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低碳72策:要求商品追溯碳足迹|城市呼吸

孙海燕 商业生态工作室联合创始人/主编
2021-10-02 12:53
来源:澎湃新闻
市政厅 >
字号

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举国同庆,亲友欢聚,我们特地刊发《城市低碳72策:实务者言》。

这份低碳72策,来自我们近期对相关学者和实践者的采访和约稿,总结了城市低碳的策略与建议。其中有新鲜的思考,也有反复强调的部分。它涉及能源转型、产业升级、生态建筑、低碳交通、循环经济、绿色金融、科技创新和基于自然等八个方面,在中国发出双碳承诺一周年之际,于“城市呼吸:2021 BMW卓越城市讲堂”上发布。

双碳不仅是一个自上而下的命题。比如,如果商品可以追溯碳足迹,那么就是为消费者赋权,让大家能对商品的碳足迹进行比较和选择,进而让购买行为本身也成为自觉担当社会责任的一部分。对循环经济而言,这是必要的配套措施。而当下的科技完全可以支持这类核算,只是商品链条上各环节碳排放的责任主体亟待厘清。

2020年初,上海老港基地生物能源再利用中心。澎湃新闻记者 周平浪 图

在可持续商业方面,低碳材料革新的动力是最难撬动的。

比如地毯,其产品生命周期中产生的超过60%的碳,是在材料端。因为地毯很大一部分是塑料制品。而塑料来自石油。这类商品的生产,后端固然可以换成绿电,但前端减碳空间还非常大,这需要使用非石化类的材料去替代。如果更新材料,意味着生产相应材料的整个行业,都要发生很大革新。这涉及链条上很多环节,因此很难撬动。

现在很多人都知道,塑料吸管应少用或不用。而我们常用的湿巾,绝大多数也是塑料做的,其消耗量远大于吸管。这类商品确实给人类生活质量带来很大提升,比如婴儿和老人都要用尿不湿,可以提升生活尊严。我们没办法为了保护环境,去放弃这样的便利,回到以往的生活方式,反复搓洗尿布。

当然,如果能回收再利用,也可降低碳排放。我们考察过日本福冈的一个家族企业。企业原先是生产布尿布的,后来改为生产纸尿布。在日本,尿布使用量已是老人大于婴儿。企业也在反思这件事对环境的影响,于是想出办法,回收用过的尿布。分离尿布的塑料材质,需要依靠技术。于是,福冈政府、北九州大学联合这家企业,进行相应的开发。福冈政府方面,动员了医院、养老院,把尿布收集起来,将塑料分离出来,使其变成新的建筑材料,最后应用到建筑领域。这个过程中,涉及钱、技术和应用场景,不是一方力量就能完成。

湿巾遇到的挑战也是一样。但湿巾很小,更加不易回收。据近期研究,现在市面上90%的湿巾含有塑料成分。而100%的用植物纤维素制成的湿巾与100%用塑料制成的湿巾相比,在全生命周期的环境表现更好。但这些塑料湿巾,目前只标示为无纺布,消费者是很难了解湿巾到底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

超市里的商品。澎湃新闻记者 周平浪 图

这方面,需要有公共政策去进行制约或提示,比如让更多人了解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碳足迹和水足迹,或者纳入碳税并向消费者公示。当下有一些比较粗浅的研究,但相应的标准不同,会重复计算,针对不同的产业,可以使用有效的公共政策来让环境成本更加可见。因此,还需要努力推动,建立一个值得信赖的、通用的溯源或体现环境足迹的体系。

毫无疑问,这些过程都是增加成本的。但事实上,长期来看,真正的可持续产品,或说碳中和产品,不能成为奢侈品。需要既环保,又有更大市场,能被更多的人使用起来。还需要产业提高环境意识,以及更多消费者参与进来。达成更大范围的消费者认同,才能鼓励更好的绿色产品。

现在,很多人会意识到,需要少用一次性产品。但是,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这套经济系统所决定的生活方式里。商家提供的服务,无疑产生了很多不必要消耗,人们觉得没有办法,因为没有更好的选择。实际上,需要提醒人们,还是有更好的选择,是可以有突破口的。需要迫使革新发生。否则,我们还是面对成堆的外卖包装、各种未必健康的生活方式。

 

    责任编辑:王昀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