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社论】谨防债务风险蛛网效应

2016-04-30 19:38
来源:澎湃新闻
社论 >
字号

中国债市的刚性兑付信仰被打破了。信用违约风险持续蔓延,债务总额持续快速积累。
当前中国债务增长速度年均达15%,超过目前经济增速的二倍。今年一季度新增贷款6.2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50%,更是创有数据记录以来之最。尽管市场对目前中国债务总额与GDP之比的具体数字存在分歧,如英国《金融时报》认为是237%,国际清算银行认为是249%,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债务总额的增速不可持续。若不采取有效措施,不考虑新举债投资,仅就存量债务而言,以利滚利的复利计算的债务也将呈指数级增长。

债务紧缩风险正显现出攻击性。近期,债市的信用违约风险已日益突出,部分央企和政府出现了违约事件,债市的刚性兑付信仰正在遭到冲击。一般而言,只要经济体系和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利润能还上到期本息,债务总额的增速即便快一点,也无需担忧,如美国,自立国以来就一直被看作是债务驱动型国家。而一旦政府和企业的偿付能力不支持债务的持续扩张,债务就会呈现紧缩风险,债务的扩展就带有一定的庞氏融资特征,这时的债务扩张就较为危险。

市场对中国债务风险的担忧恰在于,受产能过剩等因素影响,许多企业的息税前利润,还不够偿付利滚利的利息支出,维持债务不违约更多仰赖于企业的借新还旧能力。这个时候,投资者最看重的是市场的刚性兑付信仰,就是不管企业是否入不敷出,只要有办法保证到期本息能按期偿付就可。而一旦这个信仰被打破,人们就会紧张债务风险的蛛网效应。

央行货币政策难度也随之增加。为缓解债务紧缩压力,央行利用数量型和价格型工具,一直在压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但由于经济所能提供的有效率投资项目总是有限,就出现了去年的资产荒。而央行放出去的货币流动性,不愿意进入差的实体经济项目,在不同的金融市场流窜炒作则抬高了整个市场的风险,导致无法获得低成本融资的低效、无效和僵尸企业开始出现债务违约,反过来又抬高了市场的融资成本,并加重了国内的债务违约风险。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会出现类似美国2008年的“雷曼时刻”。中国目前的债务主要是以内债为主,债权人为本国居民和法人,债务也以人民币为主。中国政府的资源调动能力也是其他国家比不了的。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足够应付外债偿付。

不过,中国需舒缓当前越积越多的债务风险,否则巨额债务会压制经济活力,使经济要么陷入“日本陷阱”,要么陷入长期滞胀中。要缓释国内债务风险的蛛网效应,一个方案是推动中央政府大幅度加杠杆,大幅降低中国企业与居民的杠杆率,让真正能创造经济增加值的部分能轻装上阵。

当然,在中央政府承接长期债务的同时,各领域的市场化改革也需要加快,以释放经济体系内的活力。尤其是,要推进金融的市场化改革,推出信用违约互换等市场化的风险识别和管控工具,培育多层次的风险交易市场,提高经济金融资源的市场优化配置效率。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