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物候记·寒露|菊黄贝肥秋意浓

李蔚
2021-10-08 13:32
来源:澎湃新闻
城市漫步 >
字号

寒露,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带有“寒”字的节气,标志着气候开始从凉爽向寒冷过渡。

与白露节气相比,寒露期间气温明显下降,露水增多,从初秋的略带凉意变为寒冷的“白露欲霜”;当温度下降到0℃以下,甚至会冻结成冰珠(或曰冻露)。民间有“露水先白而后寒”的谚语。

此时正值星空换季,代表盛夏的“大火星”已开始西沉——那是中国传统星象中的心宿二,西方星座天蝎座星区中最亮的星,亦是中国古代的时令之星。每年在大火星的初起之日(季春三月三)和隐没之日(季秋九月九),古人都会举行相应的祭祀仪式,其后更是发展出相对应的春秋大节,寒食节与重阳节由此而来。

寒露过后,若有强冷空气南下,南方易出现气温低、风力大的天气,被称为“寒露风”,是南方晚稻生育期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会造成稻穗空壳、瘪粒,导致减产。

寒露的传统习俗有赏枫、食蟹、吃芝麻、饮秋茶等。

2021年的寒露节气从10月8日到10月22日,涵盖“鸿雁来宾”“雀入大水为蛤”“菊有黄华”三个物候。

寒露一候:鸿雁来宾

寒露的第一个五天,最后一批鸿雁飞来了。古人称后至者为"宾"。 

“鸿雁来宾”最早出自《礼记·月令》:“季秋之月,鸿雁来宾。”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解释说:“宾,客也。先至者为主,后至者为宾。雁以仲秋先至者为主,季秋后至者为宾。”意思是说每年农历八月先飞回南方的雁为“主雁”,农历九月后飞回南方的雁为“宾雁”。 

这一观察说明了两点:其一,大雁的迁徙十分准时,有明确的时间规律;其二,大雁是分批迁徙的。

分批抱团,又有明确的行动节奏,大雁的迁徙用行动证明了动物有着不输于人类的团队管理能力。

大雁迁徙 视觉中国 资料

事实上,“雁阵效应”已成为管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概念。

迁徙的雁群少则几十只,多则成百上千,组织得十分严密。它们在飞行时总是呈现特别的队形,一会儿排成“一”字,一会儿排成“人”字。不过,这样特别的队形并不是为了训练纪律,而是有着实际的用途。

鸟儿飞行时,翅膀尖端会产生微弱的上升气流,被称为“尾涡”。后头的鸟利用前鸟的“尾涡”,飞起来大为省力。雁群飞行时的队形正有利于对“尾涡”气流的利用,可以为队伍中跟随的大雁减轻30%的空气阻力,并依次传导。一同飞翔的大雁越多,单只雁可以借的力就越多。

唯一无法借力的是领头雁,作为开路先锋的头雁面临更多的体温散失和能量消耗。当它感到疲乏时,便会适时地退到侧翼,而两侧的鸿雁将交替补位,轮流担当头雁之责。

为了使两侧羽翼均能借助于空气动力以缓解疲劳,每飞行一段时间后,雁群的位置就会左右互换。

据观察,大雁加速飞行时会排成人字形,一旦减速,队伍就转换成一字长蛇形。雷达和光学跟踪研究发现,大多数时间里,大雁更青睐一字长蛇阵,选择人字形的飞行时长仅占20%。

而人字形和一字形的队列也并非大雁专属,大型鸟群长距离飞行都会排成类似的队形,比如白鹭、鹤、鸭、鹳等。

对雁群来说,排队的次序和飞翔的阵型同等重要。一个雁队,飞在前列的通常较为健壮,飞行能力更强,中间的是小雁,最后由老雁压尾。这样有利于防御敌害,保护幼崽,也可以帮助老弱的雁更好地跟上队伍。

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雁群会不时发出“嘎嘎”的叫声,这既是起飞、停歇时的信号,也是飞行时提醒大家不要掉队的相互鼓励和呼唤。

