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国印钞,全球第一

2021-10-09 19:4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在印钞造币领域,技术也始终是第一生产力。

文 | 华商韬略 一一

印钞造币曾被称为“仅次于原子弹的机密”,中国印钞造币产业究竟是如何登顶世界第一的?

【一亿美元新钞“不翼而飞”】

2018年8月,西非国家利比里亚发生了一起现金离奇失踪案。政府国库中的160亿利比里亚元(约合1.04亿美元)新钞全部不翼而飞。

根据BBC报道,自2017年11月到2018年8月间,这批新钞从境外用集装箱分批运抵利比里亚境内,在该国主要港口和机场流转时突然“消失”,且没有留下任何提货记录。

这批“消失”的现钞面额,相当于利比里亚近5%的国内生产总值,这对当时处于水深火热的利比里亚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利比里亚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彼时其局势可谓内忧外患。

1989年至2003年,利比里亚经历了两次内战。2013年非洲又爆发了埃博拉疫情,三年内造成利比里亚数千人死亡。

2016年8月,在埃博拉疫情得到一定控制后,彼时的瑟利夫政府才批准央行委托黎巴嫩和瑞典的印钞厂印钞。

上亿现金“失踪”后,国内抗议者纷纷走上街头,高呼“把集装箱里的钱还回来”。

此时也许有人会问:“为啥不在自己的国家印钞票?”

诚然,货币印制关系着本国的经济命脉,一般轻易不让他国插手。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世界上拥有独立印制钞票能力的国家仅有50多个,利比里亚并不在其列。

如今多数国家的货币几乎是由他国代加工,中国就是这些代加工国的一员。

不过,翻开中国印钞的历史篇章,我国在人民币发行初期也曾因印钞生产能力不足,不得不将人民币的印制生产暂交他国。

随着综合国力和印钞技术的不断提升,中国的印钞制造才彻底摆脱生产依赖他国的历史,并逐渐超越欧美国家,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如今中国印钞造币产业已经位列世界第一位,开始接手多国印钞订单,现在很多国家的主权货币都是“中国制造”。

在堪称“仅次于原子弹机密”的印钞造币战场,中国究竟是如何突围并登顶世界第一的?

【中国印钞往事】

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印钞可以追溯到晚清时期。

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朝廷官员带回了新的外币观念。1907年,度支部印刷局(北京印钞厂前身,现“北京印钞公司”)成立,重金聘请了美国著名钢版雕刻专家海趣,令其为中国设计雕刻纸钞。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张钢板凹印的“大清银行兑换劵”就出自海趣之手,由此也开创了中国印钞技术史的新时代。

海趣是一个对雕刻业务要求极为精细的人,据说他为了刻好摄政王载沣的头像,自己特意穿上四品官服,专程到什刹海拜见载沣。

海趣的一大贡献在于培养了我国第一代钢板雕刻技师,带领他们自主设计并印制了中国的第一套钢凹版钞票。

度支部印刷局为我国历史上第一家采用钢板雕刻凹印工艺印制钞票的官办印钞企业,在新中国成立以前,经过多次更名的它一直肩负着中国印钞的重要使命。

“辛亥革命”后,度支部印刷局改称“财政部印刷局”,到1945年日本投降后由国民党南京政府中央印制厂总管理处接收,改为“中央印制厂北平分厂”。

到了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石家庄成立,其前身是中国共产党在1931年成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成立旧址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全国各大城市的解放,为建立良好的经济秩序,当时我国急需设计和发行第一套人民币。

但彼时专业设计和印制人才奇缺,等找到人和三种备用设计图案耕地图、火车站图和万寿山图出来时,已经是1949年1月31日了。这一天,北平和平解放。

时间紧,必须抓紧印制。同日,军管人员接管当时的“北京印钞厂”,并更名为“中国人民印刷厂”,发动职工日夜抢修安装散放在废铁堆中的机器,印制出了第一批人民币。我国1908年从美国引进的圆盘印码机也成为那段光辉历史的见证。

