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节气 | 寒露:秋光凝聚梧落黄,寒露成霜天渐凉

大爱浦兴
2021-10-08 16:0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澎湃号·政务 >
字号

寒露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7个节气,是干支历酉月的结束以及戌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公历每年10月8日或9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95°(处于室女座)时。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寒露时节,南岭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已进入秋季,东北和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

寒露三侯

一候,鸿雁来宾。此节气中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

三候,菊有黄华。在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

寒露习俗

吃花糕

由于天气渐冷,树木花草凋零在即,故人们谓此为“辞青”。九九登高,还要吃花糕,因“高”与“糕”谐音,故应节糕点谓之“重阳花糕”,寓意“步步高升”。

观红叶

寒露时节到香山赏红叶早已成为北京市民的传统习惯与秋季出游的重头戏。秋风飒飒,黄护叶红。寒露过后的连续降温催红了京城的枫叶。金秋的香山层林尽染,漫山红叶如霞似锦、如诗如画。

饮菊花酒

寒露与重阳节接近,此时菊花盛开,为除秋燥,某些地区有饮“菊花酒”的习俗,这一习俗与登高一起,渐渐移至重阳节。菊花酒是由菊花加糯米、酒曲酿制而成,古称“长寿酒”,其味清凉甜美,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

寒露养生

护足部、添衣物

萧萧秋风冻人,过了寒露,就不能再“秋冻”了,夜晚的温度更是降低了许多,因此要特别注意肩颈、腰背、足部的保暖。不要赤膊让凉气趁机侵入身体,外出时,身穿秋装外套,遮住颈部和腰背,勿让寒风侵入。更重要的是:足底保暖。收起夏季的凉鞋,穿上保暖性能更好的鞋袜,在睡前养成用热水泡脚的习惯,可以舒筋活血,温暖全身。疏解了一天的疲劳,就可以轻松放入睡啦。

多睡觉、勤喝水

寒露过后,干燥的气候容易让人困乏。此时,尽量多睡觉,要比平时多睡一小时,不仅可以缓解秋日寒冷带来的燥气,还可以使人精神抖擞,更好地应对工作和生活中的烦恼。秋天干燥,容易口干舌燥,应此要多喝水,补充人体所需的水分。大概一天喝至少5杯水,有助于排出人体的毒素,润肺降火。

食麻润燥、少食辛辣

古人云:“秋之燥,宜食麻以润燥。”寒露时节的燥邪之气易侵犯人体而耗伤肺部,人体会出现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一系列的秋燥的症状。所以暮秋时节的饮食调养应以滋阴润燥最为适宜。此时,应多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制品等润和性的食物,同时增加鸡、鸭、牛肉、猪肝、鱼、虾、大枣、山药等以增强体质;少食辛辣之品,如辣椒、生姜、葱、蒜类,因过食辛辣宜伤人体肺气。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

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

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池上

白居易

欢迎各位小伙伴们踊跃投稿,将身边有价值,有趣的内容发给我们。如果录用将酌情给稿费哦!投稿邮箱:Daaipuxing@126.com,注明:微信投稿+姓名+联系方式。

关注“大爱浦兴”官方微信

了解浦兴社区动态

微信号daaipuxing

原标题:《节气 | 寒露:秋光凝聚梧落黄,寒露成霜天渐凉》

阅读原文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