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新城市志|黄河流域重磅规划出炉,这些沿黄城市迎来新机遇

澎湃特约评论员 朱昌俊
2021-10-10 11:44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评论 >
字号

又一个国家级区域发展战略规划出炉!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规划范围为黄河干支流流经的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9省区相关县级行政区,国土面积约130万平方公里,2019年年末总人口约1.6亿。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区域发展战略都已落子的情况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可谓补齐了区域协同发展的战略拼图。

为什么是黄河流域?

相较于此前的一些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不少人可能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感到陌生,但其重要性和战略地位其实非常突出。

《规划》对此有直接阐述: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人口活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在国家发展大局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另一方面,黄河还存在五个“最大”:最大的矛盾是水资源短缺、最大的问题是生态脆弱、最大的威胁是洪水、最大的短板是高质量发展不充分、最大的弱项是民生发展不足。

可对比的是,黄河与长江都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两个流域地区在近现代的经济社会发展走向,呈现出明显分野。

黄河流域重要性与短板及现状的落差,是催生《规划》出台的根本。其实,早在2019年举行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就明确提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样,是重大国家战略。

沿黄城市迎来新机遇

头部城市的发育水平,是一个区域发展状况的直接体现。

《规划》提出,构建“一轴两区五级”发展动力格局,促进地区间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

其中,“五极”是指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黄河“几”字弯都市圈和兰州-西宁城市群等。它们是黄河流域人口、生产力布局的主要载体,也可以说是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这里面,尤其是一些中心城市受到关注。像西安、郑州、兰州、济南、太原、西宁等省会城市,就是其中的主要代表。

它们中,西安、郑州、济南都是GDP万亿城市、特大城市,且西安和郑州还是国家中心城市。不过,论综合经济发展水平,与东部沿海城市相比,它们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也是黄河流域城市和经济发展状况的一个缩影。

以2020年为例,全国GDP十强城市中,长江流域城市占据半壁江山,但黄河流域城市整体缺席;前二十强城市中,黄河流域也仅有郑州、济南入列。再比如,这次规划点名较多的兰州,曾是全国GDP二十强城市,但目前险些跌出全国百强。

提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意味着被纳入规划区域的城市,将直接受益,迎来新的发展红利。《规划》明确提出,要破除资源要素跨地区跨领域流动障碍,促进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高效流动,增强沿黄城市群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打造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

很明显,助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沿黄主要城市群、中心城市,应该更好地挑起大梁,真正担负起动力源、发动机的作用。

这是使命,是机遇,但也意味着要突破困难和阻力。其中比较突出的一点是,较之于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区域,沿黄各城市群和城市在经济协作、资源互补等方面,仍处于比较松散的状态,要真正成为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就必须加快破除资源要素、生产要素的流动障碍,确立新的竞合关系,走向抱团发展。

不过,受制于特殊的生态条件限制,黄河流域城市并不能一味求“大”,平衡好发展规模和发展质量的关系,尤显重要。规划明确要求,强化生态环境、水资源等约束和城镇开发边界管控,防止城市“摊大饼”式无序扩张,推动沿黄特大城市瘦身健体、减量增效。

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前所未有

如名称所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首个把生态保护和发展并列提出的国家战略,其中的深意自然不言而喻。

黄河流域西接昆仑、北抵阴山、南倚秦岭、东临渤海,横跨东中西部,横跨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四大地貌单元和我国地势三大台阶,不仅覆盖范围广阔,而且生态环境多样。与长江流域对比,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更相对脆弱。这也决定了其生态保护更为重要且复杂。

通俗说,黄河流域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洼地”,也是生态脆弱之地,当务之急必须要实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双重补课。

为此,规划全文共15个章节,其中就有6个章节的主题与生态保护直接相关。这一方面体现了国家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也表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任务之重。

“量水而行”,将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关键。《规划》说得很直接:黄河一直“体弱多病”,生态本底差,水资源十分短缺,水土流失严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弱。

为此,《规划》提出“加强上游水源涵养能力建设”、“加强中游水土保持”、“推进下游湿地保护和生态治理”、“加强全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等部署。比如,对黄河干支流规模以上取水口全面实施动态监管,完善取水许可制度,全面配置区域行业用水。

因此,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不仅意味着做大做强城市,培育城市群,也意味着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下大力气综合治污,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绿色农牧业和建设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

于黄河流域而言,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并驾齐驱的。或者说,生态保护,本身就是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各地在落实规划时,必须科学认识和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发展黄河流域,下好全国一盘棋

要指出的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不仅关系到黄河流域地区的发展前途,也事关全国整体的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

而置于当前“一些北方省份增长放缓,全国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的大背景下,助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也是“缩小南北方发展差距”的题中应有之义。

事实上,关于黄河流域地区“在国家发展大局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可以举一个容易被忽视的例子。最近,多地拉闸限电,给人们生活带来不便,也让煤炭供应再次受到关注,而黄河流域能源资源富集,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有色金属资源储量丰富,正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原材料和基础工业基地。内蒙古、山西和青海是我国发电重镇,且各有侧重,分别在风电、火电、光伏上发挥难以替代的作用。

与之对应,《规划》明确要求,要加强煤炭外送能力建设,加快形成以铁路为主的运输结构,推动大秦、朔黄、西平、宝中等现有铁路通道扩能改造,发挥浩吉铁路功能,加强集疏运体系建设,畅通西煤东运、北煤南运通道。这将进一步释放黄河流域地区的能源优势,造福全国。

还有一个细节是,规划中第十二章专门提到要“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既要系统保护黄河文化遗产、传承黄河文化基因,也要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这将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从生态文明、物质文明升华到了精神文明和历史文化传承的高度,丰富厚重的传统底蕴将实现与现代文明的交融。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和民族根脉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黄河流域的辉煌不能只停留在历史的回忆之中,更不能成为生态脆弱和发展落后的代名词。补上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两门大课,让古老的黄河旧貌换新颜,让沿黄城市乡村重焕生机,让黄河流域人民过上更美好的生活,是时候了。

    责任编辑:甘琼芳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