但第一套人民币也仅仅流通了3年零4个月,因为面额大、券别多、流通不便且防伪性差。

1950年,“中国人民印刷厂”更名为“北京人民印刷厂”,亦称“北京印钞厂”、“国营541厂”。

到1952年,我国开始设计印制第二套人民币,这次完全由“北京印钞厂(现北钞公司)”的设计人员负责。

但这一次,印制却不得不暂交他国,这也成为中苏关系史上的一段鲜为人知的“绝密内幕”。

当时中国尚不具备印制精美钞票的复杂凹版对印技术和水印技术,故委托苏联代印第二套人民币1953年版的3元、5元券,以及1957年版的10元券。

彼时苏联首先提出,希望中国增加3元面值的钞票,为让苏方尽快交货,中方同意了这个要求,并“用原来十元券图案(井冈山)改做三元版用”,这个3元钞票也就是所谓的“苏三币”。

这也是中国的印钞历史上中唯一一枚面额三元的纸币。

为达成此次合作,全程由周恩来总理亲自指挥。到1953年2月初,中苏双方已经就代印人民币问题在莫斯科前后进行了三十多次谈话,随后双方就印样、交货时间等签订合同。

2006年,《新民晚报》公开的一份历史解密档案,记录了当时中苏谈判的情况:

“时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南汉宸亲赴莫斯科,与苏联方面谈妥了代印人民币的意向,随后中国人民银行印制局贺晓初副局长和陈邦达等人留在莫斯科,和苏方接洽具体技术问题。”

等到代印人民币如期完成时,整个交易全程秘密进行。

从1953年9月底开始,装满人民币的列车先后分批次从莫斯科开出,前往满洲里。到1957年,当来自苏联的最后一批十元券列车抵达满洲里的时候,整个代印人民币的工作前后已经持续了整整5年。

不过中苏的这段外包合作,只是特殊时期的特殊操作。

后来随着中苏关系恶化,为防止苏方利用手中的印版印制“真版伪钞”,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于1964年4月14日起在一个月内限期收回当时苏联代印的3元、5元、10元券钞票,停止收兑和流通使用。

后来,周恩来总理做出了“人民币的印制应当自力更生”的批示。

此后,我国的第三、四、五套人民币从设计到印制,全部独立自主完成。

第三套人民币的面世,也标志着我国彻底结束了货币生产依赖外国的历史。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先后顺利发行了第四套和第五套人民币。尤其是在第五套人民币改版提升和增加防伪标识方面,北钞发挥了核心作用,它也成为唯一一家全程参与第一至五套人民币设计与印制工作的印钞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印钞造币一直被称为“特种行业”和“保密单位”,为了保密和安全起见,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很多印钞企业依然延续了抗日战争时期隐藏在大山里印钞造币的传统。比如成都印钞公司就曾在深山“潜伏”了28年,直到1993年才走出大山。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决定对之进行调整,这些印钞企业才从大山走出来,到成都、石家庄等城市实施重建。

此后,我国印钞产业也逐渐步入发展壮大的快车道。

【“仅次于原子弹的密码”】

在我国印钞造币体系里,印钞厂和造币厂均隶属于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后者是中国人民银行直属的法定从事人民币印制业务的大型国有独资企业。

在中国人民银行统一授权之下,印钞厂才能负责印制纸币和铸造货币,并最终进入流通环节。

在印钞造币领域,技术也始终是第一生产力。货币制造技术在历史上甚至被称为“仅次于原子弹的机密”。

历史上,西方国家一度对造币的关键技术进行封锁。而中国从早期不得不请他人代造到不断提升自主印钞技术,最终得以摆脱对他国的依赖,打破欧美国家封锁垄断的局面。

被称为“新中国印钞技术主帅”的柳溥庆,曾是中国人民银行印制局总工程师兼印制科学技术研究所首任所长。

新中国成立后,柳溥庆带着团队实现了第三套人民币印制的全部国有化,确立了“集色印刷”技术标准,我国在人民币防伪技术上实现了质的飞跃。

他统一规划并研制了我国自己的新型印钞机,成立了“145甲、245甲型双面印钞机设计组”,在油墨、防伪等方面做了许多改进,钞票花纹可以多色接纹,正背面同时一次印刷,多种颜色套印准确。

柳溥庆几乎用一生的时间投身印钞工作,不仅改进了印钞烘干的劳动强度,发明了凹印多色接纹逆转擦版法,还改进了德国印钞机的工艺,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

