中被爸爸打出了鼻血,妈妈就采用了“隔离技术”,把父子三个肇事者赶进了“爱的小屋”等三人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才让他们进来。

大量实践证明,这种隔离策略能够迅速减少孩子的攻击行为。

在不给孩子的攻击行为任何强化的同时,我们要重点关注孩子的友善合作行为,并及时给予孩子奖励。

比如,当孩子通过交换玩具等友善方式获得想要的玩具时;当孩子能够通过讲道理等和平方式解决冲突时;当孩子能够跟同伴积极合作时,我们要及时对孩子进行表扬奖励,让孩子知道比起攻击行为友善合作的方式才是正确的。

3.教孩子调节愤怒情绪。

针对年龄较大的儿童青少年的攻击行为,认知干预的方式要更为有效。我们可以对孩子进行以下几种认知技能的训练:

(1)寻找与伤害相关的非敌意线索:当有人不小心踩到孩子,孩子生气的要上去打人时,提醒孩子这个人很可能不是故意踩到你的。

(2)学会调节愤怒情绪:交给孩子调整愤怒情绪的小技巧,比如感觉很愤怒时先深呼吸放松,暂时做别的事转移注意力,通过运动的方式发泄愤怒情绪等。

(3)找到应对冲突的非攻击性的解决方式:当孩子跟同伴发生冲突时,告诉孩子和平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让孩子跟同伴讲道理,告诉大人处理等。

通过以上这些认知技能的训练,可以使孩子从观念上减少对攻击行为的认可,减弱孩子与同伴相处中的敌意,提高孩子在社会问题解决方面的技能。

好的家教不仅要教育孩子不被欺负,更要教育孩子不能欺负别人。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需要父母用爱滋养、用言语引导,孩子才能成为一个能够用和平方法解决问题的理智的人。

参考资料:

[1]Cummings, & Mark, E. . (1994). Children and marital conflict : the impact of family dispute and resolution / e. mark cummings, patrick davies ; foreword by robert e. emery.

[2]Brennan, K. A. , Clark, C. L. , & Shaver, P. R. . (1998). Self-report measurement of adult attachment: An integrative overview.

[3] Bickett, L. R. , Milich, R. , & Brown, R. T. . (1996). Attributional styles of aggressive boys and their mothers. J Abnorm Child Psychol, 24(4), 457-472.

-END-

策划:M T

作者:Lisa

编辑:雪梨

设计:多纳

(文中部分图片均来源网络,侵权可联系删除)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