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学党史·我打卡】汶川特大地震后,党中央采取了什么援建机制?

2021-10-05 10:4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答案:

“一省帮一县”的援建机制

解析:

图为18个对口援建省市援建指挥部的衔牌

震后不到一个月,党中央作出举全国之力支持灾后重建的重大决策,明确“一省帮一县”的援建机制。2008年6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16日,省政府第七次常务会召开,研究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和农房重建等工作。会议强调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坚持统筹规划、有序实施,自力更生、协作配合,政府主导、市场参与,明确时限、提高实效的原则,建立对口支援联系机制,推进18省(市)对全省18个重灾县(市)对口支援工作。对口支援名单为:山东—北川,广东—汶川,浙江—青川,江苏—绵竹,北京—什邡,上海—都江堰,河北—平武,辽宁—安县,河南—江油,福建—彭州,山西—茂县,湖南—理县,吉林—黑水,安徽—松潘,江西—小金,湖北—汉源,重庆—崇州,黑龙江—剑阁。7月4日至10月25日,浙江省、福建省、江苏省、广东省、湖北省、辽宁省、北京市、重庆市、上海市、山东省、安徽省、河南省、湖南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江西省、河北省、山西省先后与四川省签署对口援建协议,启动对口援建工作。

原标题:《【学党史·我打卡】汶川特大地震后,党中央采取了什么援建机制?》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