如果有大雁不幸生病或受伤,雁群总会派出几只健壮的大雁守护陪伴,直至伤病员痊愈或死亡,再追赶回到雁群。

当雁群需要休息或进食时,青壮派挑大梁的时候又到了。它们会协调分工,承担不同的职责,有的飞到高处负责站岗放哨,有的负责觅食,有的负责照顾老幼群体,还有的专注于休整,以备领飞。其中最艰辛的是“哨兵”,在其它大雁忙着填饱肚子时,它们不吃不喝,全程保持警惕,直至雁群平安升空;一旦发现险情,便发出震耳的长鸣警告,提醒雁群快速逃离或御敌,自己却成为暴露的目标。

就是在这样严密的组织体系中,寒来暑往,雁群患难与共,生死相依,完成了一次次伟大的生命征程。

寒露二候:雀入大水为蛤

寒露的第二个五天,天上的雀鸟不见了,海边出现很多蛤蜊。

黄雀一头扎进水中,随即摇身一变,成为了水边的蛤蜊。

这样一个近似志怪传说的故事,便是寒露二候的字面意思。随着天气日渐寒冷,天上的雀鸟消失不见,蛤蜊等贝类海鲜却在海滩上大量出现,贝壳上的花纹似乎和雀鸟如出一辙,古人便由此展开想象。

蛤蜊是常见海鲜,分类学上通常指双壳纲帘蛤目的贝类,以帘蛤科和蛤蜊科为代表,多栖息于风浪较小的内湾、且有适量淡水注入的中、低潮区。金秋十月正是蛤蜊等贝类肥美成熟的时节。

中国沿海自然分布的蛤蜊科贝类主要有8属30余种,其中最常见的经济种类有3种,即西施舌、四角蛤蜊和中国蛤蜊。

西施蛤就是沙蛤,外形似扇,壳开时会吐出一小截似舌头的白肉,其实是沙蛤的软体斧足,因其形被誉为“西施舌”。

西施舌

四角蛤蜊又名白蚬子,贝壳略呈四角形,在中国沿海广泛分布,辽宁、山东地区最多。四角蛤蜊不仅肉嫩味美,而且壳和肉均可入药,中医认为其有滋阴、利尿、化痰、软坚之功效,在《本草经疏》《本草纲目》中均有记载。

四角蛤蜊

中国蛤蜊,俗称飞蛤、黄蚬子,与一般蛤蜊相比算得上身手敏捷,会“嗖”一下从你的脚下“飞”走。它的外壳和蛤肉均呈黄色,常加工成蚬干、罐头、冻蚬肉等,因味道鲜美已走出国门,在日韩和东南亚一带很受欢迎。

中国蛤蜊

而常在餐桌上出现的帘蛤科贝类包括青蛤、花蛤、文蛤等。其中文蛤被乾隆御封为“天下第一鲜”。花蛤则正是大排档中随处可见的“花甲”,因粤语中花蛤和花甲同音而得名。

这些看似大同小异的贝类根据贝壳大小、质地、壳型特点、壳顶是否前倾等细微的差异进行分类。其中帘蛤科是双壳贝类中种类最丰富的一个科,包含14个亚科共800多个现生种类,而全球已发现的蛤蜊科贝类有35属199种。

这个庞大的族群像鱼类一样用鳃呼吸,通过虹吸管抽吸水流过滤食物颗粒。当它们被冲上泥滩,命运便交付给了岸边的人类,也许被赶海的孩子做成装饰品,也许被运送到市场、餐桌。

对古人来说,贝类的重要性更甚于今日。蛤蜊又称蛤蛎,“蛎”源于“砺”,指磨石,最早的农具、刀具就是由蛤蜊等贝类的壳打磨而成。因为它们珍贵且坚固便携,贝类后来还成为最早的货币,时至今日,许多贝字旁的汉字均与财富相关。

因其特殊的双壳结构,蛤蜊还被当作容器使用。收藏家马未都早在唐朝蛤蜊壳就被贵族用来包装奢侈品。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用蛤蜊壳装纳的化妆品“蛤蜊油”风靡全国,成为一代人的童年回忆。

