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他!从国庆阅兵式走向浙师!

2021-10-03 22:1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他是一名90后大一新生

也是大二学生的军训教官

走过2021级军训汇演的田径场

也走过气势恢宏的国庆阅兵场

英姿飒爽 斗志昂扬

体育教育211班的邱暘带着他的军旅故事

踏步而来

军魂,三年军旅承家风

在2021级新生中,邱暘是一名独特的90后。出身军人世家,在红星下长大。出生于1998年的他从小就爱看军旅片,电影里军人的飒爽英姿在他心中种下一颗“军人梦”的种子。从军!2017年9月,走出高考考场的邱暘毅然走入军营。

刚入伍,邱暘就面临着为期三个月的新兵役前训练。从家乡宁波远赴河南,18岁的邱暘第一次离家出远门。气候、饮食、高强度的军事化管理,都让他难以适应。部队生活不能使用手机,大多时候,这个18岁的男孩只能把思念藏在心里。第一次发手机时的兴奋,他一辈子也忘不了。这群训练场上的铁血男儿,拿到手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家里报平安。听到父母的声音,所有人的坚强都化作了辛酸的眼泪。

邱暘与母亲的合照

“我一开始也在电话里努力控制情绪,但是没说两句话,就忍不住哭了。”军旅生活远比邱暘想象中辛苦,艰苦的生活环境,严格的内务标准,军姿一站就是一个上午。短时间内高强度的训练,有人甚至坚持不下来选择回家。“再坚持坚持!”邱暘总是这样鼓励自己。最终他顺利完成了新兵考核,还当选了新兵连的副班长,军旅生涯渐渐走上正轨。

邱暘获得镇海区人民政府颁发的光荣入伍留念章

2017年12月,历经三个月的艰苦训练,邱暘终于得到授衔,成为一名真正的军人。“那个时候很光荣,感觉身上的担子更重了!”这枚勋章带给他的,是更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新兵连结束后,邱暘踏上了军列来到了老单位空军雷达兵第二旅,进入雷达兵操纵员的行列,守卫头顶这片蓝天。

邱暘担任2021级军训汇演旗手

雷达兵的主要工作,是保障飞机的安全飞行,为祖国空防安全擎起预警天网。他们有特定的数字语言,播报数字的方式和普通人完全不同,这让邱暘一入门就遇到了大难题。

雷达兵技术性极强,作为操纵员的他,需要在雷达屏幕上准确报出每一个坐标点的方位、距离、航速等。除了练习练习再练习,没有捷径可走!不断地敲击键盘,手指敲破了皮、敲出了血,这是常有的事。服役期间,军事演习更是家常便饭。邱暘在部队期间参与了多项重大保障任务以及包括“空剑”、“蓝盾”等演习演训任务。

当被问到军人最优秀的品质是什么,邱暘毫不犹豫地回答:“服从!听党指挥,服从一切命令。”常年驻守高山、海岛、荒漠等边远地区,长期为建设信息化部队、打赢信息化战争服务,他们置身山顶,仰望蓝天,眼前的荧屏就是战场,他们用最快的速度发现、判定空情,为祖国的空防事业保驾护航。

荣光,国庆阅兵扬国威

2019年10月1日,对中国人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天安门城楼前,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的号角骤然吹响。方阵如山,身姿挺拔,排面笔直,踏着整齐划一的节奏阔步向前接受检阅。“阅兵脸”、“复制粘贴”等关键词刷屏网络,邱暘,也是“阅兵脸”中的一员。

邱暘和战友一同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

“一人受阅,全家光荣。一次受阅,终生光荣。”这是在邱暘和战友之间流传的一句话。

2019年3月,70周年国庆阅兵开始了征集筛选。4月,凭借扎实的基本功和优异的表现,邱暘通过层层筛选,获得了阅兵的资格证。得知这个消息,邱暘欣喜若狂,但他并没有立即将这个好消息分享给家人。他清楚地知道:“通行证”只是一个开始,走向阅兵场的道路并不容易。

邱暘参与训练的照片

严格的淘汰制下,随时都有人离开。开头一个月,邱暘的训练并不顺利。“那时候脚尖压不下去。晚上睡觉的时候我就把脚压在身下睡。到后面压得久了,偶尔脚就会抽筋,把自己抽醒。”夜以继日的训练使邱暘获得了飞快的进步,却也给他留下了难以痊愈的伤痛。时至今日,他的双腿仍会习惯性地抽筋,常常将他从睡梦中惊醒。

