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双减”后首个国庆假期,肇庆的孩子都怎么过?

2021-10-05 21:1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西江日报记者 万涛

小小的身影,大大的书包,

曾经节假日里

忙着上补习班的孩子们,

“双减”后的首个国庆假期,

记者发现这些已悄然改变。

博物馆、图书馆、端砚馆、农家乐……

多了孩子们的身影

国庆期间,

肇庆的博物馆、图书馆、

端砚馆、景区迎来不少“亲子游客”,

周边乡村、农家乐也成为

很多孩子释放天性的地方。

孩子们到德庆参加贡柑夏令营。图源 多彩肇庆

就读小学四年级的晴晴

跟着父母去了封开的乡村,

在这里坐过船、喂过鸡的她,

晚上在日记中写下

自己对乡村生活的感悟。

捉鱼、割水稻,不少学生在国庆假期感受乡野的乐趣。 受访者供图

为了让孩子们的假期更加充实,

肇庆不少学校纷纷推出“特色作业”,

用体验的方式让孩子增长知识。

“这是我的两个双胞胎孩子,都在肇庆市第七小学读二年级,今天带他们特意来打卡学校布置的作业,参观博物馆。”陈小姐告诉记者,自从双减后,家庭作业更有弹性了,也更丰富了。

据悉,国庆期间

肇庆市博物馆每天都被约满,

每天至少接纳上千名市民;

在端砚博物馆,

国庆前三天每天都接待不少

学校组织过去参观的学生;

在肇庆市图书馆,

记者看到10月5日12点半的时候

还有很多学生在看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

以上3图 西江日报记者 万涛 摄

“新作业”:体育课也有了家庭作业

“双减”后的第一个国庆长假,

肇庆市第16小学的小学生小宇

多了一项“作业”,

也多了一份和父亲一起分享的快乐。

“放假前老师在班级群里发布了群消息,家庭运动天天练,里面包含跳绳,仰卧举腿和仰卧起坐的锻炼内容。”小宇的父亲汪先生说,放假后陪着儿子每天锻炼,与孩子一起跳绳、跑步,做仰卧起坐,轻松的氛围中亲子关系更融洽了。

肇庆市颂德学校学生国庆期间拍摄体锻打卡视频“交作业”。受访者提供

记者走访多家校外培训机构,

发现曾经热闹的教室,

如今只有孤零零的桌椅。

与此同时,校内作业正在朝着

更有弹性和针对性的方向发展。

原标题:《“双减”后首个国庆假期,肇庆的孩子都怎么过?》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