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物候记·秋分|平分秋色

李蔚
2021-09-23 13:12
来源:澎湃新闻
城市漫步 >
字号

秋分,继春分后一年内太阳第二次直射赤道的节气,此时全球各地昼夜等长,之后太阳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渐渐昼短夜长,天气逐日寒凉。

秋分日位居秋季90天的中分点,是真正“平分秋色”的日子。

秋分对古时帝王来说意义重大。在秋分日的清晨,皇帝会率领众臣到南郊迎候南极星,该仪式被称为“候南极”。中国位于北半球,一年中仅在秋分后才有机会见到一闪而逝的南极星,因而古人认为南极星的出现意味着天下太平。

在秋分之夜,天子又要率众至西郊举行祭月仪式。秋分是最早的“祭月节”。月坛就是嘉靖皇帝为祭祀月神而建造的场所。后来,由于秋分日每年对应的农历日期不固定,不一定能赶上月圆,后人就将“祭月节”改到了农历八月十五月圆之时,这便是如今的中秋节。

秋分既意味着丰收的喜悦,也是耕种的标志。华北谚语云:“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江南则有农谚曰:“秋分天气白云来,处处好歌好稻栽。”由此可见,秋分是华北播种冬小麦,江南播种水稻的好时节。

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为农民设立的中国农民丰收节就在每年秋分,是农民的大日子。

2021年的秋分节气从9月23日到10月7日,涵盖“雷始收声”“蛰虫坯户”“水始涸”三个物候。

秋分一候:雷始收声

秋分的第一个五天,雷声不再出现了。

古人认为,雷是阳气的代表,秋分后阴气旺盛,雷就隐匿消失了。

事实真相与阴气、阳气无关,但和气流相关。雷电是强对流天气下产生的大气光电现象。云层或云地间的正负电荷相互吸引,引发强烈放电,这就是闪电。云层越多越厚,发生闪电的几率就越大。每一次闪电,空气都会瞬间被电流加热至上万度,受热膨胀的空气向四面推挤,产生爆炸式震动,随之而来的爆鸣就是隆隆的雷声。

简言之,雷电是积雨云中的放电现象。而要形成积雨云,一般需要有充足的水汽和剧烈的对流运动。秋分后空气日渐干燥,天高云淡,降水减少,自然就不容易产生雷电。

2021年7月16日,广州迎来雷暴天气,天空中闪电划过夜空。南方日报 董天健/视觉中国 图

不过这并不是绝对的。秋冬季节也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若冬季暖湿气流活跃,空气湿度大,不仅可能打雷,还易形成雨雪,故有“冬天打雷雷打雪”的说法。

在不同的季节,雷电集中分布的时段也有所区别。总体来说,雷暴天气最容易在下午至傍晚时段出现,因为午后是地面气温上升到最高、大气最不稳定的时段。资料显示,每天13-21时是中国雷电灾害发生的集中时段,其中以15-17时最为突出。但在冬春季节,雷雨的发生是由于冷暖气团的交锋,经常伴随着连绵不绝的降雨,此时地面终日不见阳光,温度的日变化不大,而能直射阳光的高空云层的温度变化较大,特别在半夜到清晨,是一天中气温最低的时候,故而春雷通常在午夜响起。

2021年6月23日,海南琼海乌云密布,迎来一场雷雨天气。人民视觉 图

除了时间分布上的差异性,雷电的发生还有地域性的变化。中国著名气象学家林之光以1951至1980年间各地气象台站提供的资料为依据,进行科学分析后指出,中国年平均雷暴日数的分布形势是南方比北方多,山区比平原多,陆地比水面多。中国雷暴日数最多的地区是云南南部和华南地区,年平均雷暴日数可达90-100天甚至更多。西双版纳和海南岛中西部地区,年均雷暴日可达120天以上。