1951年,柳溥庆被派往民主德国订购印钞机,当时德国是世界上印钞机械制造技术最先进的国家。

但是到1953年,柳溥庆前往德国验收时,发现订购的轮转凹印机存在缺陷,后来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改进,德方依然没有达到标准,最终柳攻克了技术难关,提出了“逆转擦版法”原理的方案。

▲柳溥庆在民主德国验收我国订购的轮转凹印机时于德累斯顿留影

随后德方也顺利采纳,试印成功,这也是500多年来中国率先在世界印刷领域完成了未能解决的一项技术难题。

柳溥庆的贡献还在于,不仅研制出了我国印票史上首批“五星古钱水印钞票纸”、“天安门图像”水印纸,而且改进了钞面施胶新工艺技术,使钞票纸张的耐折度超过苏联的同类产品。后来我国用这种纸印制的第三套伍圆券人民币,被国际印钞界称为“举世公认的纸币精品”。

印钞界最重要的一项技术是防伪,素有“无凹不成币”的说法。钞票上的凹凸感是防伪的重要标准,使钞票具有凹凸感有极高的技术含量,这种印刷技被称为“凹版印刷”。

2018年热映的港片《无双》,就是一部关于跨国制贩假钞的犯罪题材电影。剧中的“画家”专门跑到东欧买国营印刷公司淘汰的凹版印刷机,就为了印制出最逼真的美钞。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上个世纪中叶,我国印钞业的技术人员就已经独立掌握了SD凹印对印技术,并自主研制出世界上首台凹印对印机,在日本、德国和瑞士获得了国际专利授权。不仅实现了同时进行凹印印刷,也提高了印制效率。

彼时,我国甚至用此技术帮助周边的越南、尼泊尔等国家印刷货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发行了第四套、第五套人民币,并且在设计能力、防伪技术等方面也进行了探索。无论是在票面材质、制版印刷技术还是防伪措施等方面,都力求达到国际水平。

公开资料显示,我国第五套人民币壹佰圆券,经过了两次提升:一次是从1999年版到2005年版,另一次是从2005年版到2015年版。在这两次提升过程中,光彩光变油墨、光变镂空开窗安全线等很多国际先进技术都得到了应用。

可以说,如今我国第五套人民币的很多技术应用比如公众防伪、专业防伪、机读防伪水平等均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中国钞能力”走向全球】

货币制造是一门技术门槛高、费用昂贵且难度大的工程,对于缺乏自主核心技术、国力尚弱的国家或世界小国而言,外包实属“无奈之举”。

这就很好理解开篇提及的“利比里亚为什么会把印钞业务外包”。

但事实是,目前除了中国、美国等少数国家只在国内印钞之外,世界上多数国家都将部分印钞业务外包给海外印钞公司。

世界银行数据显示,在全球171个货币发行机构中,有50%会将一部分货币外包给其他国家。

历史上,国际货币印刷市场长期由英国德拉鲁(De La Rue)这样的西方印钞公司主导。据德拉鲁估计,商业印钞市场占所有纸币印刷的11%,大型印钞商大多在欧洲和北美。

德拉鲁是全球最早诞生、也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商业代印钞公司,它成立于1821年,自1860年起就开始为英国中央银行印制钞票,后来又和包括英国在内的全球140家央行签订印钞合同。

外界常常会用“赚钱能力堪比印钞机”来形容一家公司盈利能力强,那么德拉鲁这样的公司印钞能力到底有多强?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德拉鲁公司每周印制的钞票,堆叠在一起累计高度超过18000米,这些钞票是珠穆朗玛峰高度的两倍多。

当然,德拉鲁和中国也曾有过业务往来。从1931年起,德拉鲁就曾为当时的民国政府印制过部分纸币。在香港回归前,德拉鲁还曾为渣打银行和汇丰银行印制港币。

据香港印钞官网信息显示,1996年,香港政府购入了德拉鲁位于香港大埔的印钞厂,正式接管香港印钞的运作。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印钞技术的不断提升,“中国钞”制造正逐渐超越欧美国家,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打破了德拉鲁一家独大以及垄断的局面。

