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线下群聊金句叠出,面对面讨论曹杨新村干了啥 | “ 15分钟社区生活圈——人民城市”

2021-10-08 17:2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 探访人秦畅带您一起“溜达”曹杨

▍曹杨新村村史馆 (花溪路199号)

SUSAS

老社区 新活力 烟火气 接地气

曹杨的幸福由来已久

新中国第一个工人新村

依水而建的环浜林荫道

超前的规划思想——邻里单元

2.14平方公里,10.6万人,老龄化43.9%

70岁的曹杨如何焕发新生?

1951年,上海市政府兴建全国第一个工人新村——曹杨一村。“一人住新村,全厂都光荣”的说法由此而来。

然而,随着时光流逝,曹杨新村的居住问题越来越凸现。不成套、乱搭建、墙体质量差...2019年底,这里启动了成套旧改。

如今,曹杨一村完成“原拆原改”,脱胎换骨,换上独门独户的新面孔。这个国庆节,等待着近1500户居民的归来。

“神来之笔”随处可见!

今年,曹杨首次被纳入上海市“十四五”规划中,五个城市更新示范区之一。除了房屋设施更新、公共空间提升, 此次更新体现了曹杨的劳模精神和历史底蕴,最重要的,满足了居民多元化的需求。

优化空间布局:房屋内部进行重新分隔、布局,使每户均为套内成套;释放公共空间,将底楼楼梯间改造成“百姓客堂间”。

房屋设施更新:保护历史建筑风貌,保留经典门头、回字纹,集中统一架设晾衣灯杆,因地制宜增设健身休闲设施,与时俱进安装充电车位.....

探访人秦畅:看着70岁的曹杨,我对那一代规划人充满敬意。从建设的那一刻起,就充分体现出“人民城市”的理念!我也为70年来守护着曹杨历史风貌的一代代决策者,老百姓叫好。他们呵护着曹杨,才让这段城市发展史完整保留。

曹杨之所以被称作“模范村”,是因为优美的居住环境和全方位的公共服务。它一度还成为外宾参观的“荣耀之地”,甚至设有“外办”!70年后的今天,曹杨仍然继承,发扬着这个理念:一切从“人的需求”出发!

环浜 是贯穿整个曹杨的景观河道,全长 2.14 公里,沿线拥有花溪路、枣阳路等“上海市林荫道”,绿化总面积逾 55 万平方米,覆盖率 30%以上。

有人说,出租车司机最怕走曹杨,不是因为会堵车,而是没有一条路是直的,开进去就迷路了;有人说,炎炎夏日,一到这里,温度立马降三度。

三大工程:架空线入地工程、曹杨环浜建设工程、美丽道路提升工程。

未来,曹杨将逐步实现环浜贯通,增加休憩区亲水平台,优化植物配置,改造滨水建筑,设置更多公共驿站。

环浜历史上有八景,贯通后,还将增设多座步行桥。2021空间艺术季期间,环浜和沿河几座公园内增添公共艺术作品,留待居民去发现!

探访人秦畅:曹杨的空间构成对人有着很重要的影响。绿树成荫下,散步、下棋、跳舞,打球......人和人之间更容易形成良好的邻里关系。而这种空间提升,会带动居民共建共治意识和社区凝聚力,让达成共识的成本更低,迅速朝着一个方向共同努力。

这里曾是上海最长的菜市场,生长于废弃铁路之上,横亘于居民区一侧,为当时的曹杨居民提供了切实的方便。

如今,老旧的铁路市场华丽转身,成为亮丽的百禧公园。它不仅仅是一个复合型的三层公园,更是一座时尚洋气的高线公园!

百禧公园,北临曹杨路,南接中山北路,与环球港相望,长约一公里,平均宽度约达15 米。

你可以在错落有致的高线步道散散步,在休闲长廊发发呆,也可以到艺术长廊看展览。地面一层,则设置了篮球场、休闲驿站等活动场所。

作为今年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的序厅,百禧公园设置了许多别具匠心的装置艺术。曾经破败的老墙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墙后的小菜场也被改造成了纯白的艺术空间。

探访人秦畅:城市更新是有温度的,曾经填饱肚子的集市,如今成为了精神的粮仓。除了别具一格的功能性设计之外,百禧公园考虑到了曹杨人对真如铁路以及铁路市场的集体记忆。面对时代拷问,曹杨将一道“城市疤痕“,转变成一道“神来之笔”。类似百禧公园这样的公共空间,会让更多年轻人愿意搬回曹杨。

曹杨正构建完善四级人民城市客厅体系。

武宁片区、梅岭北片区,引入多项 “智慧养老”技术:可刷脸支付的智慧食堂,“一站式”的智慧健康小屋,24小时便利药房...... 使老年人跨越了数字的鸿沟。

曹杨幸福饭堂·桐柏片区是又一倾力打造的百姓食堂。品种丰富、价格亲民。老百姓不仅能在这里解决一日三餐,还能在亲子乐园享受老少同乐的乐趣,找到家的幸福味道。

随着公共服务设施的“提档升级”,保障性租赁社区的增加,越来越多的新曹杨人选择在此工作、创业,甚至定居。

目前,曹杨正研究存量建筑利用,和土地功能调整。曹杨电影院边上的饭店也被改建一栋 400 间的人才公寓。

曹杨也在整合社区产业资源,打造青年众创空间。“曹Young梦工厂”创业就业服务品牌,已经吸引了许多人参与。

探访人秦畅:大城市的租户社区总是充满流动性和创造力的地方。一个社区怎么能让老一辈过得舒心,让创业者能够呆得下来?每个社区都应该俯下身来、静下心来,听听居住在这个社区里的居民需求,这样才能引入新鲜的声音,迸发出新活力。

曹杨新村始终要向前看的。因地制宜的便民布局,公共服务的细致入微,城市肌理的历久弥新,如何延续曹杨的资源禀赋?如何传承曹杨的劳模精神?这需要规划者和地方干部们,拿着一颗心感知人民的需求。

本系列由《市民与社会》与 “2021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联合制作

SUSAS喜欢这篇,就赶紧、在看、转发 三连吧~:,。视频小程序赞,轻点两下取消赞在看,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原标题:《这次线下群聊金句叠出,面对面讨论曹杨新村干了啥 | “ 15分钟社区生活圈——人民城市” 样本 ②》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