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社论】何时告别“政策市”

2016-05-12 19:29
来源:澎湃新闻
社论 >
字号

权威人士5月9日通过《人民日报》表示:“股市要立足于恢复市场融资功能、充分保护投资者权益,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加强发行、退市、交易等基础性制度建设,切实加强市场监管,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严厉打击内幕交易、股价操纵等行为。”股市的功利政策应该反思。

股市是经济金融资源配置的市场,市场融资功能是股市的一大基本特征;股市缺乏融资功能,实际也就丧失了一大部分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要恢复股市融资功能,并不是放开新股发行,推进以注册制为主的发行制度改革等就可以了,而是必须对股市进行一场伐毛洗髓的拨乱反正,构建一个良序的制度环境和市场交易环境,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让市场机制真正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要构建一个良序的股市制度和市场交易环境,首先需从理念上走出间接融资运营股市的思路。股市等直接融资市场根本上是信息对称博弈模式,充分的信息披露是关键,辩方举证、集体诉讼及和解制度等是制度保障,金融市场专业化的市场分工和市场深度是基础,契约精神和对等主体、等价、自愿是基础理念。

然而,国内股市等直接融资市场,在信息披露方面尚未有效贯彻发达国家金融市场中“保密为例外、公开为原则”的理念,投资者能获取的信息不一定比银行信贷所能获得的信息更加完备。在这样的市场境况下,投资者在股市的盈利模式,还是基于信息不对称,这是由信息披露等不完备造成的。信息不对称就会引发人们挖空心思寻找具有定价权的信息,甚至利用信息进行内幕交易。这样的市场缺乏隐性信用为支撑,难以孕育出信誉和信任,交易也就是无源之水。

长期以来,中国的股市一直被称作“政策市”,这源自政府对股市的隐性信用背书。要推动股市的健康发展,摒弃政府的隐性信用背书,从根源上就要摒弃将股市视作间接融资手段的理念,让股市走出信息非对称博弈,让市场主体依据充分的信息来定价和交易。

其次,促进股市健康发展,构建良序的股市制度和市场交易环境,需要敬畏市场,尊重市场,秉承负面清单管理理念,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推动行政体制改革,尊重程序正义,实现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合规监管。

股市发行、退市和交易等基础性制度建设,应倾向于程序正义和过程透明,逐渐淡化和退出牵涉政府公信力的实质性内容审查,而立足于规范公共外部性等带来的诸如一方商业活动侵犯另一方合法权益和自由的问题。

为此,不论是未来推动以注册制为主的发行制度改革,还是包括加强信息披露、打击内幕交易和护卫市场程序正义在内的事中监管,抑或事后的退市制度,重要的不是厚此薄彼,而是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真正发挥决定性作用。这就要求国内股市要基于对等主体、等价和自愿原则,构建辩方举证制度、集体诉讼制度及和解制度等,真正为投资者提供有效的权益保障工具,赋予投资者用手投票的权利,为市场自治能力和体系建设,提供完善的法律保障。

总之,当前既要摒弃指导股市的间接融资思路,又要基于负面清单管理理念,来对股市进行一场伐毛洗髓的制度变革。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