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党旗下的青春|李莉:三十年前,《上海一家人》怎样诞生?

 金诚至 陆文谦 孟宸辉 傅臻彦
2021-10-08 14:37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编者按】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机关青年发起“党旗下的青春”初心寻访活动,走访上海宣传思想文化战线20余名老党员、老干部、老专家,邀请老同志回忆初心故事,共同唱响“永远跟党走”的时代赞歌。即日起,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推出“党旗下的青春”初心寻访系列稿件,记录峥嵘岁月,聆听青春之声。本篇聚焦知名电视剧导演李莉。

李莉受访时照片 孟宸辉 摄

【人物简介】李莉,1944年出生于北京,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1973年被分配到上海电视台,不久加入临时组建的演播组担任导演。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执导电视剧《家春秋》,1990年执导电视剧《杨乃武与小白菜》,1991执导电视剧《上海一家人》。1993年获上海广播电视政府奖优秀导演奖,1995年获中国艺委会颁发的“全国十佳女导演”奖,同年获中央戏剧学院颁发的学院奖。

拍戏深受感染,积极申请入党

在创作万人空巷的热播电视剧《上海一家人》之前,李莉和许多人一样,经历过一段迷茫的青春岁月。

中学毕业后,家人本希望李莉报考复旦大学这类上海本地的综合性知名院校,但李莉自小在从事戏曲事业的母亲李玉茹影响下,对文艺工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她在填报志愿时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

1973年从中央戏剧学院正式毕业后,李莉被分配到上海高教局,后来恰逢市广播局招人,她便在机缘巧合下进入上海电视台工作,成为当年台里为数不多的大学毕业生之一。进入电视台工作初期,李莉笑言自己还未完全脱离学生思维,总觉得工作没有学校自由,但经历了一系列锻炼与磨砺后,她逐步明确了作为一名电视工作者的使命。

李莉(左二)与中戏同学在长城(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为受访者提供)。

上世纪70年代末是国内电视剧行业的起步阶段,电视台不断改革,求新求变,引进国外设备,培养本土人才,不仅播新闻、播体育,也开始播放自制电视节目。李莉也从一名普通的电视节目导播,开始转向自制剧创作。

1979年,上海电视台为庆祝建党58周年,决定拍摄单本电视剧《永不凋谢的红花》。该剧的拍摄面临两方面重要挑战:一方面时间紧、任务重,从接到任务到完成拍摄,只有两个月时间;另一方面,当时的上海电视台刚刚出资引进美国的巨型录像机,研究这套设备,并配合剧本需求,将新设备融入到外景拍摄中,成为李莉和同事们所需要克服的关键难题。当时电视台的正式员工人数有限,面对紧迫的时间与技术上的挑战,李莉和同事们咬牙硬上,来什么干什么,一人身兼多职,加班加点完成该剧拍摄。甚至在播出前一天,李莉和同事们还在加班加点修改细节,尽可能让作品完美呈现。

这次拍摄经历也成为李莉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契机。《永不凋谢的红花》讲述的是革命烈士张志新遭受迫害却坚守信念、英勇不屈的经历。李莉在调研和拍摄过程中,被张志新身上流露出的一名共产党员的精神信念所感动;同时,艰苦的剧组生活中,李莉也从身边的党员身上看到了共产党人不怕苦、不怕累、勇于挑战、永远冲在最前线的可贵精神。“在我们组里,党员最有党员的样子,所以我也在这一点上要求进步了。党员在组里总是挑担子,我那个时候觉得入党不容易,加强党员的先进作用很重要。”也是在那段经历之后,李莉递交了入党申请,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聚焦家庭,创作贴近群众生活

从《永不凋谢的红花》开始,李莉开始在电视剧创作领域精耕细作,创作出一批优秀的作品,例如风靡上海滩乃至全国的《家春秋》《杨乃武与小白菜》《上海一家人》。尤其是1992年上映的《上海一家人》,不仅是观众心目中超越时间的经典之作,也在很长一段时间成为电视剧创作者学习和借鉴的榜样。

回顾李莉的创作历程,并将其作品与同时代其他导演相对比,不难发现,她对家庭题材格外关注。《家春秋》取材于巴金的同名系列小说,讲述的是大家族的故事。《上海一家人》更是用丰富的细节,描绘了解放前的沪上生活,该剧播出时万人空巷,直至今日,主人公若男还是众多观众心目中的“大女主”典范。这部电视剧还收获了包括第十届金鹰奖优秀连续剧奖在内的许多重要奖项,剧本也被中国现代文学馆收藏,成为名副其实的时代经典。

李莉(右一)在《上海一家人》拍摄片场。

李莉的创作中心和出发点,为何会放在家庭题材呢?这和她本人对电视剧这一艺术媒介的深刻理解密切相关。电视,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家庭大件;看电视,是大大小小家庭娱乐休闲、增强情感的重要方式。与其他艺术门类比如电影相比,电视具有免费、便捷、适宜走入家家户户的特性。也正因为这些特点,使得电视的受众者中,家庭氛围浓厚,往往是一家人一起看电视的时刻居多。此外,电视剧由于篇幅长,有较多的空间去展示生活细节,因此也可以把家庭题材中的方方面面交代得比较清楚。正是这些对电视媒介的观察和理解,促使李莉深耕家庭题材,希望借助这一形式,创作出更为深入广大人民群众的作品。

《上海一家人》等电视剧的成功,离不开李莉对电视剧创作的深刻理解,也离不开她扎实的工作作风和面向大众、贴近百姓的创作理念。

李莉(右一)与编剧黄允研读《上海一家人》剧本。

在创作《上海一家人》剧本过程中,由于涉及解放前的生活,李莉及编剧黄允搜集和阅读了大量资料,挖掘出非常多令人信服的细节。她们的努力也得到了观众认可,电视剧播出后,一位老师傅曾特地联系李莉,告诉她剧中一场抢米背米的戏太写实了。剧中,角色将米藏在衣服里,假装大肚子的孕妇将米偷偷运出了封锁区。这个细节就是在导演和编剧采访经历过解放前艰难时期的人们得到的素材,也是老师傅本人的亲身经历。这位老师傅的反馈让李莉感动又自豪,她感到自己的创作真正走进了大众生活,对普通人产生了意义和价值。

李莉对于艺术创作的态度也是真诚的。2019年,《上海一家人》创作团队在与媒体分享作品幕后故事时就透露,该剧拍摄前,曾有其他演员来试镜,希望扮演女主角若男。但在李莉看来,“演员不是有演技就什么角色都能演,还要看是否合适,把不合适的角色给她演,是毁了她。选演员是导演的一门功课。观众觉得演员戏不好,不是演员的问题,是导演的问题。”

如今,李莉虽然离开创作一线多年,但一直关注着行业的发展,在眼睛不适的情况下,她还追了近年来东方卫视播出的《大江大河》《琅琊榜》等剧集。在李莉看来,《大江大河》是一部制作非常精良的剧集,高度还原了那个年代的人物生活,是用心之作。她也衷心希望,中国的电视剧市场未来有更多佳作涌现。

    责任编辑:徐晓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