林之光认为,中国的多雷地区首推云南、海南,次为青藏高原东部和横断山区北部,第三是两广地区。

而中国天气网发布的“中国十大最‘招雷’省会级城市”排行榜显示,根据1981至2010年间中国年雷暴日数统计,海口最招雷,以年均雷暴日数近85天排名第一,其次是广州和南宁,昆明、长沙、杭州等城市也榜上有名,北京以年雷暴日数33.1日排名第十。乌鲁木齐雷声最少,年雷暴日数才4.5天。

不过,要与地球上雷雨活动最频繁的地区相比,中国最“招雷”的省市也只是小巫见大巫。雷雨活动最剧烈的地方是赤道和热带。赤道地带平均每年有100到150个雷雨日。被称为“世界雷都”的印度尼西亚爪洼岛西部的名城茂物,是地球上年均雷雨日数最多的城市,平均一年中的322天都在打雷,比中国雷暴最多的西双版纳(123.7天)多一倍半。为了利于排水,茂物的屋顶都盖得特别陡峭。

如果你生活在榜上有名的多雷地区,很有可能,秋分日后依然会和雷雨相遇。

秋分二候:蛰虫坯户

秋分的第二个五天,由于天气开始变冷,蛰居的小虫子们开始用泥土封闭自己的洞穴,以抵御寒气的侵袭。

“蛰虫坯户”出自宋代楼钥的《十月十七日夜》:蛰虫坯户六经旬,掣电惊雷若莫春。震起昆虫千百亿,不知何处更容身。

蛰虫指的是藏在泥土中过冬的虫豸,“坯”表示细土,就是说因为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身洞穴,并用细土封住洞口以防寒气入侵。

这情景,是不是和人类躲进屋子,关紧大门十分类似?

对昆虫、蚯蚓等小动物来说,秋冬季节,温暖的地下土壤就是天然的土房子。酷爱土房子的典型代表是蟋蟀和豆青虫。

蟋蟀是著名的建筑师。与一般昆虫不同,蟋蟀从不肯随意将就,而是会慎重地为自己的住宅选址,只有排水优良,并有温暖阳光的地方才能得到蟋蟀的青睐。它们建房子的全部工具就是自己强有力的腿脚。每到10月初寒的时候,当年新长成的蟋蟀就将开始这一伟大的工程。它们用前足扒土,用后足踏地,挖土、搬土块、推土、铺土、修整……所有这些繁复的工序,从大厅到卧室,新房的一点一滴都由蟋蟀那纤细的身躯挖掘而成。它们对住房的建造标准十分严格,会经历长时间的修整完善,把粗糙的地方一一抹平,至死方休。

豆青虫为房子选址的首要条件是在寄主附近。当天气日渐寒冷,豆青虫就会钻进土里,用身体不停地摇摆挤压,做成它的土房子。之后,它还会从口中吐出黏液,作为天然的涂料涂抹在土壁上,使房子更为牢固平滑。做完了这一切,它便可以安心地呼呼大睡,直到春暖花开——那时,它将成为一只豆天蛾。

蟋蟀 视觉中国 图

并非所有的昆虫都喜欢土房子。天牛会用它锋利的嘴巴在树干上挖一条“隧道”用以藏匿,星毛虫会选择树干向阳面的裂缝或树洞过冬,它们的选择是树房子。这也为来年的取食开了方便之门。

喜欢切割树叶的切叶蜂用叶子盖房。它们将成叠的椭圆形叶子运到地下或空心的木头里,筑成一排排椭圆形的蜂房。每只切叶蜂能建造30个蜂房,需要用掉至少1000张椭圆形叶子,工程的浩大令人难以想象。

还有些虫子喜欢钻进植物的茎秆过冬,比如“粮食大盗”螟蛾的幼虫。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许多有了过冬小屋的虫虫将进入一种被称为“滞育期”的冬眠状态,期间新陈代谢明显降低,极少的能量就足以维持它们的生存。