看似不起眼的蛤蜊还是世界上最长寿的动物之一。因为这个特质,蛤蜊又引起了科学家的兴趣,它贝壳上的条纹诉说着光阴的流逝,环境的变迁。2006年,科学家在冰岛海岸捕捉到一枚507岁的北极蛤,他们将其命名为“明”,因为它在明朝伊始就诞生了。不幸的是,在后续研究过程中,“明”丢掉了性命。不过,四年后,阿联酋境内发现的一枚7000万年前的红蛤化石依然为我们带来了远古时代的讯息:7000万年前,一天只有23.5小时,而海洋温度比此前想象的更高。

或许,千万年以后,未来的人类会通过今人吃剩的蛤蜊壳,还原出我们今天的生活。

寒露三候:菊有黄华

寒露的第三个五天,菊花开放了。“华”同“花”。

与别个姹紫嫣红的花儿秉性不同,菊花选择在萧瑟的秋天开放,是正直高洁的代名词,有着“我花开后百花杀”的霸气豪迈。

菊花的“菊”,古代多写作“蘜”“鞠”。宋朝陆佃所著《埤雅》解释说:“菊,本作蘜,从鞠。蘜,穷也,花事至此而穷尽也。”意思是一年之中的花事到此结束。

从生物学的角度看,每一种植物花期的形成都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作为短日照植物,菊花喜凉、耐寒,生长适宜温度为18°C -21°C,只有在光照短于12小时的时节才能正常生长开花。在自然环境下,秋季与菊花的性情最为相配,尤以10月前后花开得最多最好。

菊花

作为著名的观赏花卉,菊花有3000余年的人工培育史,形态百变,绚丽多姿,有黄、白、紫、粉、红、绿、茶、杂8大色系,可分为单瓣型、卷散型、舞环型、莲座型、球型、龙爪型等许多品类。不过,在古时候,人们认为黄色才是菊花的正色,因为古人种的菊花多半由黄色的野菊移植而来。公元1104年(宋徽宗崇宁甲申),世上首部艺菊专著《刘氏菊谱》问世,该书以菊花的颜色分类,以黄为正,其次为白,再次为紫,而后为红。

在许多古代诗文中,“黄花”几乎成为菊花的代名词,比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碧云天,黄花地”“明日黄花蝶也愁”更是创造了“明日黄花”的典故。

因为人们普遍认为菊花有贞洁的品格,后来还衍生出了一个词语——黄花闺女,用来指代未婚少女。

虽然今天人们提到菊花总会联想到“梅兰竹菊”的隐逸,不过,菊花最初受到国人青睐是因为它的食用和药用价值。

早在战国时代,大诗人屈原就留下不朽诗文:“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菊花酿成的酒被称为长寿酒,是重阳节的必备佳酿;菊花茶是最常见的养生保健茶之一;此外菊花还可入菜、做粥、做羹、做点心……

菊花入药亦是古已有之。《神农本草经》记载:“菊花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 药用菊花主要分为白菊、黄菊、野菊三类。

菊花还被当作种小麦的时令植物。《夏小正》曰:“九月荣菊……菊荣而树麦,时之急也。”今天也还有“菊花黄,种麦忙”的农谚。“菊有黄华”作为寒露三候想来亦与此相关,毕竟物候历最初就是用来指导农时的。

公元8世纪后,菊花作为观赏植物由中国传至日本,17世纪末由荷兰商人引入欧洲,后经英国传至美洲,此后中国的菊花开遍世界。如今菊花是世界四大切花之首,也是所有花卉中变异、进化最多、最复杂的。

同样复杂的还有菊花的象征意义。它既代表着长寿吉祥,又用来表达对逝者的哀悼;它是中国的花中隐士,又是日本王室专用的高贵之花。也许,正如“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菊花就像一位饱经风霜却永葆青春的佳人,对不同心境、国度的赏花人展露着不同的风貌。

这期,我们将回顾秋分的物候观察记录。下一期《物候记》,我们将为大家解读霜降三候,同时回顾寒露的物候观察记录。

(作者李蔚系自然教育机构自然萌创始人。封面、物候卡插画:季静,封面图设计:薛之韵,海报设计:白浪。)

“物候记”专栏记录一年之中节气、物候的指征,观察自然变化与城市生活的关联,积累当代中国城市的物候观察资料。

    责任编辑:董怿翎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