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看见文物 | 陶鬶是干什么用的?

2021-09-29 16:2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陶器的形成,源于对火的应用和对粘土的认识。火在生产活动中的长期使用,使古人逐渐发现成型的黏土经火烧后异常坚硬,不易损坏而且耐水。从此,经火烧制的各种陶器便成为古代先民数千年生活必需品。陶器长期广泛应用于古代生活的各个方面,凝聚了古代先民最朴素的审美情趣和爱好,是先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山东地区最早发现的陶器距今已有八千余年,属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后李文化时期。这个时期制陶业尚不成熟,陶形有釜、罐、钵等几种。到北辛文化时期,陶器仍以手制成型为主,故制造的陶器也不太规整。

陶器制造到了距今五千年左右的大汶口文化时期有了很大的发展,无论是制作方法、器皿造型、纹饰图案,还是色彩的运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出现了鬶、高柄杯、豆、背壶、镂孔器座等新器型,其中背壶和镂孔器座是这个时期的两种代表性器物。

陶鬶(guī)于1960年在山东潍坊姚官庄出土,是一种炊、饮两用的陶制器具,主要用于炖煮羹汤镬温酒,做好后作为餐具直接端上筵席,这种器具主要流行于新石器时代。

这件橙黄陶乳钉纹鬶长流高颈,三袋足支撑器身,呈俯卧状,前面两袋足似前肢,后袋足极肥大,似器身及尾。颈身间由一绳纹鋬相连。整器制作规整,外表打磨的光润细腻,充分显示出制作者娴熟制作技艺。流畅的轮廓和恰如其分的局部装饰,使造型活泼和谐,类似一只昂首伸喙的鸟,雄伟而生动,达到了实用与艺术的完美结合。目前馆藏于山东博物馆,是山博的镇馆之宝之一。

这种陶鬶的器型主要有三个特点,第一个是有三个足;第二个是器身上有柄可以拿;第三个是器口呈鸟喙形状。《说文·鬲部》:“鬶,三足釜也。有柄喙”,主要用于炖煮羹汤镬温酒,做好后作为餐具直接端上筵席。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记者:章恒

责编:勾晓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