虽然大多数昆虫在严寒的季节蛰伏不出,一些身怀特技的虫族却能在冰天雪地中蹦跳自如,比如雪跳蚤。它们的体内能产生防冻蛋白,哪怕在零下7℃的环境下,也不会冻伤。

还有一些意志坚强的虫儿,学习迁徙的候鸟,每当冬季来临前就迁飞到温暖的南方,其中比较知名的有美洲的黑脉金斑蝶、台湾地区的紫斑蝶。台湾紫蝶谷与墨西哥帝王斑蝶谷由此成为世界著名的赏蝶圣地,每年都有千万只蝴蝶翩跹而至,集聚越冬。

受气候变化影响,近年来一些昆虫的过冬策略被打乱。气候变暖延后了稻绿蝽等昆虫进入滞育期的进程,部分雌虫到了秋季还在继续产卵——这并非好事,若不能及时蛰伏起来,这些乱了节奏的虫妈妈和它们的宝宝都将死于漫漫寒冬。

秋分三候:水始涸

秋分的第三个五天,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

秋分后,随着雨量减少,空气湿度降低,秋高气爽的时节来临了。

此时,湖泊与河流的水量变少,沼泽和水洼渐渐干涸。一般当月平均水量占全年总水量的比例小于5%时,河湖就进入了枯水期。

枯水期内,流域的地表水流枯竭,主要依靠地下水补给水源,甚至可能断流。中国各地的枯水期一般从秋季开始,延续到次年春季,南方比北方短一些。大部分地区5-9月处于丰水期,12-2月进入枯水期,其余时段属于平水期。

不是所有的河流都有明显的季节性枯水期。温带海洋性气候、雨林气候地带全年降水分布较为平均,河流水量也没有明显季节性变化。如果是以冰川融水为主要水源的河流,水量的起伏则取决于气温变化。

枯水期不但影响航运和生活供水,也会对水生动物群落产生影响。

2019年12月12日,江西抚州,抚河正值枯水季节。人民视觉 图

对平原区河流的相关研究表明,从丰水期到枯水期,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由滤食者转变为收集者和采集者。而针对黄河最大支流渭河的研究显示,流经秦岭山脉、六盘山脉和关中平原的复杂流域地理状况使得渭河流域底栖动物呈现独特的群落结构模式:“在丰水期,渭河流域水体中含大量的泥沙,水量充沛,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主要为蜉蝣目等粘附者,依靠有力的附肢、吸盘和粘附性虫巢得以生存;进入枯水期,流域水量骤减,一些区域甚至出现断流,致使局部区域营养盐浓度骤增,导致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发生重大演变,一些摇蚊幼虫和寡毛类等耐污性强的物种大量繁殖,并逐渐占据优势地位。”

断流曾是黄河沿岸民众长久的伤痛。在1972至1996年间,黄河有19年出现河干断流,平均4年3次断流。频繁断流与气候变化、水土流失、水体污染等因素相关,造成河口地区土地盐碱化、沙化,河口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多种危害,“黄河之水天上来”的雄壮不再,只剩水断路绝的叹息。直到2000年,黄河断流现象才终于停止。

尽管黄河断流之灾已过去20年,但人类活动始终是影响河流生态的看不见的手。

天津大学、珠江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海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的联合研究表明,梯级水库的建设对底栖动物的季节性变化、浮游生物的沿程分布均有较大影响,尤其是在水流连续性较差的枯水期。

而对渔业部门来说,每到枯水期,也是电、毒、炸等非法渔业活动,偷捕滥捞水生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的高发期,需加强巡护力度。

水文循环是自然界最重要的物质循环,它成云致雨,润泽万物。在干涸与丰沛的循环往复中,水与人的交互无时无刻、悄无声息地牵引着生命之网。

这期,我们将回顾白露的物候观察记录。下一期《物候记》,我们将为大家解读寒露三候,同时回顾秋分的物候观察记录。

(作者李蔚系自然教育机构自然萌创始人。封面、物候卡插画:季静,封面图设计:薛之韵,海报设计:白浪。)

“物候记”专栏记录一年之中节气、物候的指征,观察自然变化与城市生活的关联,积累当代中国城市的物候观察资料。

    责任编辑:董怿翎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