九月的北京,酷暑正浓,骄阳似火。为了保证10公里每小时的恒速行驶,邱暘与同车的战友每天四五点就起床训练。为了提高脚踩油门的稳定性,他们就自创了一种训练方法——将油门板标上刻度,把脚定在刻度上,1cm、2cm、3cm……一点点感受油门的力度,这一定常常就是两个多小时。装备车上没有空调,一天下来,两人不仅汗流浃背,脚上的军靴也变成了“移动的泉水”。四点起床、凌晨休息,邱暘与北京郊外的冷月一起度过了180多个日日夜夜。口令一出,即使蒙眼也能精准踩中,最终邱暘达到了真正的“人车合一”。

邱暘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和纪念币

为了心无旁骛地训练,整整六个月邱暘都没有使用手机。想家了,就用部队发的电话卡到电话亭里给家人打个电话,然后又全身心地投入到训练中去。最终,邱暘以最饱满的状态迎接了这荣耀的一天。10月1日,由邱暘担任副驾驶,位于预警雷达方阵第一排的FK104装载着3型共16套新一代高机动多功能雷达在庄严的天安门前精彩亮相。铁流滚滚,大地震撼,展示着装载大国重器的钢铁矩阵和中国军人所向披靡的气概。“那一刻我很骄傲,也很自豪。我知道习主席就站在城楼上,虽然心情很激动,但我的注意力全都在道路上,眼睛一眨都不敢眨。”车辆缓缓驶过长安街,仿佛穿过战争与和平的峥嵘岁月。

初心,重返校园谱青春

“来到浙江师范大学是意料之外,也是机缘巧合。”高二已经通过征兵筛选,邱暘却选择再拼搏一年考取心仪的大学,给未来的自己多一份选择。这让邱暘更坚定了从军的理想,因为他知道不管未来的军旅之路如何,背后都有大学生活在等待他。

2020年,邱暘因优秀的综合表现得到了参考军校的机会。一边是初心和理想,一边是更高的平台和新的人生轨迹,邱暘一度陷入了纠结。“邱暘,想好自己真正想做的是什么就去做。”关键时刻,前辈的一句话点醒了邱暘。纵使对部队生活有万般不舍,23岁的邱暘带着伤病退役,选择回归校园。

走进浙江师范大学,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校园完完整整地逛了一遍。“校园之大,校园之美,都惊艳到了我。”呼吸着北山花海的芬芳气息,这个曾在祖国最贫瘠的土地上迎着风沙熬着夜,即使指尖流血也坚持敲打着雷达键盘的男孩,在浙江师范大学的校园里重新找到了一份归属。

入校之后即迎来军训,邱暘凭借最标准的队列动作,被选为2021级军训汇报表演的旗手。参军三年,走过天安门,参与过各项重大演习,获得过嘉奖与荣誉,但邱暘对自己的定位仍然与其他大一新生无异。“我除了年长一点,和大家没有什么区别。能作为大一新生代表在军训汇报表演上作旗手,我很骄傲,所以我要更加认真对待这次机会,做好带头表率作用。”

除了旗手身份,邱暘还是大二学生的教官。“幽默风趣”、“亲切”,提到邱教官,这是最多的关键词。带着大家拉军歌时的热情,天热时允许大家统一脱掉外套叠放好的细心,桩桩件件都让邱暘赢得了学生们的“芳心”。来自体育教育202班的张海洋同学说:“虽然邱教官在训练时间很严肃,但在训练之余,相比于其他在役教官,更能考虑我们的感受,少了一点一丝不苟,多了一点亲和。他对于我们来说不只是教官,也是特殊的学长和学弟。”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是邱暘最喜欢的书,在军营中他反反复复看了三遍。“趁着年轻要立志”是邱暘从这本书里感悟到的真理。如今的邱暘,正朝着自己立下的志向,一步一步地、坚定不移地向前走去。

离开军营,融入校园,是全新的开始。争取多考取体育证书与等级,在体育教育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是他想在浙师大完成的梦想。“自爱沉稳,然后爱人”是邱暘的座右铭。在邱暘眼里,一个人只有在身心各方面都慢慢地成熟强大了,才有去帮助别人的能力,才有爱他人的资格。如今的邱暘正在充实着自己,向着远方更强大的那个少年走去。

热血赤诚军本色

斗罢艰险再出发

邱暘戎装虽解,毅志仍在

他将继续秉承初心

为青春增添别样的色彩

“总书记金句”专题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金句共鸣

文字 | 何佳婧 温哲展 谌思屹 陈雨欣

图片 | 李柄辰 葛茜 来楚漪 部分图片来源于本人

编辑 | 黄悦琳

责任编辑 | 姜雯静

往期回顾

原标题:《他!从国庆阅兵式走向浙师!》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