在中国最早期合作开展援外印制钞票的国家中,越南是印制最多的,其1957年、1965年和1968年的三套纸币均由中国代印,而代印时间较长的是阿尔巴尼亚,从1963年到1992年长达30年之久。

此外中国还为柬埔寨、古巴等国印钞造币。

2015年,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开始了商业化转型,在首次投标中击败了英国、法国等造币企业,先后中标了尼泊尔100卢比、2张1000卢比和2.6亿张5卢比的印钞订单。

这也意味着中国印钞商业化开始大规模走向世界。此后,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相继成功中标泰国、孟加拉、斯里兰卡、马来西亚等多国合作印制货币。

中国的印钞外包之所以备受世界欢迎,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印钞效率极高,从中标到钞票运送完成,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前后仅用了5个月时间。另一方面,在整个印制钞票的过程中,中国向世界展示了真正的“中国钞能力”,从版、墨、纸到钱,全部国产化,降低了印钞成本。

据报道称,当时尼泊尔1000卢比交付后,尼泊尔央行执行董事卡德尔坦言:“中国印制的货币质量高、价格便宜,至今已为尼央行节省下数百万美元。”

经过40多年来的发展,如今我国的钞票材质、机读性能、制版印刷等方面都走到了世界领先的地位,实现了全产业链国产化并位列世界第一,年营收约260亿元。

然而,2019年11月,“百年老店”德拉鲁传出陷入“资不抵债”、濒临“破产”的消息。由此也引发了外界对于“现金支付的使用频率逐渐减少”、“未来现金是否会消失”以及“对印钞行业的影响”的讨论。

无论是国际银行发布的数据,还是来自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都显示,在线上支付手段的冲击下,我们确实很久不用现金了。

2016年,时任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作为上一代货币,纸币技术含量低,从安全、成本等角度看,被新技术、新产品取代是大势所趋。”

丹麦中央银行甚至宣布,从2017年起关闭丹麦境内所有的印钞机构,让移动支付逐渐全面取代现金。

不过,纸币会否真的会消失?印钞行业真的要破产了吗?

印钞行业专家史密瑟斯·皮拉(Smithers Pira)称,全球对纸币的需求仍在增长。据估计,全球市场的年均增长率为3.2%。

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董事长杨立杰接受采访时表示,2020年全年,全国累计现金净投放已达7125亿元人民币,创下近十年历史新高。截至2020年12月底,中国M0总量约8.43万亿元人民币。“流通中现金的绝对量上升与增速下降将同时存在。”

诚然,近年来现金支付的使用频率大幅下降,但在中国,人民币作为法定货币,依旧在消费等交易场景中广泛流通。

至今,我国仍有2万人从事印钞造币行业。

印钞不仅是一门技术活,也是一项绝对机密的工作,这就对从事印钞行业的人员提出了高要求,他们学历普遍在本科及以上,和企业员工一样,最初也需要通过考试选拔,层层筛选。

这些从业人员不仅技术过硬,而且在“数钱数到手软”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做到“对钱无动于衷”。

据报道称,2008年“5·12”汶川特地震发生时,当时的成都印钞公司距离震中55公里,震感强烈,彼时车间里钞票散落了一地,但员工们都是自觉收拾好这些钞票,放入抽屉锁好才撤离车间。地震过后,这些钞票竟没有一张遗失。

在中国,每天依然有很多秘密印钞工厂中的印钞机不停地发出“隆隆隆”的响声,五花八门的纸钞从中国工厂被运往世界各地。

【参考资料】

[1]《探秘人民币制作全过程:从“白纸”到钞票耗时1个月》华西都市报

[2]《解密“仅次于原子弹的机密” 中国印钞造币产业世界第一》中国新闻网

[3]《印钞是门大生意:国家外包印钞的背后》BBC

[4]《讲述中国印钞往事》金融时报

[5]《苏联50年代曾代中国印人民币 周总理指挥》新民晚报

[6]《见证“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三件文物》党建网

[7]《走近神秘的中国印钞造币行业》新华网

[8]《穷得只剩钱?200多年历史的全球第一印钞厂缘何濒临破产?》东方网·纵相新闻

——END——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